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动起来学习

 

【作者】 代红艳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天台小学校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搭建“动”的平台,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在动手实践中发展思维,得到良好锻炼。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动起来;学习;
【正文】传统课堂,过于讲究教师的师道尊严,强调学生的“唯坐是听”,导致很多爱动的小学生得不动“好动”需求的满足,他们觉得学习没有劲了,不想学了。又特别是抽象性、逻辑性强的数学学习,他们对这种背着手儿听课的学习方式更加不恭维,更加没有兴趣。而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倡导学生“动中学”理念,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就成为我们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放下架子,俯身走进学生中去,摒弃传统的讲授模式是第一步,而创设充满活力教学氛围,搭建学习,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是关键。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动中学数学。
  一、创设激趣情境,让学生行动起来
  小学生天性是好动的,再加上他们注意力不能持久,一旦分散,就开始“乱动”。这两种情况,都是我们传统教学的大忌。如何将这一不利因素转化为教学优势资源,那就需要考验我们教师“变不利为有利”的功底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因此,创设激趣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就可防止或减少学生“乱动”时间,让他们被数学学习的专注而紧紧配合教师的引导而有序地动起来。例如,在教学“加减混合”时,我是这样做的:老师与学生做“开汽车”游戏,教师做开汽车动作,后面跟6位学生,学生进入情景,画面动起来,汽车启动。教师问:“现在座位上有几位同学?”;教师模仿汽车站,又上3位学生,教师接着问:“上来了几位同学?现在车上一共有几位同学?”又到一站,下去了2位同学,教师问:现在车上有几位同学。游戏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游戏过程,然后列出算式6+3-2=7,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就牢固。又如,在教学“倍的概念”时,我们也可让学生动起来学习。首先,教师先以2个桔子4个苹果为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倍,“2个桔子为一份,苹果有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苹果的个数是桔子的2倍。”老师边说边打手势,学生模仿老师边说边打手势。接着出示3个绿苹果6个红苹果问:“红苹果的个数是绿苹果的两倍,这样说对吗?”孩子们说明理由,一个学生站起来边说边打手势,3个绿苹果为一份,红苹果有这样的两份,我们就说红苹果的个数是绿苹果个数的两倍……看孩子会模仿老师的语言动作进行说理。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动了手、动了口,还动了脑,整个身心都在这样的情境中得到了锻炼。这样的教学,学生参与是积极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二、利用多媒体呈现动态画面,让学生心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成为数学教学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的重要利器。虽然现行数学教材都是图文并茂的,设计了很多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和活动情景图,但是它们毕竟是静止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而要达到这一效果,非多媒体不可。实践中,我们先要把教材中的情景图“装”进电脑里,再通过交互设计,整合到教学中才能发挥作用。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较”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首先出示一幅郊外的情景图,“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学习很辛苦,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郊外放松放松,你们愿意吗?接着画面上出示蜻蜓和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的情景。这样,学生一下子被美丽的画面所吸引,脸上绽开欢悦的笑容。”接着让学生数一数画面上蜻蜓和蜜蜂各有几只,花有几朵。“小朋友,怎样才能知道它们谁最多,谁最少,谁和谁一样多?”然后引导学生把蜻蜓、蜜蜂、花一个对一个进行排列,并利用多媒体出示排列图。这样学生很有兴趣的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三、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手脑动起来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维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又指胆了手脑之间的关系:“手和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搭建动手平台,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在动手实践中发展思维,得到良好锻炼。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就搭建了这样几个平台,让学生“乱动”。
  (一)课前,让学生动手作准备。实施生活化教学,是需要学生准备学具的。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动手准备:找生活中的各种形状、颜色的小盒子,各种小球等。家中有现成的很快就可以找到,如没有现成的,就和家长一起想办法找或做。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与家长间的交流,增进感情。
  (二)课堂上,让学生在动手中锻炼脑。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自己准备的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想一想,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再描述出来。在了解它们的特征之后,我还组织开展“人人争当小小设计师”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发挥想象搭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汽车、坦克、火车、机器人等。这样手脑并用,不仅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动起来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动”,如眼动、手动、心动、脑动等多种感官的“动”,来促进学生满足动“好动”,从而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思佑,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J].读写算,2017年。
  [2]张小利,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动起来[J].东方青年,2012年。
  [3]郭建铭,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J].散文百家,2013年。
  • 【发布时间】2018/7/12 17:14:14
  • 【点击频次】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