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探究

 

【作者】 张利芬

【机构】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城北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情境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载体,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是新课标的强烈要求。我们应从本班学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目的创设情境,把语文教学推进高效优质的快车道。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
  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运用的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作用于学习主体并使之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产生一定情感反应,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建构性学习、探索和发现。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还可以是课的结束环节。在新课标中反复强调:“情境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载体,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语文,在模拟现实的情境中用语文。”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创新情境创设策略,让情境更趣味化、科学化,实效性更强。下面,我结合这几年新课标践行中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要求
  现实中,很多教学情境是“伪情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情境,只是为哗众取宠而创设的一个有趣无效的教学环境。真正意义的教学情境创设不是随意而为的,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至少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是价值性原则,要求情境创设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真正为教学服务,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基本价值标准;二是科学性原则,这是价值实现的保证,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特点,有的放矢的寻找切合学生知识生长点的契机而设计的情境,才能促使学生知识的有意义建构;三是趣味性原则;这是确保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兴趣才是学生参与的动力:四是学科性原则,即要求我们创设的情境不能出现学科“泛化”问题,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
  二、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策略
  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要求,可创设出不同教学情境来。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情境可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去思考设计。
  (一)联系实际,创设学生生活情境。语文来自于生活,课文是学生生活真实写照。课堂教学应是学生生活教学,指导学生生活,为以后生活服务。所以,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的生活实际情境,就是把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这些源于学生生活的实际教学情境,学生最感兴趣也最易于接受。这样不但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更能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是最爱说,最敢说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个黄金时期,在语文课上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愉悦情感,创造说话的机会,并加以引导,使他们不仅爱说、敢说,还要会说。在《小乌鸦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说说当看见妈妈躺在床上飞不动时,会怎么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兴趣很高,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我要给妈妈找吃的。有的说:以前是妈妈给我们找吃的,辛辛苦苦把我们养育大,现在妈妈老了,该我照顾她了……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了,这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二)理解课本,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语文需要阅读,需要理解,置换文中角色是理解文章的最好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课本剧。课堂上学生扮演角色,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将教材形象展现,同时还能理解课文,扮演的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越感到轻松。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两只小狮子》时,这篇课文就有几处对话,是一篇要求分角色朗读的课文。为了让学生上好这节课,我做了些头饰,还在黑板上画了棵小树,作为背景,让朗读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同学们又高兴,又激动,人人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读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这快乐的教学气氛中,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缩小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学情境的创设,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使学生乐于学习。
  (三)运用媒体,创设直观形象情境。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综合利用了声音、图形、文字、动画等媒体,变抽象为具象,显得形象直观,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如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时,我就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这篇文章反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父亲在维护世界和平时牺牲了,当时世界动荡不安,到处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很难想象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以我就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部战争的影片,定格于一个孩子哭嚎的场面。作为导课,这一下就把学生带入了战争中,让学生去感受,个别学生看到这个画面,都流出了伤心的眼泪,带着这种悲痛的心情,再让学生学习课文,就很轻松了,难点一下就攻破了,学生在读课文时,我又配上了比较低缓的音乐《沉思曲》,学生边读边抹泪,有些学生的嗓子都斯哑了,这样的直观形象情境不仅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了,更营造了一种氛围,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了催人泪下的伤心悲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辅助教学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热衷于这种方法,走上了情境教学之路。但作为实践者,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创设教学情境也应把握好一个度,不要随意而为设计应用,更不要只为取笑而忽视其价值,这才是应用情境教学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李守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基本策略[3].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
  • 【发布时间】2019/5/28 17:13:14
  • 【点击频次】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