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 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正文】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激烈竞争的重要战略,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经过近几百年来的发展,各国教育体制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当代教育的发展更多的聚集在变革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层面上。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进行了多次重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回应了我国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现实问题,而体育教育教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体育教学方法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是教师上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则是教学方法创新的出发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是为了好的学生教得更好,而且要让其他各具自独特性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能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为创新打下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件事情拥有了兴趣,就会感到莫名的兴奋,就会认真地去做好这件事。我们身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学会利用这个特点,充分激发那些健康有趣且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而不是限制学生们兴趣的发展,更不能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在学生身上。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发学生们自觉主动地学习。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一个相对轻松地学习氛围,让同学们快乐、无拘无束地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们进行自由讨论,并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使学生养成勇于提问的好习惯,并且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如同小草般慢慢生根、发芽、长大。例如:我在上《跳远课》时,在为同学们讲解规范的跳远动作时,突然,有个同学向我提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像青蛙那样跳远呢?虽然这位同学的问题有些搞笑,但我并没有去批评这位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而是耐心地为他讲解了其中的原因,当众表扬了这位同学,并且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向他学习。因为,虽然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不大好,但在这个问题中,却包含着这位同学创新的火花,如果一味地批评了这位同学,那么就有可能扼杀了这个同学的创新的思维。因此,我们一定要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不断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一位学生。教师要学会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与同学们的情感交流,在课下,教师可以多与同学们聊聊天,问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平时的日常生活等,了解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生活中的烦恼,并极力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努力与同学们形成“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体能差异,科学确定教学计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或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促使学生们向“我要学”的方向转变,逐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达到真正的创新教学。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课程名称的改革,必然导致课程的内涵的变化,同时教学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变化必将引起教学内容的变化。在新课程中不再像从前,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一样。可变性很少,而是很大。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的,也就是说同样的年级不同学校,教学内容就不一定相同,同学校同一年级不同的班级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否则就不是合格的内容。比如以前的铅球就不在作为中学教学内容,因为它只是纯竞技的项目,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都没有大的帮助。也不会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所以这类体育项目不再是中学体育与健康内容课的教学内容。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教学氛围往往比较沉闷,师生关系也较为专断,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泼、宽松、自由和有趣,师生关系也更加的民主、和谐和平等,学生对教师也会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在课堂中的亲和力更加有益于教学的进行,学生逐渐会对教师产生好感,其求知的欲望也会被激发出来。同时,作为体育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来对待每一节课,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对自己有所期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语调、眼神、肢体语言及微笑等对学生进行鼓励。只有在这种轻松的教学中,师生之间才能互相信任和尊重,学生才能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教师才有机会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习是获取人类文化、经验、知识的方法,一个人活一生,时刻都在经历着学习。如果学生离开课堂、走出学校的同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欲望,那就表明教育是失败的。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兴趣都是唤起学生学习欲望的最有效的方式,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去探索和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实用性差、教学形式僵化、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些都与当前的教育形势相差过远。
四、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评价创新
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体育训练成效的评估,又是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的总结。有些教师完全采取运动技能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显然没有兼顾学生的状况,缺乏全面性。学生的体能体质有一些差异,教师在评价评估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同时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要做到全面。首先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估考核要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别,特别是将一些特殊体质、存在缺陷的学生单独列开来,对他们降低要求,否则设置过高的目标既难以达成,又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时,不仅要将运动成绩纳入其中,而且要将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等方面考虑进去,采取运动成绩等第加学习态度评价这样的综合模式,较好地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促进作用,否则一味以运动成绩评价学生,容易挫伤一部分特殊体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为学生着想,并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中心,着重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体育的乐趣,更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但在这个教学中,会有很多障碍需要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去克服,因此,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我希望:广大体育教师能够以学生日后的发展为重,不辞辛苦地进行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体育教学方法具有“发展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是教师上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则是教学方法创新的出发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是为了好的学生教得更好,而且要让其他各具自独特性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能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为创新打下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件事情拥有了兴趣,就会感到莫名的兴奋,就会认真地去做好这件事。我们身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学会利用这个特点,充分激发那些健康有趣且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而不是限制学生们兴趣的发展,更不能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在学生身上。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发学生们自觉主动地学习。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一个相对轻松地学习氛围,让同学们快乐、无拘无束地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们进行自由讨论,并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使学生养成勇于提问的好习惯,并且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如同小草般慢慢生根、发芽、长大。例如:我在上《跳远课》时,在为同学们讲解规范的跳远动作时,突然,有个同学向我提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像青蛙那样跳远呢?虽然这位同学的问题有些搞笑,但我并没有去批评这位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而是耐心地为他讲解了其中的原因,当众表扬了这位同学,并且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向他学习。因为,虽然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不大好,但在这个问题中,却包含着这位同学创新的火花,如果一味地批评了这位同学,那么就有可能扼杀了这个同学的创新的思维。因此,我们一定要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不断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一位学生。教师要学会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与同学们的情感交流,在课下,教师可以多与同学们聊聊天,问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平时的日常生活等,了解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生活中的烦恼,并极力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努力与同学们形成“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体能差异,科学确定教学计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或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促使学生们向“我要学”的方向转变,逐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达到真正的创新教学。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
课程名称的改革,必然导致课程的内涵的变化,同时教学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变化必将引起教学内容的变化。在新课程中不再像从前,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一样。可变性很少,而是很大。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的,也就是说同样的年级不同学校,教学内容就不一定相同,同学校同一年级不同的班级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否则就不是合格的内容。比如以前的铅球就不在作为中学教学内容,因为它只是纯竞技的项目,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都没有大的帮助。也不会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所以这类体育项目不再是中学体育与健康内容课的教学内容。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教学氛围往往比较沉闷,师生关系也较为专断,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泼、宽松、自由和有趣,师生关系也更加的民主、和谐和平等,学生对教师也会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在课堂中的亲和力更加有益于教学的进行,学生逐渐会对教师产生好感,其求知的欲望也会被激发出来。同时,作为体育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来对待每一节课,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对自己有所期待,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语调、眼神、肢体语言及微笑等对学生进行鼓励。只有在这种轻松的教学中,师生之间才能互相信任和尊重,学生才能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教师才有机会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习是获取人类文化、经验、知识的方法,一个人活一生,时刻都在经历着学习。如果学生离开课堂、走出学校的同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欲望,那就表明教育是失败的。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兴趣都是唤起学生学习欲望的最有效的方式,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去探索和创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方法实用性差、教学形式僵化、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些都与当前的教育形势相差过远。
四、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评价创新
教学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体育训练成效的评估,又是对学生整体学习状况的总结。有些教师完全采取运动技能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显然没有兼顾学生的状况,缺乏全面性。学生的体能体质有一些差异,教师在评价评估过程中要区别对待,同时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要做到全面。首先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估考核要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别,特别是将一些特殊体质、存在缺陷的学生单独列开来,对他们降低要求,否则设置过高的目标既难以达成,又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时,不仅要将运动成绩纳入其中,而且要将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等方面考虑进去,采取运动成绩等第加学习态度评价这样的综合模式,较好地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促进作用,否则一味以运动成绩评价学生,容易挫伤一部分特殊体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为学生着想,并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中心,着重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体育的乐趣,更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但在这个教学中,会有很多障碍需要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去克服,因此,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我希望:广大体育教师能够以学生日后的发展为重,不辞辛苦地进行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 【发布时间】2018/9/2 13:23:02
- 【点击频次】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