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初探——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例

 

【作者】 吴学娟

【机构】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改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学”的指导。如何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是我们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风靡世界的思维导图,由于其符合了人类大脑的信息处理机制与模式,所以有利于人们高效的记忆和处理信息,对于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本文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例,探讨了基于思维导图的政治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维导图;结合;课堂运用;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与此相适应,学生学习方式也发生诸多转变,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逐渐成为常态。在我们为新课改从理念走向自觉实践而欣然的同时,我们也应十分清醒地看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仍然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中的短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这一核心素养。为此,我们试着将思维导图引入到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尝试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
  一、高中政治教学与思维导图的结合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创造的一种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以主题为主干,从中央向四周的分支放射。思维导图的认知功能与人类大脑的认知功能相类似,有助于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进而有益于教学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提高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力和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知识概念变得可视化,方便了对所学知识的加工,能够帮助提高学习者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习者之间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共同建构。思维导图不仅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对高中政治课程的知识目标的评价,既包括理论观点和原理,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要注重考评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注重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要注意“内容标准”对有关概念、原理、观点、方法等内容目标的陈述等。从高中政治的评价标准可以看出,高中政治需要将零散、琐碎的知识点相互衔接成直观性强的系统整体。针对高中学生思维相对成熟独立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思维导图图,既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创新思维,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学生预习阶段:利用思维导图发现问题
  在目前的高中政治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主动预习的学生寥寥无几,这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预习的针对性不明确,许多学生走马观花地看课本,预习效果差导致不爱预习。为此,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本课的课题、框题名称,让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画出本节课的预习思维导图,让学生找出他们认为的重点、难点及不理解或疑惑的内容。
        (二)教师备课过程:利用思维导图预设问题
  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分析,对讲授的内容进行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画出思维导图教学提纲,并提出预设的问题。
  例如,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课中,围绕着思维导图,教师预设了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主要有哪些经济成分?它们各处于什么地位?它们发挥着什么作用?
  2. 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革有什么积极意义?
  3. 我国的生产力状况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什么关系?
  (三)师生上课环节:利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
  在讲授新课时,教师结合已经制作好的思维导图教学提纲,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并适时地提出预设问题,引导学生边记忆、边思考、边理解,并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记笔记。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我们可以设置框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中心关键词,将它转化成图形。

 


  2.本框题共两目,“公有制为主体”以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可以将其设置为二级关键词。二级关键词与中心词可以不用连接线,直接用图形表示。
  

 

 

  3. 从二级关键词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扩展出三级关键词。例如,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课中,根据课标,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范围;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范围及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作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作用;理解我国为什么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此过程中,师生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增减关键词。
  4.逐级绘制完全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标注重点。

 

 

 

 

 

 

 

  (四)课后复习阶段: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巩固知识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因此,在学习完某项内容后应及时复习。例如,新课结束后,学生可以对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和课堂上的思维导图笔记进行复习整理了,形成自己的思维复习导图;又如,在考试前的复习中,可以结合一单元的内容,梳理出本单元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层次,画出本单元的思维导图。经过多次复习,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也就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反思阶段: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改进教学
  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不管教师在课前的备课多么的充分,教学设计得多么的完美,实际教学过程中总会碰撞出新的火花,产生新的灵感。因此,教师应通过观察学生整理后上交的思维导图,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重新修改备课时制作的思维导图,调整授课的重点和难点,预设的问题等,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根据教师给定的预习问题,通过自主学习,画出预习思维导图,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利用思维导图对教材进行分析,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将知识点逐渐呈现给学生,同时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笔记,形成学生自己的笔记思维导图;课后,学生通过复习思维导图巩固知识,教师通过修改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反思。具体过程如下:
  

 

 

 

  与传统的输出式课堂讲授法相比,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原理、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此外还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漏洞和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实践证明,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当然,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需一线教学工作者,不断进行更加全面和长期的实践,才能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 【发布时间】2017/12/25 18:27:08
  • 【点击频次】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