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探究

 

【作者】 高元学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鸣钟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要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就需要实施有效教学理念。而落实到实践中,就需要我们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学法指导,抓实语文实践能力训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教学 实施途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处在高耗低效状态,课堂都是"一言堂",都是教师按宣讲,按别人设计好的教案实施。特别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为"应试",更是注重分析式、宣讲式教学策略。这也难怪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对初中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现状发出"咄咄怪事"的感叹。我们知道,教育是为时代发展服务的,作为奠基的语文教学更要走在时代前列,更要率先改革。如果墨守不成,那陈旧的语文教学就会越来越不适应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需要我们在转变观念,转变方式的前提下,创新有效教学实施途径,着力提高教学真正的有效性。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明确指出了谁是语文课堂的主角,而我们教师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组织者、引导者和释疑者,所采取的教的行为都必须服从和致力于学生的学。在以学彰教的今天,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有效课堂的创建者。因此,作为新课标的践行者的我们,必须转变这个观念,才能更好地去履行自身角色意识,走出"师道尊严"的居高临下,才能从自我角度思考、设计"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这是我们建构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效课堂的首要问题。让学生学得有效果,才是高效教学的效果,才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初衷。在实践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需要我们有具体的实践途径,那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情感,增强课堂教学亲和力,有着浓厚的竞争氛围,能让学生在激励中感受到学习进步所带来的愉悦感。这些都是充分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和必要策略。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占主体地位的是学生才能发挥主体作用,教师教学的好坏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和获得知识的多少。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动性和思维的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而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活动所能埋单的。
  二、注重信息技术手段运用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施,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以学科教学有了深度整合,成为了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我们知道,传统语文教学之所以高耗低效,缺乏有效工具辅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今天,通过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我们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这样教学,既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又能营造的氛围和情景,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活动,活跃学生思想,开启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并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更自觉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乡愁》这诗时,先拆散其中四句的意象(乡愁是邮票、乡愁是坟墓、乡愁是船票、乡愁是海峡),再让学生重新组合还原,几组原声配乐画面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使重章结构的惊人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得以更加直观、形象和充分的体现。这种多媒体的语文课,让抽象的要领成为动态的审美对家,加快了美的信息程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学生能直接受到美感熏陶,从而就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加强学生学习过程学法指导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力军,有效教学源于有效的学习,出自高效率的学习效果。而要让学生学有效果,我们就必须注重学法指导,让他们成为"我要学"之人。很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仍然喜欢自己深入钻研课文,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满堂向学生询章问句的诠释,条缕析的讲解,但学生得到的很多是课本本身的东西或教师所下的现成结论,而读解能力、迁移能力,运用于实践能力得之甚微,试想,这种被动的无创造性的教学,学生怎么不厌呢?以现行语文课堂时间为例,我们应该做到把讲授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通过点拨、启发、质疑完成目标,而把主要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一是设计有梯度的训练题;二是适时小结,以学习的训练操作中水到渠成地引出一些读解规律,让学生上升到理性形成能力。例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们就可一改过去解释词句,交待背景,归纳中心,写作特点的陈旧套路。采用诵读入景,并适时启发、点拨,很快学生头脑里就呈现出一幅有趣的交流图画。并引导学生抓住重要词语质疑,"李清照的词写得好吗?""它好在哪里?"学生在词句中迅速搜索答案。在教学时,我们要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感受思想、发展情感,着力进行口语能力表达训练。在说之后,又进行写的实践。像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教学生"渔",教师省力,学生获益。
  四、加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
  传统语文教学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这并没有错,但的抓的重点有问题,我们在一篇课文教学时,想做到样样都教、样样都抓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从整体语文教材着睛,确定每课时的教学重点,力争一节课一个重要训练点,把其落实,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而不是样样抓,样样都没抓落实的那样结果。又特别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知识来源途径大幅变化,需要的人才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更需要的是具备敏捷、准确、高效的口语和局面语能力的人才。因此,语文教学从小目标上说,每一种都就是"以知书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把听、说、读、写融汇在一起,明确告诉学生,为求一课解决一个知识系统训练,并培养一方面的实践能力。我们便可在教学中通过抢答、口头作文,速写能力的培养,以此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有效教学的语文教学,需要我们创新实施途径,以多样化的途径、方法,才能有效教学落到实处,才能让学生真正有好的语文学习收获,从而达到我们有效教学的预期。
  参考文献:
  [1]刘平,有效的语文教学之我见[J].魅力中国,2015年。
  [2]王红林,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14年。
  • 【发布时间】2017/12/3 14:46:38
  • 【点击频次】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