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

 

【作者】 蔡少春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中宏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特殊教育是教育中比较特别的一种,它针对的都是一些自身有缺陷的人士,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小学阶段的特殊教育。对此,特教教师在数学教育的教学工作中应关心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结合实际,促进特殊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特殊教育;关爱 
  众所周知,特殊教育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所教授的对象基本都是自身有缺陷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的听不见、有的看不见、还有的一出生便智力相对低下等等。这些身体有缺陷的孩子被迫远离普通学校,远离把他们看作异类的同伴,只能选择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学习。而特殊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中的一块“心病”,国家一直致力于让残障儿童也能像普通人一样正常地学习,所以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社会各界人士将注意力逐渐地转移到特殊教育中来,教师也更加注重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下面,笔者针对特殊教育的现状及如何提高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作出了详细深刻的分析。 
  一、思想上给予学生合理引导
  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特点,科学的数学教学有助于提升特殊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新时期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想全面落实关爱教育,给予小学生思想上的高度关注,进行科学的引导至关重要。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观察到某个学生独自呆在角落里发呆时,应慢慢走近他身边,同他进行深入交流,并通过讲解数学故事的方式,将国内、外数学家勇敢克服困难的故事生动地描述出来,及时帮助特殊儿童化解思想上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在促使小学生高效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传授”“灌输”数学教学模式,应立足于尊重学生数学学习需求及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同时,数学教师还应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使用一些直观的、具有展示性与引导作用的教学用具来进行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数学教师须理性地认识到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情感意志,避免因广泛性的课堂教学而导致个别数学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因其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数学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机会。另外,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一些小学生因自身因素而造成其性格内敛,不喜欢主动回答教师提问,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则可以为其布置一些适宜于独立思考、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或课业,让每一个学生均有展示自我、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平台。同时,数学教师在学生展示自我的同时,还应结合差异化教学评价适时地、适度地给予学生相应的肯定式的教学评价,让每一名小学生均能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均能够不断地收获到成功、不断地超越自我,并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同时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充满信心。
  三、提供自主探索实践的平台 
  积极发挥好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教学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整个数学实践活动中充当的是构建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的作用要发挥到课外中去,教师还必须善于抓住学生们的思维火花,引导其进行相关的数学思考,在学生最为渴望,最有成就感的时候,自然地给予配合。老师同时是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参与者,遇到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进行耐心的帮助和引导,必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他们是一种平等的存在。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并不等同于可以和学生一样去参加实践活动,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对他们进行引导,使其在讨论、沟通和互助中一起进步。无论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如何,老师都应该以一个积极的态度给予鼓励,使他们保持高度的积极性。 
  课堂文化是众多教学工作者都认可和坚持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行为价值观念的形成,学生们会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从教师的身上吸取一些对事物价值观念的看法,教师应当积极注重学生这种观念的正确培养。正确价值行为观念的教育不是通过干巴巴的课堂讲述就能学会的,它是学生们在日常学校学习生活中从教师的身上感受、熏陶和启发到的,所以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无形地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行为观念的传递,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心态,摆正学习态度、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效果。对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学,尽可能打消学生的消极念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和勇于竞争的自信。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特殊人士进入课堂,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经历和成功的方法,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五、教师应学会心理暗示,开拓学生的思维 
  对于特殊教育来说,心理暗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由于特殊学校的学生因为自身的缺陷而缺乏自信,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暗示鼓励学生,带给学生足够的爱。当在课堂中发现有学生面对难题满脸愁容的时候,教师应主动走到学生身边,耐心指导,并且赞扬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潜力,从而充满学习数学的动力。在讲课时,教师要注意说话时的语气,像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之类的重点问题要加重语气让学生抓住重点,并且教师需要准确恰当地进行心理暗示,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社会各界关注不够,专业教学人才匮乏,资金的短缺及合理教学方法的缺失都阻碍了其发展的脚步。对此,教育各界应本着关爱特殊人群的理念,加快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使特殊学校的学生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巨大改变。
  • 【发布时间】2019/5/28 17:13:02
  • 【点击频次】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