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图形与几何的概念掌握困难的分析及教学策略

 

【作者】 何玉华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几何与图形”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设置的四大学习领域之一,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儿童的初步空间观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儿童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以及思维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策略,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
  一、学生在立体几何学习中的困难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过平面几何,掌握了大量的平面几何知识,进行过一定量的逻辑推理训练,为学习立体几何打下了基础。但学习立体几何不仅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常感到立体几何难学,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
  1.消极心理的影响
  “代数繁,几何难”,在学生中广为流传,使不少学生还未学习立体几何就已经产生了畏惧心理,他们对学好立体几何信心不足,对怎样学习心中无底,这种消极心理必然会给学生造成消极影响。
  2.概念理解不足
  学生学习概念,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概念的内涵。
  3.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证题思路乱
  不是条件遗漏,就是条件堆积,前后矛盾,文不对题。
  二、图形与几何的概念的教学策略
  1.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1)开好头,消除学生对立体几何的神秘感。立体几何第一课首先让学生观察桌面、地面、教室、球、墨水瓶、纸张等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物体,体会它们的形状、特征等,然后向学生指出:立体几何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些几何体,从而缩短了学生与立体几何的距离,消除学生对立体几何的神秘感,使学生乐于接受它。其次,向学生介绍立体几何知识在建造厂房、制造机器、修筑堤坝等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学好立体几何的重要意义,产生学好立体几何的愿望。
  (2)循序渐进,不断制造成功机会,使每一个难点的突破成为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点,从而形成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
  2.提炼概念的关键词,理解概念的内涵
  一般而言,几何概念是用来揭示空间图形本质属性的确切而精炼的数学术语。其语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要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几何概念有完整、深刻的理解其内涵,必须深刻剖析定义,帮学生把握定义中的关键性词语。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时候,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有三个角、有三条边、有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再让学生观察判断一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去提炼三角形概念中的关键性词语:三条线段。对于“围成”这个关键词,因为高度的凝练性很难在学生中自然生成。为了帮学生建立围成的表象,笔者进行了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个比方:“如果你家里有一群羊,夜晚的时候,你会把羊群赶进哪个羊圈里去?”并告诉学生当图形没有首尾相连时就不能称得上是“围成”。这样,帮学生理解“围成”这个关键词并顺利地提炼出。当学生找出了这几个关键词时,这个概念的准确揭示就显得呼之欲出、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概念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概念的要点和关键性的字词来进行,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用红笔给这些关键词加上着重符号,以强化注意。笔者还赞同有的教师让学生读概念时,把关键词读得重一些的做法。这样,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又可以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
  学生的经验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起点,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同时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学生现实空间中有着许多的几何图形,在现实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原认知结构,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当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几何概念不同时,要及时引导学生识别、认清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摆脱生活经验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由于学生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还会列举出钟面、圆桌等实物,这对学生认识圆是很有帮助的,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圆是指一条特殊的封闭曲线,而不是生活中的圆面。
  4.在巩固运用中内化概念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反复训练才得以实现。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和获得外,还要加强数学概念的巩固应用,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内化。通过对这些似是而非的命题的辨析,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概念,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巩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概念练习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的目的要明确。练习做到有的放矢,使练习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2、练习的层次要清楚。练习时要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加大练习的坡度。中低年级一般只设计一些“选择”、“填空”式练习,不安排复述和辨析。 
  3、练习的方式要多样。除了复述、填空、辨析等基本练习外,还可以设计其他一些形式练习。比如游戏活动、讲数学故事、写数学日记、编辑数学报、上网查资料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概念。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练习,都应回避模棱两可的内容,以免与将来所学知识产生矛盾。
  总之,概念教学的策略很多,关键是“贵在得法”。针对不同学段和不同的数学概念,如何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展开生动、有趣、高效的概念教学,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的数学课题。
  • 【发布时间】2019/5/28 17:02:38
  • 【点击频次】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