节点文献
语文古诗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提效实践中作用巨大。而古诗词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加强其与多媒体的整合是我们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多媒体教学法;运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教室,成为了学科辅助教学的重要策略,即多媒体教学法。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强大,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能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介质承载出来,让学生能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中获得理解并内化,形成自我知识结构。在这过程中,多媒体功能优势被转化为教学优势,实现了教学有效性的大提升。
古诗词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由于其语言与现代白话文语文有所不同,给学生理解上带来了难度。加上一些教师教学方法简单,常采用“讲译”教学,叫学生背译文大意,这不仅使古诗词教学枯燥乏味,还加重了学生负担,教学效果差。而在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就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紧迫的实践课题了。而将多媒体与古诗词教学整合,也是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古诗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心得。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能让学生增强主体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重要突破口,有效的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尽快融入到师生互动中来,达成双边。多年的古诗词教学也告诉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就必须实施趣味教学法,能创设出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如临其境,很快地融入那诗情画意中。为此,我们可运用多媒体声像合一的特点制作许多优美的画面,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获得视觉美、听觉美,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增强兴趣,成为“我要学”主体。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张志和所写的《渔歌子》一词时,该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春景,表达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但由于距学生现实生活较为遥远,学生难以产生共鸣。为破解这个教学,我们就可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互动性,呈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画面意境:播放相关图片、视频,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不仅能很好地展现古诗词的魅力,营造良好的试听氛围,刺激学生感官,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转被动加入为主动参与,为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奠定了良好兴趣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能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
古诗词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性、意蕴感和情趣感,其中形象性又是基础,利用形象性的动画、图形、音乐把诗歌的美具体化,使艺术美传神地表达出来,加强对学生的视听等感官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变,引起学生的美感联想,让学生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同源。而这过程,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感受诗情画意。
(一)课前见画吟诗。在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之前,先让学生欣赏几幅春景图,运用多媒体让他们直接感知现实事物,触发瞬间地直觉,看他们不加思索会联想到哪些诗,以激发他们学习新诗的兴趣。如在学《忆江南》之前,先让学生欣赏大屏幕,让他们脱口而出吟出《咏柳》、《春晓》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即景会心、自然灵妙”的乐趣,同时也初步感受到诗歌就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也就是形象地又充满激情地描绘自然景物和各种事物。
(二)课中学诗作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掌握之后,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在音乐中根据视频中的形象把诗画成一幅画,要求学生一边画一边想,把画编成一个故事,互相交流评议,渐渐琢磨诗中地情感、意境。
(三)课后赏画学诗。新诗学完后推荐几首类似地新诗画,让他们举一反三,并且每天自学一首,一周一交流。交流本着“浅者深之,深者浅之”的原则,老师只在节骨眼上点一下,学生能懂最好,不懂也可听听别人的意见,无碍全篇的欣赏,诗学多了,渐渐的自然都明白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能让学生想象力得到培养
想象力与创造力,都是我们语文教学要培养的目标。而古诗词是促进学生想象力发挥的天然土壤。因为学习古诗词必需想象力的支撑。实践告诉我们,每个人由于阅历不同,对生活的体验不同,对诗的意境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古诗词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想象力与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古诗词对景物描述往往只有寥寥几字,小学生虽然想象力丰富,但很难抓住诗词表达重点展开想象,因此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方向,根据诗词内容展开合适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心含义。例如,在讲解唐朝诗人刘禹锡所写的《望洞庭》一诗时,诗文描绘了秋夜洞庭湖的优美景色,把君山岛比喻成银盘里的青螺。而小学生想象力较为发散,往往想着想着就跑偏了。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辅以图片和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沿着多媒体所指明的方向正确的飞翔。
总之,多媒体在古诗词教学中作用巨大,只要我们科学设计,合理运用,就可以让古诗词的教学因有了多媒体辅助而更精彩。在实践中,我们还是应学生先熟读成诵,首先被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打动。再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地创新教法,创设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古典知识和艺术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李群,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
