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游戏教学法是满足学生多种需求,提高教学活跃性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激趣,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发展合作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愉悦体验中获得良好的美术教育。
关键字:小学美术 游戏教学法 课堂教学 应用
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著名教育学家卡罗琳曾说到:“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而且,高尔基也告诉我们:“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因此,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奠基的小学美术教学,融入游戏于教学中,既能满足学生爱游戏的心理需求,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采取游戏教学法来开展美术课堂教学。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这一方法的应用。
一、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提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体现这一理念,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性,使之乐于美术学习,真正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为此,我们教师应做到两个方面。
(一)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兴趣是参与的动力之源,是学生克服美术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精神支柱。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兴趣激发,通过精心设计游戏,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中,引导学生使之产生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好玩、不怕羞、爱表现,因此满足儿童美术游戏的需要,让孩子们自主想象、创作、对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很有帮助。例如,在教学《会动的的线条》一课时,我们就可采用听音乐舞彩带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舞动手中的彩带,感受线条的美感。学生一手拿红色彩带,一手拿不同色的彩带,随同我的指挥,相同颜色彩带的上下、左右回旋舞动,不同颜色彩带的舞动和学生自由舞动,如同吴冠中的画作《春如丝》一般。此时,学生头脑中的简单的线条变得更加多样化、形象化,而且千变万化,思维活跃起来,学习兴趣大增。
(二)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的游戏角色中去,做一名真正的游戏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课堂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师互动也要求教师必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因此,在应用游戏教学法中,我们教师也是一个游戏者。要知道,小学生感觉敏锐、反映强烈,想象力极为丰富,画的都是他们的所感、所知、所想,极富情绪化,因此,老师应怀着一颗纯真的童心去想儿童所想,知儿童所知,感儿童所感,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画画,与他们完全融合为一体,亲密无间,建立一种朋友与朋友、游戏者与游戏者之间的对话关系,甚至教师的一言一行很自然地深入众多游戏人群中,让孩子们在心理上与你相通相融,在行动上与你相伴相随,这样孩子们才会更乐于接纳你,才会起到真正为教育服务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
游戏是儿童的学习的重要途径,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在活跃中,他们注意力不但能持久和稳定,而且能够高度集中。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把教学内容与在游戏很好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主动质疑,学会发现问题,这样就能摸索出很多方法,从中有所获。例如,在《彩墨游戏》这课的教学中,学生接触水墨画少,自然是十分生疏,若以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机械地临摹范画,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从而讨厌画画,我首先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吴大帝孙权,让曹不兴画屏风,曹误落笔为素,因就作蝇,既进,权以生蝇,举手弹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可以在画纸上做个示范,用墨滴一个点,让学生自己思考可以画些什么,如蝌蚪、甲虫等,再进行合理的示范,随即让学生来尝试这样,学生的兴趣便调动起来了,学生也就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画着画着,越来越丰富,还发现了墨色加水之后的浓淡效果,还发现中锋、侧锋用笔的方法,从学生的作业中可看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这是难能可贵的。
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竞争
好表扬、好竞争也是学生年龄特征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抓住这个特征,我们可在游戏中搭建竞争平台,让学生在玩乐中还能满足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一年级《让我的飞机飞上蓝天》的一课教学中,我首先给孩子们教了3种折纸飞机的方法,然后在校园中让孩子们放飞,孩子们欢呼雀跃,放飞的时候他们互相之间在比赛,“看看谁的飞机飞得最高最远。”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在一旁,摸索着寻求一种新的方法,反复的折叠,他们说:“老师,我重新折一次,比他的飞得更高!”我意识到,在与伙伴的竞争中更能激发潜力。竞争是游戏不变的法则,是满足学生好胜心理的一种良好方法。
四、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合作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发展学生合作能力,是当今新课改的重要求,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剧烈,人们对培养竞争能力的紧迫性越来越重视。小学美术作为奠基教育,自然也应担当这一要求的实践者。挪威音乐学家布约克沃乐德曾经这样说到:“儿童用游戏的方式进入生活,试验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体能,他们直接面对各种混乱的印象和作为日常生活要素的挑战。在他与每天生活的接触中奠定了他此后社会性理解和生长的基地。奠定了每个个体的能力和为人处世技巧的独特方式。”因此,在采取游戏教学法中,我们可通过两人、或三人、四人一组的游戏合作平台,让学生要想获得游戏胜利,就必须通过发挥群体力量才能获得。这样的方式在潜移默化激发了学生合作意识,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就是力量的真正意义。
总之,采用游戏教学法,不仅满足学生爱游戏、好玩、好胜的心理需求,也让课堂变得活跃有生气。在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自然也达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这一目的,因此,有效的美术教学,我们应尽量寓游戏于其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玩中获得良好的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韩若华,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年。
[2]张瑞华,小学游戏教学法浅谈[J].新课程学习,2009年。
