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创建鲜活而高效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要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我们就需要激活课堂。传统沉闷的英语课堂,只有教师"一言堂"。在全面践行学生是英语学习主体理念的今天,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与教师共同创建鲜活而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 鲜活 高效 课堂 创建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才能学得轻松,学得快乐。那这样的课堂才有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的希望。又特别是在全面践行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今天,我们更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主体性,使之更好地与教师共同创建充满活力的课堂,从而走向高效。
一、有效的开课设计应有活动,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进来
开课教学,虽然时间短,只有两三分钟,但意义重大,关系到整个课堂,能为我们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多年实践告诉我们,直奔主题的英语教学,是不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只有满足学生好动、好奇需求的学习心理,才能在开课环节先声夺人,顺风拉帆。为此,我们可以在开课伊始设计活动内容,来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有兴趣去学习。因为我深知"Well begun is half done"的真正含义。所以几年来,我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例如,①由复习单词导入课文。这是以旧引新的常用方法,教师乐意的导入方式,既简单又经济实用,效果明显;②由老师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或简单地先复述课文,这种导入能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课文内容。③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先作简单的讨论。如果课文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则让一组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行表演。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creative",要求的是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既能拓宽思路,又能以最佳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这一学期我尝试了这种新的手段导入课文,学生热情高,进入角色快,效果很明显。
二、有效的新授教学要有活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
新授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传统教学由于过于强调新授教学的知识性,而把这个环节设计成了教师的"满堂讲",导致学生参与不够,效果不明显。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施教,因此,我们在淡化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搭建更多以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活动式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的参与快乐、成功快乐等。这可从教育学家卡罗尔、布卢姆、哈尔施费格等人多年来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一是教学活动情况应以学生参与的程度来衡量;二是学生的参与情况体现在积极学习时间的长短上;三是学习机会和动机是决定参与效果的决定因素。四是教学直接影响将学习机会转化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机等,当然也存在其它因素。而在实践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多时候学生就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其参与动机不明确,老师也只是让学生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尽管参与人次多,课堂活跃,但学生毫无主动性。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就不能得到实质提高。相反,如果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学生能收到的学习效果就越明显。那才是学生的有效参与。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三、有效的结尾教学应有悬念,让学生带着激情继续学习
良好的课堂结尾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构成知识链,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后续学习增添动力。我们常说,不光要有"凤头"似的入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还要有"豹尾"似的结局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很多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时,也特别重视结尾的创新设计。要想提高课堂活动的质量,首先要靠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及课后的活动内容,且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学生在做中学习。二是学习应该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相关联。三是学习应该和课堂以外的现实世界相关联。三个要求,就是三种意念,即"教学做合一"、"主体性"、"生活化"三种理念。在当今信息时代,光靠课堂上学的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光靠课堂上教师传输的知识也是远远不行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便利,及当代高科技赋予的各种快捷的信息服务,自我充实,把课本知识及外界的现实世界相联系。这样才能让课堂有新意,带给学生的是激情和意犹未尽。例如,在教学Book,Unit 10这课时,课文Soccer是学生熟悉的话题。学生中有不少是球迷,她们远远不满足有限的课本知识。因此,我在让学生学习课文之后,放手让她们去图书馆或上网翻阅、查询有关足球的的相关事宜,之后让学生合作制作一份关于球类的poster。由于学生继续学习积极性很高,她们或查阅书籍、画报,或上网从internet上调用所需的资料,或自己撰写对中国足球现状及未来看法。学生们的张张poster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令人应接不暇。她们的每张作品,无论好坏都被展示在教室的墙上。一下课,poster的周围便围满了兴致勃勃的学生,时而可以听到她们的笑声,时而可以听到她们的议论。短短的一个星期教学,学生们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从甲A战火到世界杯风云;从女足到中国足球之未来;从动画片"灌蓝高手"到NBA。我和学生都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总之,要创建鲜活而高效的课堂,我们就应通过多种手段,如激趣、煽情、诱思等,激活课堂教学,达到"活教"、"活学"、"活用"的目的,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才能和我们一道共同建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周祥英,如何创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学生之友,2011年。