[2]张先玲,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小学电教,2018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多媒体教学法;运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教室,成为了学科辅助教学的重要策略,即多媒体教学法。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强大,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能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介质承载出来,让学生能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中获得理解并内化,形成自我知识结构。在这过程中,多媒体功能优势被转化为教学优势,实现了教学有效性的大提升。
古诗词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由于其语言与现代白话文语文有所不同,给学生理解上带来了难度。加上一些教师教学方法简单,常采用“讲译”教学,叫学生背译文大意,这不仅使古诗词教学枯燥乏味,还加重了学生负担,教学效果差。而在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就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紧迫的实践课题了。而将多媒体与古诗词教学整合,也是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古诗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心得。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能让学生增强主体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重要突破口,有效的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尽快融入到师生互动中来,达成双边。多年的古诗词教学也告诉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就必须实施趣味教学法,能创设出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如临其境,很快地融入那诗情画意中。为此,我们可运用多媒体声像合一的特点制作许多优美的画面,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获得视觉美、听觉美,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增强兴趣,成为“我要学”主体。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张志和所写的《渔歌子》一词时,该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春景,表达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但由于距学生现实生活较为遥远,学生难以产生共鸣。为破解这个教学,我们就可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互动性,呈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画面意境:播放相关图片、视频,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不仅能很好地展现古诗词的魅力,营造良好的试听氛围,刺激学生感官,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转被动加入为主动参与,为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奠定了良好兴趣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能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
古诗词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性、意蕴感和情趣感,其中形象性又是基础,利用形象性的动画、图形、音乐把诗歌的美具体化,使艺术美传神地表达出来,加强对学生的视听等感官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变,引起学生的美感联想,让学生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同源。而这过程,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感受诗情画意。
(一)课前见画吟诗。在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之前,先让学生欣赏几幅春景图,运用多媒体让他们直接感知现实事物,触发瞬间地直觉,看他们不加思索会联想到哪些诗,以激发他们学习新诗的兴趣。如在学《忆江南》之前,先让学生欣赏大屏幕,让他们脱口而出吟出《咏柳》、《春晓》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即景会心、自然灵妙”的乐趣,同时也初步感受到诗歌就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也就是形象地又充满激情地描绘自然景物和各种事物。
(二)课中学诗作画。在学生对诗意大概掌握之后,我们就可以让他们在音乐中根据视频中的形象把诗画成一幅画,要求学生一边画一边想,把画编成一个故事,互相交流评议,渐渐琢磨诗中地情感、意境。
(三)课后赏画学诗。新诗学完后推荐几首类似地新诗画,让他们举一反三,并且每天自学一首,一周一交流。交流本着“浅者深之,深者浅之”的原则,老师只在节骨眼上点一下,学生能懂最好,不懂也可听听别人的意见,无碍全篇的欣赏,诗学多了,渐渐的自然都明白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能让学生想象力得到培养
想象力与创造力,都是我们语文教学要培养的目标。而古诗词是促进学生想象力发挥的天然土壤。因为学习古诗词必需想象力的支撑。实践告诉我们,每个人由于阅历不同,对生活的体验不同,对诗的意境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古诗词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想象力与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古诗词对景物描述往往只有寥寥几字,小学生虽然想象力丰富,但很难抓住诗词表达重点展开想象,因此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方向,根据诗词内容展开合适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心含义。例如,在讲解唐朝诗人刘禹锡所写的《望洞庭》一诗时,诗文描绘了秋夜洞庭湖的优美景色,把君山岛比喻成银盘里的青螺。而小学生想象力较为发散,往往想着想着就跑偏了。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辅以图片和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沿着多媒体所指明的方向正确的飞翔。
总之,多媒体在古诗词教学中作用巨大,只要我们科学设计,合理运用,就可以让古诗词的教学因有了多媒体辅助而更精彩。在实践中,我们还是应学生先熟读成诵,首先被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打动。再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地创新教法,创设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逐步体会到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古典知识和艺术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李群,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
[2]张先玲,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小学电教,2018年。
- 【发布时间】2019/5/28 17:21:57
- 【点击频次】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