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一个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灵魂,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班主任工作是先育人、后教书,对保证本班的教育质量,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方法;探索
小学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得力助手,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直接贯彻执行者,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对全班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然而,要做好小学班主任必须讲究工作方法。
一、全面了解学生,有的放矢管理
现在农村的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还有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带,有的长期娇惯,导致他们受不得半点委屈,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良好品质;有的放任自流,养成了一些坏习气,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性格孤僻等。加上农村家庭居住零散,很多学生离学校较远,这也给班主任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只有从实际出发,通过多重渠道、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管理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二、组建精干的班委会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他们直接影响着班主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同时也影响着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为此,在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后,我的首要工作就是选拔班干部,组建班委会。我主要采取自荐、学生推荐和公开选举的方式,选拔出同学拥护,并自愿为同学、为班级服务的有组织力和号召力的积极分子担任班干部。
班主任要经常指导班委会的工作,严格要求他们在各方面都要做其他同学的榜样。当他们犯了错,也要一视同仁,决不能因偏待班干部而造成班级不团结。另外,班主任还要帮助班干部在同学当中树立威信,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与肯定,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地开展工作。
精干的班干部能为班主任腾出更多的时间为班级服务。假如,调节学生间的矛盾、班级卫生、班级文化等班级琐事都要班主任亲自去抓,那么,这个班主任还能有时间与各科任教师与家长沟通联系吗?还有时间学习、研究教育理论吗?不难看出,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精干的班干部是不可能得到良性发展的,更不会挣得先进。
三、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中见爱
学生幼稚无知,自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离开父母,他们的生活、身体、学习、纪律、思想方方面面全赖老师的关照,他们的成长全靠老师的扶持,尤其班主任,既是慈母又是严父,班主任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和道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绝不可姑息迁就。我们对学生的严格教育,不是以骂代教、以罚代教、以打代教,而是以热爱和关心为前提的,是以爱护的诚心,把严格教育与同情体谅结合起来。迁就不是真爱。放松教育只能对学生贻害。“严是爱,松是害”。为师不严,误人子弟,我于心不忍。
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其自身的素质的提高,努力展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博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不仅认定你是大家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做好朋友,只要树立起这种严而可亲的权威,就能在工作中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教学成功的最大秘诀就在于如何爱学生。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一位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需要教师终身践行的理念。
不断学习。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可随着现在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这就敦促着新时代的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广博地涉猎各门学科。除此之外,还要向实践学习,实践中的老师包括学生、同事等等。陶行知认为:我们“最伟大的先生”,“那就是小孩子——我们所教的小学生”。“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宽容大度。在处理各项日常工作及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时,班主任要表现得心胸豁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当学生犯错时,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弄清犯错的原因,然后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只要学生有点滴进步,就给予他们鼓励和赏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加强烈。
公正无私。做到这点是班主任的一个境界。人都会有偏心的心理,班主任也不例外。但是孩子们对于老师的偏心,自己不公平的待遇是及其反感的。曾有调查表明,学生们心中好班主任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当中,“公正无私,一视同仁”位居之首。这也说明,学生们是多么渴望自己的老师能不偏爱、不歧视我们每个人。
五、与各科教师密切配合,积极与家长沟通
在校内,对学生教育直接有影响的,除了班主任以外,各科教师也很关健,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是核心,起着协调、组织和领导的作用。要带好一个班集体,就必须和每一位任课教师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科任老师和班主任配合得好,班主任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同家长沟通联系,根据不同学生做好家访工作,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对症下药,为每位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学校与家庭是学生的基本生活圈,与老师一样,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家长和老师的目的是一样的。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学校进行教育,同时也要指导家长,消除老师与家长之间的隔膜,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以真情实感去打动每位家长的心,让他们明白,老师致信家长或进行家访的目的不是想甩包袱,不挑担子,不是想把教育任务转嫁给各位家长,而是为了家长与老师联手“作战”,齐抓共管,让他们的孩子更优秀、更出色。只要打通了心灵壁垒,就没有过不了的坎儿。经综合分析,不少家长还是教育的门外汉,教育的方法、方式有些问题。对于这类问题,一味去责备家长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关键在于想方设法加以改进。在老师的指导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学生都能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都更利于学生的成长。
总之,多年来的小学班主任工作,通过实践和探索在班级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当前社会中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时刻走在时代的前面,紧紧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怕内容复杂,任务的繁重。用我们真诚的爱心不断谱写出耘的篇章。在今后的工怍中,我将用我的热情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热爱的园地,为做一个有特色的小学优秀班主任教师,不断努力。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方法;探索
