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幼儿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者】 周小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言学习及掌握的最关键时期就是幼儿阶段,这个阶段也是人在一生当中对语言感知最为敏感的阶段,此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未来的学习思维和发展空间,因此家长和学校都十分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如何在幼儿教育当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几点见解,希望对幼儿语言发展发挥推动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环境;有效指导
  一个人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幼儿阶段,在幼儿阶段学会如何进行语言表达,才能将个人内心的所思所想明确表达出来,进而在学习、汲取知识以及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时,才能更准确、容易地进行理解。那么,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此问题进行几点个人观点和意见的探讨。
  一、幼儿语言表达的现状以及不足
  一方面,很多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时,常常着重于教学内容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幼儿作为一个孩子所需要的是周围环境的感染和启发,而且很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发挥教材的内在价值,单纯的讲述以及训练使得幼儿的语言学习内容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很多幼儿是第一次进入校园,陌生的环境使得幼儿产生害怕惊慌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之下,幼儿大多会选择保持沉默,不敢甚至不愿意和周围的老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如若不及时打破这种封闭沉闷的空间,则会让幼儿对语言交流表达产生抵触情绪,非常不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策略
  1、营造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
  很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自身性格较为内向、害羞、胆怯,加之与自己熟悉的人暂时分离,周围都是陌生的人和事,所以表现得沉默寡言、言语不多,幼儿教师与他们交流时,也表现得胆怯、害羞,不敢说、不愿说。面对此种情况,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来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放下对教师、同伴的戒备和抵触心理,鼓励幼儿大胆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鼓励,以及同伴的认可,从而逐渐克服自身内心的恐惧和胆怯心理,变得愿意说、敢于说。
  2、组织幼儿进行课外活动,为幼儿创造话题
  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书本上的知识对其语言发展有一定帮助,但也有一定限制,教师要多进行一些课外活动,为学生多创造一些语言环境。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他们常常以游戏为生活。”教师要利用幼儿喜动不喜静这一特征,将语言表达训练融入到游戏当中。例如,可以用唱儿歌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儿歌是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简单易懂的一种活动方式,幼儿在儿歌很强的节奏感以及渲染力之下,会对唱儿歌产生自主学习的倾向,慢慢的幼儿会跟着大家一起融入学习儿歌的氛围当中,使得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显著提高。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故事接龙”的活动,在游戏中,教师先给学生设置一个情景模式,给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人物以事件串联在一起,选择一名幼儿讲出故事的开头,后面的学生用他给的开头,接着向下讲,逐渐形成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这种活动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同样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表达的机会,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的一个有效策略。
  3、加强语言知识的教学,同时加强幼儿的生活体验
  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文字认读的教学,还要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变化、情感变化以及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在选材中,教师要尽量选择幼儿接受的能力范围之内。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语言教学情景,教学情景能够有效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利用对媒体播放一些语言交流的视频,图片等,最后鼓励幼儿在课堂中将自己学习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对其知识进行巩固。
  4、加强语言表达的有效指导
  幼儿年纪尚小,生活经历和经验都极度缺乏,在语言表达方面,需要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加以指导,如礼貌用语是人人都应该在合适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物进行使用的,通过使用礼貌用语,能够体现出一个人基本的礼仪修养,也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所以,在幼儿阶段,即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我们就应该加强对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指导,使幼儿初步懂得面对不同的人物该说哪些话,培养他们良好的说话习惯,加强他们礼仪修养的培养,并由此深深体验到与人交流和沟通的愉悦感。
  比如,在入园时,要说“老师好”;在离园时,要说“老师再见”;在自己不小心伤害到别的小朋友时,要说“对不起”;当别人向自己道歉时,要说“没关系”;在去商店买东西时,要主动称呼“阿姨”或“叔叔”;当别人帮助自己时,要说“谢谢”……如此,通过向幼儿渗透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及其适用场合,既培养了幼儿正确的语言习惯,又有助于幼儿切实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和愉悦。
  5、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语言教学计划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有针对性的去培养,不要盲目求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符合幼儿成长的方法。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也不尽相同,需要做到因材施教。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制定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家庭与成长环境等因素。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否完成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教学目的。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理解“活教育”理念,并确立教学目标。其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当教授孩子们正确的事物认知、语言语法、词语的好坏等基本的技巧,让孩子们在学习语言魅力的同时也会将自己的内心表达,慢慢的理解语言表达的重要性。随着计划实施,语言教学的成果也将显现,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变的更好。
  结语
  语言教学是幼儿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日常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幼儿园、教师、家庭、家长等诸多影响因素综合考量,需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计划,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够逐渐培养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感,最终完善自身的表达能力;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任重而道远,希望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玲.语言教学中幼儿表达能力培养的途径[J].甘肃教育,2019,621(01):50.
  [2]袁青.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三途径”[J].甘肃教育,2018,617(21):126.
  • 【发布时间】2019/10/19 11:17:47
  • 【点击频次】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