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高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的策略新探

 

【作者】 张运勇

【机构】 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这是一个“微”时代,微信、微博、微视频,当然还有微课。适应当代社会信息更新快,信息交流迅捷的特点,高中物理课堂也搭上了微课的顺风车,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课堂模式受到师生的一致喜爱。本文结合高中物理课堂和微课教学设计理论与设计模式,重点探讨了微课教学设计的要素,尝试从此探讨出高中物理微课设计的一些相关策略。本文对于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微课辅助教学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教学;理论概述;设计模式;要素分析
  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己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而同样具有微特征的微课也开始席卷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用这种新的教学资源来改进传统课堂。但事实上很多微课设计是教师凭借着传统教学设计方法摸索着完成的,关于怎样系统的进行物理微课设计的研究还很少。如何在研究微课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学的学科特点,选择物理微课设计的组成要素,构建物理微课教学设计模式,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微课教学设计理论概述
  我国学者乌美娜将教学设计定义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 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并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七个基本组成部分: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和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结合中学物理学科特点,闫金铎和郭玉英将物理教学设计概括为制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和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制定测评工具、教学反思与修改七部分内容。李新乡将物理教学设计的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
  二、高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模式
  综合以上学者提出的教学设计模式,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应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媒体选择、教学程序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是构成整个物理教学设计的基础。中学物理微课自身的特点决定其教学设计不能完全复制原有成熟的物理教学设计模式,笔者在研究物理微课的特点和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在微课教学设计模式中还新增加了应用类型确定、资料收集和时间设计这三个要素组成。
  三、中学物理微课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以下,笔者就提出的物理微课教学设计模式中应用类型确定、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资料收集、教学程序设计、时间设计和教学评价 这八个组成要素做出详细阐述。
  1.应用类型确定
  物理微课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学习领域、教学模式,因此在设计物理微课时应 明确其应用类型,因为不同应用类型的物理微课在教学设计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设计物理微课时要做到定位准确,因此笔者将物理微课教学设计模式中增加了应用类型选择要素,在设计微课的一开始就将微课应用的类型定位准确。
  在明确微课应用类型后,就要针对不同应用类型的微课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设 计工作,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设计,针对于不同类型微课的教 学目标如何制定,教学程序如何设计的问题在后面的对应部分加以说明。
  2.学习对象分析
  在教学设计中,学生是核心。学生学习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所持的态度与了解程度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物理微课与传统教学设计中学习对象的分析方法相同,学习对象分析一般包括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和初始能力分析。学习者的一般特征是指他们具有的与具体学科内容无关但影响其 学习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和生活经验;学习风格是学习 者一贯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初始能力分析是指了解学习者在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前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以及 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确定教学的起点,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 学生在上节“认识浮力”中已经学习了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判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方法,这为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时判断物体浮力大小打下知识基础,即学生所具备的初始能力。
  3.教学内容分析
  物理微课的内容题材是多样的,一般是教师在充分分析教材内容、认真解读 课程标准并结合对学生学习需要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来制定的,物理微课内容可以 是对物理概念的讲解、物理规律的解读、实验操作的演示;可以是重、难点内容、 还可以是疑点内容、热点内容和生僻点内容。物理微课的内容题材不仅仅局限于 物理知识的传授,应将思路打开,微课内容还可以为一个物理情景的再现、一个 过渡问题的引入;可以是一次答疑过程的展示、经典例题的剖析、知识内容的总 结;可以是物理方法的介绍、物理思想的培养、物理学史的展示;还可以展示生 活中的物理现象和问题、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等等。
  4.教学目标设计
  中学物理微课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与传统物理教学目标设计有所不同, 是由于微课时间很短,其内容大多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目标进行的,教学内容是单一事件,因此通过一节物理微课想达到多重维度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这也是物理微课的目标制定不能像传统物理教学目标从三个维度、多种角来而制定的原因。物理微课教学目标设计不贪求多、全,不要求从三个目标维度来制定,而应单一具体,指向明确。
  因此制定物理微课教学目标时不要照搬传统目标设计方法,在目标制定前应 先明确微课的应用类型,应用于课前自主学习的微课目标应做到单一具体、难度 适中、内容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应用于课堂教学补充的情境再现类型的微课目 标应是对于学生观看后反应的描述。
  5.资料收集
  以前传统教学中,教师不需要设计、开发教学材料,相反教学资料是由别人提供,教师只需将现成的材料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 的文字、视频等教学资源由于题材老旧已不适于应用到现代教学之中。物理微课是以视频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因此对于合适的图片资料、题材新颖且格式清晰 的视频资料需求很大。其实物理微课就是在优秀的教学设计这一骨架下,由图片、 视频等资源为内容构建起来的,教师要想设计出画面清晰、受学生欢迎的物理微 课作品,一定要注重平时对于资料的收集工作。教师在平常浏览网页时,要注重收集可以用于物理微课设计的图片、视频资源外,还要注重对可以用于为微课教学设计“增色”的新鲜事物、新颖观点和现象的收集,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更好的引入效果,因此在物理微课设计中,资料收集显得尤为重要。
  6.教学程序设计
  物理微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就是将微课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做出的流程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一样内容应相对完整有课题引入、呈现重点部分的知识主体讲解、布置课后任务等,如物理概念微课程序设计一般划分为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运用三个阶段,物理规律微课教学程序设计上一般经过提出问题、规律探索、运用规律三个阶段,物理微课在内容上要直奔主题,信息量要密、信息度要准。
  当微课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辅助资源使用时,微课教学程序设计应主题突出,特别不要求内容设计的完整性,其微课内容完全服务于教师上课需求,微课内容可以是单独的情景再现,也可以是整个实验探究的其中一个环节,这种应用类型的微课内容设计力求有针对性,时间甚至可以短到几十秒。
  7.时间设计
  物理微课视频具有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微课视频的教学时间较传统授课时间就显得尤其宝贵,因此对于物理微课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是有必要的,时间规划 设计就是对内容设计中每个环节进行时间预设,以一个5分钟的微课视频为例, 片头信息一般控制在15秒以内,做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知识主体讲解部分围绕核心问题占据整个视频90%左右的时间,力求做到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总结与作业布置部分控制在15秒以内,总结、归纳时要切中要害,不要试图做到面面倶到、切忌拖泥带水。
  8.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练习、作业、各种测验和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物理教学评价所需的资料,然后根据制定出的物理教学评价标准,采用分析、归纳和综合等手段或数学统计的方法整理和解释收集到的资料,最后形成一份物理教学评价的报告,进行对整个物理教学设计的判断和反馈。设计者再根据反馈信息修正和完善物理教学设计,而微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教师之间的探讨与交流来使微课的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化,教师在完成物理微课教学设计后应与有经验的教师在仔细探讨中不断反思,修改教学设计中不理想的部分,来实现整个微课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2.
  [2]闫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21.
  [3]李新乡,张军肌物理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许国梁,束炳如.中学物理教学法(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 【发布时间】2019/5/28 16:55:38
  • 【点击频次】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