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 徐 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阳春镇长江学校

【摘要】 英语阅读是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语言的认知过程。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的英语阅读教学显得比较低效,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本文就英语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就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并就在如何提高阅读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兴趣方面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 英语阅读;策略;兴趣;阅读习惯;
【正文】所谓英语阅读,就是要求学习者对英语语段、语篇的阅读,是一个运用所学词语、句型、语法等进行文本解读的过程,其最高境界为自主阅读、理解文意。从教以来,笔者认真观察初中阅读教学的现状,经过观察和思考,对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有效性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设计兴趣情境,理解阅读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看出兴趣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英语学科,许多学生认为英语不好掌握,相对较难,兴趣不大,因此,要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英语兴趣情境,帮助理解阅读内容。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可以设计围绕英语课文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主动的进行关于故事、历史、地理等多样化的材料的阅读。通过大量的英语阅读,学生扩大阅读量,从而极大的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主动性。
  二、 采取问题教学模式
  阅读并非被动接受,而是一种心 理过程,学生在阅读时,会结合自身客观实际和认知习惯进 行各种预测和尝试,阅读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合作者思想碰撞的过程,而提问无疑使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一般而言,教学 源于提问,正是不断的提问诱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前准备、积 极回忆、进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理解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另 外,初中英语教师应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客观实际,降低学习 难度,引导学生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发展,在浓郁的学习 欲望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增强学生语言的综合 运用能力。
  三、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要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方式、学习方式、英语水平、性格特点、情感态度、对老师的态度,学习环境等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因此,从初一开始,我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就特别注意,难易一定要适度。材料过分容易,学习起来没有成就感;过难,学生就会丧失兴趣和阅读信心。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为他们选择难易不同的读物。而且阅读材料的内容必须多样化,故事、传记、历史、地理知识等都能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极大的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有区别的。课文一般是一个主题一个篇章。在教学中,老师常会对课文进行很细的分解,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纯粹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教材中的那些浅显易懂的课文,我从不花大量时间去精讲,通常会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排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一些有难度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分组讨论后在全班进行讲解,有时候也会要求学生写英文的读后感。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日后的高层次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鼓励学生持之以恒的进行课外阅读,使英文阅读成为他们的兴趣所在
  从初一开始,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每天至少读一篇文章,必须天天读。平时学习任务重,可以少读点,假期多读点。教师要经常检查:可以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短文中的主要情节,基础好的学生用英语讲,基础不好的学生用汉语讲;也可以抽查学生讲解当天所读的短文。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此外,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会对英语的语言特点有了感觉,就形成了语感有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
  五、明确阅读目的,训练语感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中,词语搭配及句子结构的熟练程度,是一种语言的感觉。语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强,阅读的速度也很快,对文章的理解也很深刻。精读文章要注意文中词语的搭配,必要时可用比画一画,还可以对不理解的单词必要时翻翻字典,查出它的词意、词性及相关的派生词和有关的短语、用法,最好记在笔记本上。读完每一篇文章后,要看积累了多少新单词、短语和句型。考试中做阅读理解时,就大不一样了,边读边用铅笔做标记,标出文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即“五个W”:who、what、when、where、why)。跳过生词,掌握整体内容,对只是起“障眼法”的生词可以置之不理,但对影响文章理解或答题中有相关内容的考察,要联系上下文反复推敲出它的大致含义。但如果是一种欣赏的阅读,那就没有必要去理解文中的每一个单词和句子,仅仅把文章大概内容读懂,了解了故事情节就行,主要在于培养阅读的兴趣。学生在不断地做英语阅读练习的过程中,语感就会逐渐形成。
  总之,教无定法,殊途同归,做好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必须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而对于“问题情景教学法”教学,我还是仅仅在探索和实践。以“问题”的形式,以“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正是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 【发布时间】2018/9/2 13:27:20
  • 【点击频次】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