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数学计算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必备的能力之一,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应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重视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的灵活性。
关键词:计算能力;习惯策略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口算、估算、笔算等能力,要求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性,是一项基础能力要求,同时也是学好数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重视小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训练,要求学生通过日常练习,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做到准确、灵活、合理地计算。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当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总结和教学实践,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以便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一、注重计算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爱上计算
计算需要兴趣的鼓励与支持,如果有兴趣的支持和鼓励,使学习成为他们爱学的,想学的,学习计算就能更持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被动变成主动,学习的心情也会越来越愉快,同时各种能力也在潜移默化的变化,注意力会变得持久,观察力会变得更敏锐,想象力也会随之丰富,保持兴奋的状态学习,孩子计算方式也会令你意想不到。那么如何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计算习惯并受用一生呢?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学生心理思维,让学生从“我要算”变成“我想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1.故事诱导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形式注重开放,因为学生的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所以可以采用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讲一个计算故事,采取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计算的角色中去。
2.活动实施
小学生对课堂接收能力有限,所以有时有效利用课外活动也成为了教学成功之关键。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如“去超市购物”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计算的乐趣,把繁琐的计算过程变成开心愉悦的活动,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学以致用。
二、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准确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即计算法则。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
三、加强心算训练
心算的正确、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加强心算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务必让每一个学生熟练计算,脱口而出。
四、加强估算,多种计算形式并存,善于采取简便算法
在数学计算中,估算也是能促进学生数感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算一道计算题前,先估算大概值,能对整个计算过程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让学生形成“先估算,再细致计算,最后根据估算值和计算值进行仔细检查”的习惯,此举有助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适时找出自己解题的偏差,进行反思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计算结果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题其实也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一道题可以有很多种解题方法。因此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一两种算法,而应该允许并适当引导学生采取多种计算方法,更应该在平时的计算训练中加强简便算法的训练,让学生在多种计算方法并存时能快速地采取简便的算法,高效快捷准确地进行计算,这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通过一定数量的简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技巧和快捷性,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好处。
五、提倡算法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计算灵活性
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它能使学生在计算中得到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层次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例如在计算650÷25时,我让学生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结果。学生想出了直接用竖式求商和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计算:650÷25=(650×4)÷(25×4)=2600÷100=26这两种计算方法。我启发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乘法分配律,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们异常活跃,想出了:(1)650÷25=(600+50)÷25=600÷25+50÷25=24+2=26(2)650÷25=(600+50)÷25=(6×100+50)÷25=6×100÷25+50÷25=6×4+2=26具有创造性的将被除数分解成易于口算的两个25的倍数的和的两种新的方法,提高计算的灵活性。
六、科学练习,夯实计算的“主干”
在计算教学中,算法作为“过程”需要引导学生探究,学生理解了算理后,算法就应该转化为“对象”,即要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形成计算技能。因此,教师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如基本练习题、反馈练习题、拓展练习题、开放性题目等,通过形式丰富多彩的练习巩固算理,熟练算法,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基本口算,常抓不懈
如:笔者一般在每节课前3~5分钟进行一些口算训练,每次20题左右。口算的内容主要是与本节课教学相关的计算、一些特殊的口算内容、渗透着计算技巧的内容及学生容易失误的口算内(下转第55页)(上接第56页)容等。长期不懈地坚持口算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感、听力、记忆力。
2. 特殊内容,常见处理
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较特殊的口算内容,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帮助很大。如0 - 0,0 × 12,0 ÷ 12,12 - 0,12 ÷ 1 ÷ 12,99 ÷ 99,27 × 7 × 0等。通过这些训练,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运算特性,而这些运算特性,对提高计算速度和后续学习是极有帮助的。
3. 典型计算,适当熟记
4. 开展竞赛,增强兴趣
可以根据不同的计算内容,开展一些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活动,比如“计算能力竞赛”“计算器应用能力竞赛”“过关定级考试赛”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数学计算本领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对计算的重视和对计算练习的兴趣,促进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
七、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验算的方法有很多,因题而异。一般加减相互验算,乘除相互验算;对于混合运算,可以用直接法和简便法两种方法计算,看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对于解方程,可以把得到的解代入方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在平时的计算教学过程中多渗透检查和验算的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认真检查和验算所带来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主动检查、积极验算的习惯。
验算习惯的养成能够有效地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即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验算来确保计算正确。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由逆运算来进行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逆运算也就是与计算方法相反的运算,由于采用了逆向思维,所以能够有效地凸现计算过程中的疏漏,简言之就是采用逆运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检测出计算中的错误。因此,我班学生大部分都养成了自觉检查作业,独立验算的好习惯。这样有效地使计算的正确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在教学中只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那么,我们可以相信,学生计算的能力会一天天提高。
