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陶行知的思想在幼儿园的实践

 

【作者】 谢仁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宋家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才最宝贵的素质,我们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幼儿园正是创造力的萌芽时期,只有在正确的教育方法的引导下,这种潜能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幼儿园教学;创造力;六大解放 
  陶行知在幼儿教育方面提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并且呼吁“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此,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解放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张。下面我结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
  一、改进幼儿园课程设置,设想对主题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主题开展的成功与失败,幼儿获得的新的整体联系的经验有多少,这与主题开展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有关。如教师对主题的理解和演绎会有所不同,围绕主题向外拓展的范围和层次也有所不同等。教师应围绕主题所涉及的中心话题进行讨论,对主题所涉及蕴含的问题、现象事件等进行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制定出相关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以及相关的日常生活活动等,构成整个主题的内容,并要保留符合本班幼儿实际的生成活动的空间。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很多幼儿教师几乎形成了完全一样的幼儿教育模式,使教师习惯于模仿而不善于创新。我们可以建立自我评价机制,让老师学会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每学期,我们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主要形式有:半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围绕主题进行的相关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新教师向老教师学习观摩,老教师深入课堂指导新教师等。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解决,形成了一个良好、向上的教研氛围。
  二、增强学生的语言水平 
  幼儿年龄尚小,语言能力较低,需要教师给予帮助。为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兴趣要求的话题,主动与学生交谈,调动学生的谈话兴趣。通过此种方式让幼儿表达内心的看法,观察幼儿的变化,让幼儿在交谈中增强语言能力。也可以带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让幼儿与他人交流,教师在一旁做好看护工作。要主动为幼儿提供表达观点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表达的兴趣,增强幼儿与同学的交流。
  三、观察每个孩子的习惯,及时纠正不良习惯 
  陶行知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表现为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了每个人能更好的生活,是“生活所必需”的东西。教育又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因此,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两者是相辅相成。 
  杨雨在吃午饭时,只要有蔬菜,杨雨就一口都不愿意吃,他的妈妈也和我们反映:“在家吃饭一点青菜都不吃。”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就采取了逐渐增量法。先给他盛一点菜,并悄悄与他约定:“把这一点菜都吃了,老师会奖励一个小贴纸。”成功后,教师每天都在全班面前表扬他,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这样,每天加一点,孩子慢慢改正了不吃蔬菜的毛病了。每天他完成了目标我们还会对他进行鼓励和奖励,在老师反复的激励下,激起他的食欲。
  四、促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能力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他们6岁之前,因此,老师要在这阶段对他们的社会性能力进行培养。怎样才能使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呢?首先让幼儿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告知他们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让他们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生活所需,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其次,把各种不同的教育环境融合到一起。小班幼儿要培养爱物的态度,通过娃娃家练习洗娃娃、穿衣服,在美工课上学会使用剪刀,在生活自理方面要学习叠衣服、卷袖子,学习整理物品等。中班幼儿要训练耐性,通过活动学习系鞋带、穿鞋子,在吃午饭时学习使用筷子,学习整理物品等。大班幼儿加强训练耐性,学习正确的使用筷子的方法,梳头,打扣,整理物品,认识钟表等;再次,好的班级要有一定的规矩,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不断使大班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五、设置展示评价环节
  在教学最后增加展示评价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展示过程即是实践过程,幼儿借此巩固所学知识,也拥有了一个尽情展现自我的舞台,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锻炼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认清自我、互相学习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幼师对幼儿的能力极限和学习情况更加熟知,对下一次教学内容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幼师联合家长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通过与家长保持联系能够及时发现家长教育方式的缺陷并助其改进,分析幼儿应用知识的熟练程度,从而确定教学目的是否达成。
  六、在互动中实现创造
  (一)活动互动
  陶先生曾提出“天天是创造之时”,幼儿每天的一日活动都可以成为创造的时机。因此,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需要营造开放的活动氛围,向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自由宽松的环境,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创造的欲望、创造的兴趣和创造的能力。
  1、区域活动的创设
  根据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动手动脑”等教育思想,结合幼儿园创造教育主题,利用幼儿园活动室空间大的有利条件,各班创设了开放式的区域活动环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有利于幼儿手脑并用的操作材料。材料的提供随幼儿的兴趣,能力的发展,及时更换、调整、增添。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学习、自我创造的机会,并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自由,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专用活动室的创设
  结合我园的实际现状,围绕陶先生的“创造教育”主线,我们还创设了相应的专用活动室。如:英文打字室、围棋室、阅读室、操作室、美工室、计算室等,都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索创造为目标。
  3、利用社区资源
  大华周边的社区资源比较丰富,如:各小区内均有街心花园、喷水池、活动中心,附近有大华行知公园、陶行知纪念馆、行知小学、南京路上好八连营队驻地、九百超市等等,为二期课改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表达、表现、交往、合作等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与个性品质发展。
  (二)家园互动
  陶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因此我们觉得,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也是幼儿创造之地。如果幼儿的创造能力在幼儿园得到充分保护,而在家庭和社会却受到压抑或破坏,这将大大削弱幼儿园的一系列努力。因此,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幼儿园、社会,特别是家庭各方面努力合作的一项工程。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家长与幼儿园还没有形成共识,在教育目标、方法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则更需要综合性的指导。在开展家教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以“互动”为原则,利用家园之窗、家园联系册、家庭小报、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开放半日活动、各类节目、主题、游戏亲子活动等等,以二期课改、创造教育为主题,向家长宣传、介绍、展示、互动,深受家长欢迎。
  幼儿时期是一个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性格的关键时期。要进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渗透于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寓行为习惯培养于生活和活动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儿童真正会做。”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 【发布时间】2019/5/28 16:55:24
  • 【点击频次】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