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幼儿园班主任工作艺术

 

【作者】 周莫分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横江镇义兴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同时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几年来,我以《纲要》精神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思路,逐渐找到了作为班主任如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良好的班级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热爱他的学生,而没有常规,没有教育、引导,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因为无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教师也不知道期望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会更好。我们知道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制定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常规一经订立就要共同遵守,教师也不例外,若要改变班规也需要征求大家的同意。
  班主任应成为班级常规的引导者,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班级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有很多小的细节工作和活动常规,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和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尝试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并参与到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中,让他们自觉的去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在对班级幼儿的教育上要保持一致性,当然教育方法每个老师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须是一致的,特别是幼儿的常规,一个老师一个要求,也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以免使孩子形成两面性,从而不能将常规形成一种习惯。
  二、关爱孩子,让他们感受爱
  爱心是实施幼儿管理的核心和根本。幼儿教师要本着“视如己出”的热忱对待自己的管理教育自己班级的孩子,这是最基本的道德和素质。幼儿的性情和心理是比较脆弱的,他们对自己家人的依赖性很强,只有从内心真正地认可了老师和小朋友们,他们才能融入班级这个大集体,才能表现出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只有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活动环境。幼儿的生活知识和经验非常少,缺少是非观念,并且严重缺乏必要的独立生活能力,他们不仅需要得到细心的照料,行为品德上的耐心引导,而且从心理情感上特别渴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帮助与呵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势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竭尽所能地以自己真诚的爱心和热心,恰当地运用表情、动作和语言去最大限度地感化孩子。比如对小班的幼儿,适宜多用肢体语言来表情达意,摸一摸头、抱一抱孩子、亲亲孩子、拉一拉孩子的小手等,都能让孩子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喜欢、爱护和关心,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一种近似于父母般的安全感和亲切感。这种老师对幼儿的爱,看似无形,近似无声,一旦被孩子从内心里予以认可和接受,那么老师对幼儿的管理和教育就能够更加顺利有效地展开。
  三、班主任要有一颗善于捕捉信息的眼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班主任有一个最多的经验就是,不管你教学能力有多好,你班孩子有多么的出色,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还是有限的,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班主任教师要有一颗明亮的、会捕捉信息的眼睛。我班有几个孩子平时很淘气,老师自然在他们身上花的心思就要多一些,而那些比较温顺听话的孩子有时就被忽略了。但有一次我发现平时较乖的小男孩煜×近段时间的表现很反常,我就向其他老师询问,在他们上课时有没有发现煜×的变化,他们说有发现,上课不认真了,爱讲话搞小动作,游戏时也不遵守规则了,比较自由。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找到了原因进行了调整,煜×变得和以前一样乖巧、能干了。
  四、实现家园共育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保障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的。我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很多家长单纯地把幼儿园看成幼儿的生活护理场所,对班级的一些规则不懂得遵守和配合,这就对班级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我积极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明确幼儿园是贯彻保教并重的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班级内的两位老师虽然职责不同,工作内容不同,但我们分工不分家。在工作中,我们几位老师相互配合,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共同完成孩子的保教任务。家长们了解了以上情况后,对老师都能充分尊重,也能愉快地配合班级开展工作。如小班孩子刚入园时会经常哭闹,导致许多家长不放心,孩子送到老师手中后迟迟不肯离去甚至有的陪读,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就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请家长在孩子入园后及时离开,由老师以教育的手段来吸引孩子以转移其注意力。看着孩子们很快适应了集体生活,家长也放心了,班级管理也渐入正轨。可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对班级管理是多么重要。
  总之,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加强实践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树立班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加强学习,参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大胆创新,用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管理水平。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发布时间】2020/1/14 23:00:20
  • 【点击频次】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