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信息技术手段与初中音乐教学整合的有效性是我们科学运用这种先进工具应着重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实践中,我们应做到恰当、合理的运用,使其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为学生音乐素养发展服务。
关键词:初中音乐 信息技术 整合 有效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校园,与课堂教学进行了整合。其有效性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而不断被放大。在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以多媒体的形式与其整合,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信息技术能将各种教学信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能创设教学情境,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积极思考,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音乐教学,谈谈信息技术与其整合的有效性。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集中学生注意力
传统教学,由于手段落后,在调动学生注意力方面总是感到力不众心。在今天,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自然就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了。我们知道,注意力是心理活动集中指向一定事物的能力,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而我们现行学生,虽然网络发展较快,但我们身边的新鲜事物获取途径较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就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指定的对象上去,从而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进而对所学对象产生专注。就以我们音乐中学生感到最为枯燥的欣赏教学来说,在传统教学中,一般是通过听录音来欣赏音乐,学生对这种单调的欣赏方式早已厌倦,听音乐时显得很心不在焉。而今天,运用信息技术,那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使练习形式多样化
音乐教师们都知道,进行基础知识练习时,因为知识内容比较单一,所以学生往往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赋予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在情景交融中进行,就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音乐的表现也更加准确。为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比如:在进行节奏训练时,我们就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农场的情景:早晨,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醒来了,他们伸伸懒腰来到屋外,农场顿时热闹起来,可小羊还在贪床。羊妈妈咩-|咩一|咩咩|咩-‖地催促小羊快起床,来迎接到农场来的小客人。我们和羊妈妈一起来催催小羊吧!这样X-|X-|X X|X-‖的节奏就学会了。远处传来”嘎嘎嘎”的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要来小客人了,也带着它的孩子小鸭们来欢迎,它们边走边呷呷|呷〇|呷呷呷|呷〇‖,有谁想学学鸭妈妈和小鸭子?让学生模仿鸭子的动作和叫声,这样X X|X 0|X X X|X 0‖的节奏学生也会了。这样在故事的情景中,通过画面的启发,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节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使其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快速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历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议题,也是考究我们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题。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大多教师都十分注重对这两点的综合处理。过去,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只能用语言描述和表达,或者反复次数。但学生都很难理解,所以就构成了难点。现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这样的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教学《有趣的声音世界》这一课时,我们就可播放这样的几个片段:农场的动物们的叫声、学生模仿动物叫、学生创造的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歌曲情景,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轻易的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了这个声音世界,也就破解了教学难点。
四、运用信息技术可有效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这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还可突破创新,扩大知识容量。例如,运用多媒体链接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听音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听音乐,即兴创作舞蹈动作;看图片,为图片配声音;看舞蹈,说出可以用哪首歌曲为舞蹈伴奏。经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学生的创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每次上课,一提到自由创作,小组创编,他们都是兴致勃勃,创作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一首歌曲,由学生创作表演,表演形式就多种多样。学生对自己的创作也是充满了信心,表演起来也是兴高采烈的,其他的学生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创作的记忆也比教师教的要深刻。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创作音乐作品的能力,又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就能真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总之,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科学、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可起到省时、省力、高效的作用,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教师创设的艺术境界中,进而学习优美的歌曲,真正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将更广泛的应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优化教学资源,给音乐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能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付伟,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
[2]高丽芬,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性教学实践探索[J].科学大众,2013年。
[3]何芳,初中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研究[J].学园,2013年。
关键词:初中音乐 信息技术 整合 有效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校园,与课堂教学进行了整合。其有效性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而不断被放大。在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以多媒体的形式与其整合,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信息技术能将各种教学信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能创设教学情境,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积极思考,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音乐教学,谈谈信息技术与其整合的有效性。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集中学生注意力
传统教学,由于手段落后,在调动学生注意力方面总是感到力不众心。在今天,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自然就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了。我们知道,注意力是心理活动集中指向一定事物的能力,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而我们现行学生,虽然网络发展较快,但我们身边的新鲜事物获取途径较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就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指定的对象上去,从而产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进而对所学对象产生专注。就以我们音乐中学生感到最为枯燥的欣赏教学来说,在传统教学中,一般是通过听录音来欣赏音乐,学生对这种单调的欣赏方式早已厌倦,听音乐时显得很心不在焉。而今天,运用信息技术,那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使练习形式多样化
音乐教师们都知道,进行基础知识练习时,因为知识内容比较单一,所以学生往往兴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赋予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在情景交融中进行,就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音乐的表现也更加准确。为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比如:在进行节奏训练时,我们就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农场的情景:早晨,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醒来了,他们伸伸懒腰来到屋外,农场顿时热闹起来,可小羊还在贪床。羊妈妈咩-|咩一|咩咩|咩-‖地催促小羊快起床,来迎接到农场来的小客人。我们和羊妈妈一起来催催小羊吧!这样X-|X-|X X|X-‖的节奏就学会了。远处传来”嘎嘎嘎”的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要来小客人了,也带着它的孩子小鸭们来欢迎,它们边走边呷呷|呷〇|呷呷呷|呷〇‖,有谁想学学鸭妈妈和小鸭子?让学生模仿鸭子的动作和叫声,这样X X|X 0|X X X|X 0‖的节奏学生也会了。这样在故事的情景中,通过画面的启发,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节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使其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快速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历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议题,也是考究我们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题。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大多教师都十分注重对这两点的综合处理。过去,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只能用语言描述和表达,或者反复次数。但学生都很难理解,所以就构成了难点。现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这样的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教学《有趣的声音世界》这一课时,我们就可播放这样的几个片段:农场的动物们的叫声、学生模仿动物叫、学生创造的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歌曲情景,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轻易的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了这个声音世界,也就破解了教学难点。
四、运用信息技术可有效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这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还可突破创新,扩大知识容量。例如,运用多媒体链接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听音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听音乐,即兴创作舞蹈动作;看图片,为图片配声音;看舞蹈,说出可以用哪首歌曲为舞蹈伴奏。经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学生的创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每次上课,一提到自由创作,小组创编,他们都是兴致勃勃,创作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一首歌曲,由学生创作表演,表演形式就多种多样。学生对自己的创作也是充满了信心,表演起来也是兴高采烈的,其他的学生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创作的记忆也比教师教的要深刻。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创作音乐作品的能力,又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就能真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总之,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科学、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可起到省时、省力、高效的作用,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教师创设的艺术境界中,进而学习优美的歌曲,真正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将更广泛的应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优化教学资源,给音乐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能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付伟,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
[2]高丽芬,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性教学实践探索[J].科学大众,2013年。
[3]何芳,初中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研究[J].学园,2013年。
- 【发布时间】2017/11/26 21:21:36
- 【点击频次】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