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策略探寻

 

【作者】 段 理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体育是学生良好意志力的重要平台。教学中,我们可采取规范教育法、任务驱动性、情感教育法和竞赛激励法等策略加以实现。
  关键词:初中体育  意志力  培养  实践策略
  意志力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教育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一书中对其这样定义到:所谓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力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一个意志力较强的人,他会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自我既定目标。而初中学生,特别是现行“00后”的,由于娇生惯用,他们吃不得苦,意志力更差。再加上他们在初中这个特定阶段,个体处于生长发育期,即“青春发育期”,由于体内新陈代谢过程比较旺盛,身体总体发展迅速,而心理发展又极不稳定,最易出现较大落差,同时男、女学生又各有差异,因此,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高度的责任感,随时注意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使其有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决心和勇气。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学生意志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规范教育法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由于学习环境和教管方式的不一样,他们对待各项事物的看法也有所变化,我们对他们既不能采取时刻管护,但也不能过于放任,在体育教学中,用制度、规划来规范和指导学生的行为,让他们养成自觉遵守纪律,逐步达到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是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每堂体育课,教授内容的不同,都要进行常规教育,让学生明确必须遵守的常规和铁的纪律,并贯彻于全部课程的始终,尤其是一些高难度动作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如果没有严格要求,铁的纪律作保证,就难免出现预想不到的意外事故。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明白从小自觉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获得良好锻炼的保证。只有这样细致的规范教育,才能在学生心里植入严谨的规范意识,形成意志力。
  二、任务驱动法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意志力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力量,可被视为一种能量,而且根据能量的大小,还可判断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薄弱的,还是强大的,是发展良好的,还是存在障碍的。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就可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刻苦努力去完成某种动作,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有序的锻炼运动,还能促进意志品质得到培养。我们知道,要让学生完成某项任务,他们必然要遇到运动负荷造成的生理困难和掌握技术、超越障碍中的技术困难与心理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其特有的优势,在完成某项运动项目时,既讲清动作要领和需要注意的难点,给学生做出规范的示范动作,同时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勇敢地操作,在保护措施得当的情况下,学生解除胆怯等后顾之忧,就会勇敢的去面对。如果每一节课的授课内容教师能持之以恒的去要求,就能克服某些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过分宠爱、怕苦怕累、在困难面前犹豫退缩的消极因素,从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情感教育法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一个人对真理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都是受自身情感内驱,因为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源泉。教学中,采取情感教育法,就是通过师生关系之间的情感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其信其道,乐其学。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由于心里还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特别是受到挫折和一些不利的影响,情绪就会大起大落,而情绪一冲动,就容易失去控制。此时,教师单凭正面说服教育或严厉训斥,都是不可取的,教师无论是课上、课下,既应是学生的良师,更应成为学生的益友,尤其作为体育教师比其他老师有更多的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要以一名教师的情感真诚关心、爱护学生,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情绪。教师真诚情感的投入,会使学生把你看作可以信赖的朋友,从而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彼此距离,产生良好的友谊感,教师的话就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这样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说服教育,讲清道理,辨明是非,认识利弊,就会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性格的健康发展。
  四、竞赛激励法
  运动竞赛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运动竞赛对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和精神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功能。在此基础上,针对初中学生具有增强好胜的心理,恰当的给予鼓励、表扬,不仅能调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发挥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的使之表现与发挥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技巧,顺利完成课时科目任务,也使学生充分享受到运动乐趣,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这里必须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各种竞赛中,我们不仅要看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对于少数胜利者或一方胜利者,我们要表扬;对于多数失败者或一方失败者,我们要不失时机的要求胜利者不要盲目骄傲自满,做到百尺竿头再跃一步,同时一次胜利也代表不了永远胜利,鼓励他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对失败者要帮助他们指出问题主要原因,鼓励他们要胜不骄、败不馁,要敢于超过胜者,这才是真正强者的风格。要使他们认识到,当今世界就是一个竞争的世界,而在和平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往往通过体育比赛表现出来。在技术相当的情况下,谁的意志坚定,充满不可战胜、永不服输的精神力量,胜利就会向他靠拢。所以运用竞赛鼓励法,是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对今后在社会上立足社会,促进国家发展和充满生机、活力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当然,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但不论哪种方法,我们都要注意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使之能持久、专一的做某事,具有较强的耐心,提升信心,变成决心,从而实现心中的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胥海松,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研究[J].体育时空,2014年。
  [2]刘武,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2年。
  • 【发布时间】2017/10/22 9:18:57
  • 【点击频次】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