[3]杜晶,浅谈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
关键字:小学美术 游戏教学法 课堂教学 应用
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著名教育学家卡罗琳曾说到:“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而且,高尔基也告诉我们:“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因此,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奠基的小学美术教学,融入游戏于教学中,既能满足学生爱游戏的心理需求,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快乐。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采取游戏教学法来开展美术课堂教学。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这一方法的应用。
一、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提趣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体现这一理念,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性,使之乐于美术学习,真正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为此,我们教师应做到两个方面。
(一)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兴趣是参与的动力之源,是学生克服美术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精神支柱。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兴趣激发,通过精心设计游戏,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中,引导学生使之产生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好玩、不怕羞、爱表现,因此满足儿童美术游戏的需要,让孩子们自主想象、创作、对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很有帮助。例如,在教学《会动的的线条》一课时,我们就可采用听音乐舞彩带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舞动手中的彩带,感受线条的美感。学生一手拿红色彩带,一手拿不同色的彩带,随同我的指挥,相同颜色彩带的上下、左右回旋舞动,不同颜色彩带的舞动和学生自由舞动,如同吴冠中的画作《春如丝》一般。此时,学生头脑中的简单的线条变得更加多样化、形象化,而且千变万化,思维活跃起来,学习兴趣大增。
(二)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的游戏角色中去,做一名真正的游戏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课堂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师互动也要求教师必须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因此,在应用游戏教学法中,我们教师也是一个游戏者。要知道,小学生感觉敏锐、反映强烈,想象力极为丰富,画的都是他们的所感、所知、所想,极富情绪化,因此,老师应怀着一颗纯真的童心去想儿童所想,知儿童所知,感儿童所感,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画画,与他们完全融合为一体,亲密无间,建立一种朋友与朋友、游戏者与游戏者之间的对话关系,甚至教师的一言一行很自然地深入众多游戏人群中,让孩子们在心理上与你相通相融,在行动上与你相伴相随,这样孩子们才会更乐于接纳你,才会起到真正为教育服务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
游戏是儿童的学习的重要途径,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在活跃中,他们注意力不但能持久和稳定,而且能够高度集中。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把教学内容与在游戏很好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主动质疑,学会发现问题,这样就能摸索出很多方法,从中有所获。例如,在《彩墨游戏》这课的教学中,学生接触水墨画少,自然是十分生疏,若以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机械地临摹范画,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从而讨厌画画,我首先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吴大帝孙权,让曹不兴画屏风,曹误落笔为素,因就作蝇,既进,权以生蝇,举手弹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可以在画纸上做个示范,用墨滴一个点,让学生自己思考可以画些什么,如蝌蚪、甲虫等,再进行合理的示范,随即让学生来尝试这样,学生的兴趣便调动起来了,学生也就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画着画着,越来越丰富,还发现了墨色加水之后的浓淡效果,还发现中锋、侧锋用笔的方法,从学生的作业中可看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这是难能可贵的。
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竞争
好表扬、好竞争也是学生年龄特征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抓住这个特征,我们可在游戏中搭建竞争平台,让学生在玩乐中还能满足争强好胜的心理。在一年级《让我的飞机飞上蓝天》的一课教学中,我首先给孩子们教了3种折纸飞机的方法,然后在校园中让孩子们放飞,孩子们欢呼雀跃,放飞的时候他们互相之间在比赛,“看看谁的飞机飞得最高最远。”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在一旁,摸索着寻求一种新的方法,反复的折叠,他们说:“老师,我重新折一次,比他的飞得更高!”我意识到,在与伙伴的竞争中更能激发潜力。竞争是游戏不变的法则,是满足学生好胜心理的一种良好方法。
四、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合作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发展学生合作能力,是当今新课改的重要求,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剧烈,人们对培养竞争能力的紧迫性越来越重视。小学美术作为奠基教育,自然也应担当这一要求的实践者。挪威音乐学家布约克沃乐德曾经这样说到:“儿童用游戏的方式进入生活,试验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体能,他们直接面对各种混乱的印象和作为日常生活要素的挑战。在他与每天生活的接触中奠定了他此后社会性理解和生长的基地。奠定了每个个体的能力和为人处世技巧的独特方式。”因此,在采取游戏教学法中,我们可通过两人、或三人、四人一组的游戏合作平台,让学生要想获得游戏胜利,就必须通过发挥群体力量才能获得。这样的方式在潜移默化激发了学生合作意识,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就是力量的真正意义。
总之,采用游戏教学法,不仅满足学生爱游戏、好玩、好胜的心理需求,也让课堂变得活跃有生气。在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自然也达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这一目的,因此,有效的美术教学,我们应尽量寓游戏于其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玩中获得良好的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韩若华,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年。
[2]张瑞华,小学游戏教学法浅谈[J].新课程学习,2009年。
[3]杜晶,浅谈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
- 【发布时间】2017/11/26 21:10:38
- 【点击频次】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