小学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得力助手,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直接贯彻执行者,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对全班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然而,要做好小学班主任必须讲究工作方法。
一、全面了解学生,有的放矢管理
现在农村的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还有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带,有的长期娇惯,导致他们受不得半点委屈,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良好品质;有的放任自流,养成了一些坏习气,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性格孤僻等。加上农村家庭居住零散,很多学生离学校较远,这也给班主任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只有从实际出发,通过多重渠道、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管理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二、组建精干的班委会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他们直接影响着班主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同时也影响着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为此,在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后,我的首要工作就是选拔班干部,组建班委会。我主要采取自荐、学生推荐和公开选举的方式,选拔出同学拥护,并自愿为同学、为班级服务的有组织力和号召力的积极分子担任班干部。
班主任要经常指导班委会的工作,严格要求他们在各方面都要做其他同学的榜样。当他们犯了错,也要一视同仁,决不能因偏待班干部而造成班级不团结。另外,班主任还要帮助班干部在同学当中树立威信,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与肯定,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地开展工作。
精干的班干部能为班主任腾出更多的时间为班级服务。假如,调节学生间的矛盾、班级卫生、班级文化等班级琐事都要班主任亲自去抓,那么,这个班主任还能有时间与各科任教师与家长沟通联系吗?还有时间学习、研究教育理论吗?不难看出,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精干的班干部是不可能得到良性发展的,更不会挣得先进。
三、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中见爱
学生幼稚无知,自律能力和自理能力差,离开父母,他们的生活、身体、学习、纪律、思想方方面面全赖老师的关照,他们的成长全靠老师的扶持,尤其班主任,既是慈母又是严父,班主任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和道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绝不可姑息迁就。我们对学生的严格教育,不是以骂代教、以罚代教、以打代教,而是以热爱和关心为前提的,是以爱护的诚心,把严格教育与同情体谅结合起来。迁就不是真爱。放松教育只能对学生贻害。“严是爱,松是害”。为师不严,误人子弟,我于心不忍。
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其自身的素质的提高,努力展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博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不仅认定你是大家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做好朋友,只要树立起这种严而可亲的权威,就能在工作中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教学成功的最大秘诀就在于如何爱学生。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一位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需要教师终身践行的理念。
不断学习。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可随着现在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这就敦促着新时代的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广博地涉猎各门学科。除此之外,还要向实践学习,实践中的老师包括学生、同事等等。陶行知认为:我们“最伟大的先生”,“那就是小孩子——我们所教的小学生”。“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宽容大度。在处理各项日常工作及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时,班主任要表现得心胸豁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当学生犯错时,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弄清犯错的原因,然后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只要学生有点滴进步,就给予他们鼓励和赏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加强烈。
公正无私。做到这点是班主任的一个境界。人都会有偏心的心理,班主任也不例外。但是孩子们对于老师的偏心,自己不公平的待遇是及其反感的。曾有调查表明,学生们心中好班主任应具备的各项素质当中,“公正无私,一视同仁”位居之首。这也说明,学生们是多么渴望自己的老师能不偏爱、不歧视我们每个人。
五、与各科教师密切配合,积极与家长沟通
在校内,对学生教育直接有影响的,除了班主任以外,各科教师也很关健,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是核心,起着协调、组织和领导的作用。要带好一个班集体,就必须和每一位任课教师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科任老师和班主任配合得好,班主任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同家长沟通联系,根据不同学生做好家访工作,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对症下药,为每位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发展环境。学校与家庭是学生的基本生活圈,与老师一样,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家长和老师的目的是一样的。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学校进行教育,同时也要指导家长,消除老师与家长之间的隔膜,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以真情实感去打动每位家长的心,让他们明白,老师致信家长或进行家访的目的不是想甩包袱,不挑担子,不是想把教育任务转嫁给各位家长,而是为了家长与老师联手“作战”,齐抓共管,让他们的孩子更优秀、更出色。只要打通了心灵壁垒,就没有过不了的坎儿。经综合分析,不少家长还是教育的门外汉,教育的方法、方式有些问题。对于这类问题,一味去责备家长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关键在于想方设法加以改进。在老师的指导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学生都能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都更利于学生的成长。
总之,多年来的小学班主任工作,通过实践和探索在班级管理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当前社会中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时刻走在时代的前面,紧紧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怕内容复杂,任务的繁重。用我们真诚的爱心不断谱写出耘的篇章。在今后的工怍中,我将用我的热情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热爱的园地,为做一个有特色的小学优秀班主任教师,不断努力。
- 【发布时间】2019/5/28 17:08:12
- 【点击频次】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