[2]王蒙,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J].考试周刊,2015年。
关键词:初中英语 鲜活 高效 课堂 创建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只有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才能学得轻松,学得快乐。那这样的课堂才有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的希望。又特别是在全面践行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今天,我们更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主体性,使之更好地与教师共同创建充满活力的课堂,从而走向高效。
一、有效的开课设计应有活动,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进来
开课教学,虽然时间短,只有两三分钟,但意义重大,关系到整个课堂,能为我们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多年实践告诉我们,直奔主题的英语教学,是不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只有满足学生好动、好奇需求的学习心理,才能在开课环节先声夺人,顺风拉帆。为此,我们可以在开课伊始设计活动内容,来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有兴趣去学习。因为我深知"Well begun is half done"的真正含义。所以几年来,我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例如,①由复习单词导入课文。这是以旧引新的常用方法,教师乐意的导入方式,既简单又经济实用,效果明显;②由老师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或简单地先复述课文,这种导入能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课文内容。③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先作简单的讨论。如果课文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则让一组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在讲解课文之前先行表演。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creative",要求的是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既能拓宽思路,又能以最佳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这一学期我尝试了这种新的手段导入课文,学生热情高,进入角色快,效果很明显。
二、有效的新授教学要有活力,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
新授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传统教学由于过于强调新授教学的知识性,而把这个环节设计成了教师的"满堂讲",导致学生参与不够,效果不明显。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施教,因此,我们在淡化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搭建更多以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活动式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的参与快乐、成功快乐等。这可从教育学家卡罗尔、布卢姆、哈尔施费格等人多年来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一是教学活动情况应以学生参与的程度来衡量;二是学生的参与情况体现在积极学习时间的长短上;三是学习机会和动机是决定参与效果的决定因素。四是教学直接影响将学习机会转化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机等,当然也存在其它因素。而在实践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多时候学生就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其参与动机不明确,老师也只是让学生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尽管参与人次多,课堂活跃,但学生毫无主动性。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就不能得到实质提高。相反,如果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学生能收到的学习效果就越明显。那才是学生的有效参与。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三、有效的结尾教学应有悬念,让学生带着激情继续学习
良好的课堂结尾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构成知识链,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后续学习增添动力。我们常说,不光要有"凤头"似的入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还要有"豹尾"似的结局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很多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时,也特别重视结尾的创新设计。要想提高课堂活动的质量,首先要靠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及课后的活动内容,且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学生在做中学习。二是学习应该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相关联。三是学习应该和课堂以外的现实世界相关联。三个要求,就是三种意念,即"教学做合一"、"主体性"、"生活化"三种理念。在当今信息时代,光靠课堂上学的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光靠课堂上教师传输的知识也是远远不行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便利,及当代高科技赋予的各种快捷的信息服务,自我充实,把课本知识及外界的现实世界相联系。这样才能让课堂有新意,带给学生的是激情和意犹未尽。例如,在教学Book,Unit 10这课时,课文Soccer是学生熟悉的话题。学生中有不少是球迷,她们远远不满足有限的课本知识。因此,我在让学生学习课文之后,放手让她们去图书馆或上网翻阅、查询有关足球的的相关事宜,之后让学生合作制作一份关于球类的poster。由于学生继续学习积极性很高,她们或查阅书籍、画报,或上网从internet上调用所需的资料,或自己撰写对中国足球现状及未来看法。学生们的张张poster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令人应接不暇。她们的每张作品,无论好坏都被展示在教室的墙上。一下课,poster的周围便围满了兴致勃勃的学生,时而可以听到她们的笑声,时而可以听到她们的议论。短短的一个星期教学,学生们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从甲A战火到世界杯风云;从女足到中国足球之未来;从动画片"灌蓝高手"到NBA。我和学生都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总之,要创建鲜活而高效的课堂,我们就应通过多种手段,如激趣、煽情、诱思等,激活课堂教学,达到"活教"、"活学"、"活用"的目的,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才能和我们一道共同建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周祥英,如何创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学生之友,2011年。
[2]王蒙,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J].考试周刊,2015年。
- 【发布时间】2017/11/30 18:54:04
- 【点击频次】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