关键词:计算能力;习惯策略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包括口算、估算、笔算等能力,要求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性,是一项基础能力要求,同时也是学好数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重视小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训练,要求学生通过日常练习,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做到准确、灵活、合理地计算。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当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总结和教学实践,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以便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一、注重计算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爱上计算
计算需要兴趣的鼓励与支持,如果有兴趣的支持和鼓励,使学习成为他们爱学的,想学的,学习计算就能更持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被动变成主动,学习的心情也会越来越愉快,同时各种能力也在潜移默化的变化,注意力会变得持久,观察力会变得更敏锐,想象力也会随之丰富,保持兴奋的状态学习,孩子计算方式也会令你意想不到。那么如何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计算习惯并受用一生呢?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学生心理思维,让学生从“我要算”变成“我想算”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1.故事诱导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形式注重开放,因为学生的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所以可以采用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讲一个计算故事,采取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计算的角色中去。
2.活动实施
小学生对课堂接收能力有限,所以有时有效利用课外活动也成为了教学成功之关键。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如“去超市购物”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计算的乐趣,把繁琐的计算过程变成开心愉悦的活动,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学以致用。
二、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准确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即计算法则。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
三、加强心算训练
心算的正确、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加强心算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务必让每一个学生熟练计算,脱口而出。
四、加强估算,多种计算形式并存,善于采取简便算法
在数学计算中,估算也是能促进学生数感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算一道计算题前,先估算大概值,能对整个计算过程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让学生形成“先估算,再细致计算,最后根据估算值和计算值进行仔细检查”的习惯,此举有助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适时找出自己解题的偏差,进行反思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计算结果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题其实也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一道题可以有很多种解题方法。因此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一两种算法,而应该允许并适当引导学生采取多种计算方法,更应该在平时的计算训练中加强简便算法的训练,让学生在多种计算方法并存时能快速地采取简便的算法,高效快捷准确地进行计算,这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通过一定数量的简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技巧和快捷性,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好处。
五、提倡算法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计算灵活性
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它能使学生在计算中得到成功的愉悦,而且能使不同层次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例如在计算650÷25时,我让学生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结果。学生想出了直接用竖式求商和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计算:650÷25=(650×4)÷(25×4)=2600÷100=26这两种计算方法。我启发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乘法分配律,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们异常活跃,想出了:(1)650÷25=(600+50)÷25=600÷25+50÷25=24+2=26(2)650÷25=(600+50)÷25=(6×100+50)÷25=6×100÷25+50÷25=6×4+2=26具有创造性的将被除数分解成易于口算的两个25的倍数的和的两种新的方法,提高计算的灵活性。
六、科学练习,夯实计算的“主干”
在计算教学中,算法作为“过程”需要引导学生探究,学生理解了算理后,算法就应该转化为“对象”,即要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形成计算技能。因此,教师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如基本练习题、反馈练习题、拓展练习题、开放性题目等,通过形式丰富多彩的练习巩固算理,熟练算法,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基本口算,常抓不懈
如:笔者一般在每节课前3~5分钟进行一些口算训练,每次20题左右。口算的内容主要是与本节课教学相关的计算、一些特殊的口算内容、渗透着计算技巧的内容及学生容易失误的口算内(下转第55页)(上接第56页)容等。长期不懈地坚持口算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感、听力、记忆力。
2. 特殊内容,常见处理
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较特殊的口算内容,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帮助很大。如0 - 0,0 × 12,0 ÷ 12,12 - 0,12 ÷ 1 ÷ 12,99 ÷ 99,27 × 7 × 0等。通过这些训练,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运算特性,而这些运算特性,对提高计算速度和后续学习是极有帮助的。
3. 典型计算,适当熟记
4. 开展竞赛,增强兴趣
可以根据不同的计算内容,开展一些数学计算能力竞赛活动,比如“计算能力竞赛”“计算器应用能力竞赛”“过关定级考试赛”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数学计算本领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对计算的重视和对计算练习的兴趣,促进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
七、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验算的方法有很多,因题而异。一般加减相互验算,乘除相互验算;对于混合运算,可以用直接法和简便法两种方法计算,看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对于解方程,可以把得到的解代入方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在平时的计算教学过程中多渗透检查和验算的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认真检查和验算所带来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主动检查、积极验算的习惯。
验算习惯的养成能够有效地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即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验算来确保计算正确。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由逆运算来进行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逆运算也就是与计算方法相反的运算,由于采用了逆向思维,所以能够有效地凸现计算过程中的疏漏,简言之就是采用逆运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检测出计算中的错误。因此,我班学生大部分都养成了自觉检查作业,独立验算的好习惯。这样有效地使计算的正确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在教学中只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那么,我们可以相信,学生计算的能力会一天天提高。
- 【发布时间】2019/5/28 17:08:56
- 【点击频次】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