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媒体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多媒体运用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就是要在科学合理运用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激趣作用和化抽象为直观的优势,快速破解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美术素养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 多媒体 融合 有效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且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典型特征,即多媒体下的课堂教学。这不仅源于其不可比拟的集成性优势,更在于其交互性功能强大,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的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情绪和思维,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把静止呆板局限的内容拓展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特别是集形、色、光、动、静于一体,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有效感知,从而使学生对美术创作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美术教学,谈谈多媒体在其中的融合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到了强化、内驱的积极作用。因此,作为新课改实践的课堂教学,首先就应当让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开启学习之旅。而多媒体,就恰好是激趣能手,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巧妙运用,特别是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渴求美好事物的冲动,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更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展示丰富视觉形象,激情引趣。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美术教材的同时,还应替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提供相关信息,利用从媒体展示丰富感性材料。多媒体不仅可以把这些材料中的美的元素,诸如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对称美等直观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原材料显示得更鲜明、更集中、更强烈,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感知得更充分,从而能达到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的效果。但这个多媒体设计元素,我们要制作出或找到分辨率高的素材,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二)引入听觉元素,让学生在聆听音乐中产生共鸣。都是一种艺术,相互间有共通的作用。实践中,我们在指导学生作画时,可以有选择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律美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乐曲中去感受绘画形象,更能促进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在学会画树后,画出一片树林,可用录音播放带有鸟叫声的晨曲,让学生去聆听感受,并想象画面。这样画出来作品更真实,更具创造性。我们知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环节过程较长,大都在2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里,我们完全可以找一些内容适宜的音乐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达到促进学生更好创作的目的。
(三)运用趣味无穷的视听游戏,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利用电教媒体设计一些视听游戏,给画面选配格调相应的乐曲,反之给乐曲选配韵味相应的画面。如给优美的风景画面配上抒怀绿岛的小夜曲,给热闹活动的画面配上欢快的舞曲,给运动场面配上进行曲……学生乐此不疲,兴致有余,游戏的展开营造了一个良好、和谐、宽松、自由的气氛,使学生沉浸在兴奋、欢乐之中,学生完全感觉不到在上课。同时,在尝试探究中,学生通过亲身体会,获得了审美能力的体验。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快速化解教学难点
当教师传授画法技巧,出现难点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光靠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是不行的。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我们可使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转变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能动性,使思维角色化,多元化,消除对难点的困惑心理,从而达到有效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目的。
(一)借助多媒体手段指导观察,来突破重点难点。在平时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将书画知识点技巧示范清晰,全面及时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教学国画,可利用实物投影,在视频展示台上直接示范作画,此时毛笔的中锋、侧锋,运笔速度、节奏,墨的枯润、行笔的起伏等运笔的细微过程都可在大屏幕上生动、清晰鲜明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用笔技法的掌握,并缩短了理解过程,美术技法在实物投影仪上的展示,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技法上的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效性。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抽象模糊知识为生动清晰表象,解决重点难点。针对一些命题画、记忆画,要对于当时不在眼前的事物凭记忆,画出它的具体形象,这对低年级学生难以把握,我们就可借助多媒体进行再现,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生动形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的特征而绘画出来。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想象创造
低年级学生作画离不开想象,凭空想象难度大,利用幻灯、投影等多媒体能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有效启发学生想象。如二年级的想象画《热带鱼乐园》,我们可在课前运用多媒体动画做成Flash,创设蔚蓝的天空,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内在美,就必须引导他们投入到美术作品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之与美术学与教有效融合,让学生产生积极浓厚的学习兴趣,且给学生以美熏陶,使其在美的情境中增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积极科学的运用多媒体,使美术教学从形式、内容及教学方法、效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现代教育技法在视觉艺术教育领域收到更好效果,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怡然,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J].新课程,2017年。
[2]李艳萍,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2015年。
[3]李红英,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
关键词:小学美术 多媒体 融合 有效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且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典型特征,即多媒体下的课堂教学。这不仅源于其不可比拟的集成性优势,更在于其交互性功能强大,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的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情绪和思维,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把静止呆板局限的内容拓展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特别是集形、色、光、动、静于一体,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有效感知,从而使学生对美术创作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美术教学,谈谈多媒体在其中的融合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到了强化、内驱的积极作用。因此,作为新课改实践的课堂教学,首先就应当让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开启学习之旅。而多媒体,就恰好是激趣能手,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巧妙运用,特别是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渴求美好事物的冲动,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更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展示丰富视觉形象,激情引趣。法国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美术教材的同时,还应替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提供相关信息,利用从媒体展示丰富感性材料。多媒体不仅可以把这些材料中的美的元素,诸如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对称美等直观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原材料显示得更鲜明、更集中、更强烈,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感知得更充分,从而能达到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的效果。但这个多媒体设计元素,我们要制作出或找到分辨率高的素材,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二)引入听觉元素,让学生在聆听音乐中产生共鸣。都是一种艺术,相互间有共通的作用。实践中,我们在指导学生作画时,可以有选择地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律美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从乐曲中去感受绘画形象,更能促进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在学会画树后,画出一片树林,可用录音播放带有鸟叫声的晨曲,让学生去聆听感受,并想象画面。这样画出来作品更真实,更具创造性。我们知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环节过程较长,大都在2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里,我们完全可以找一些内容适宜的音乐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达到促进学生更好创作的目的。
(三)运用趣味无穷的视听游戏,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利用电教媒体设计一些视听游戏,给画面选配格调相应的乐曲,反之给乐曲选配韵味相应的画面。如给优美的风景画面配上抒怀绿岛的小夜曲,给热闹活动的画面配上欢快的舞曲,给运动场面配上进行曲……学生乐此不疲,兴致有余,游戏的展开营造了一个良好、和谐、宽松、自由的气氛,使学生沉浸在兴奋、欢乐之中,学生完全感觉不到在上课。同时,在尝试探究中,学生通过亲身体会,获得了审美能力的体验。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快速化解教学难点
当教师传授画法技巧,出现难点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光靠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是不行的。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我们可使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转变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能动性,使思维角色化,多元化,消除对难点的困惑心理,从而达到有效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目的。
(一)借助多媒体手段指导观察,来突破重点难点。在平时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将书画知识点技巧示范清晰,全面及时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教学国画,可利用实物投影,在视频展示台上直接示范作画,此时毛笔的中锋、侧锋,运笔速度、节奏,墨的枯润、行笔的起伏等运笔的细微过程都可在大屏幕上生动、清晰鲜明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用笔技法的掌握,并缩短了理解过程,美术技法在实物投影仪上的展示,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技法上的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效性。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化抽象模糊知识为生动清晰表象,解决重点难点。针对一些命题画、记忆画,要对于当时不在眼前的事物凭记忆,画出它的具体形象,这对低年级学生难以把握,我们就可借助多媒体进行再现,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生动形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的特征而绘画出来。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想象创造
低年级学生作画离不开想象,凭空想象难度大,利用幻灯、投影等多媒体能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有效启发学生想象。如二年级的想象画《热带鱼乐园》,我们可在课前运用多媒体动画做成Flash,创设蔚蓝的天空,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内在美,就必须引导他们投入到美术作品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之与美术学与教有效融合,让学生产生积极浓厚的学习兴趣,且给学生以美熏陶,使其在美的情境中增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积极科学的运用多媒体,使美术教学从形式、内容及教学方法、效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现代教育技法在视觉艺术教育领域收到更好效果,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怡然,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融合[J].新课程,2017年。
[2]李艳萍,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2015年。
[3]李红英,多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
- 【发布时间】2017/10/22 9:18:22
- 【点击频次】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