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民族地区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 :本文结合多年民族地区初中阶段体育特长学生的培养经验,解读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民族地区;体育特长生;科学训练
民族地区中学生有一部分人具有体育特长和潜能,学校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特长生培养帮助这部分人圆大学梦。通过多年指导高、中考体育生训练的实践经验,我就民族地区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谈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合理计划,科学训练
一个科学的训练方案是保证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重要保障,如果训练方案不科学,不但不会发挥体育特长生的优势,反而可能会抑制其天赋的发挥。教师必须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制定每天的训练计划,每天在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时,才能提高训练质量,且对整个训练过程有科学合理的计划,使学生逐步提高。在体育特长生训练之前,教师一定要先向特长生讲授该项目的特点与训练之中的难点与注意事项,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训练,掌握技术要领。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标准动作演示,让体育特长生保持一个标准的姿态进行特长训练。教练也可以先进行基本动作的讲解和示范,然后结合特长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训练方法,确保训练效果。在各训练阶段教师需要辅以常规的测试来检查训练目标和计划是科学合理,以便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二、建立档案,因材施教
运动成绩的取得与训练者的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品质和文化素养有密切关系。要想特长生的培养事半功倍,就必须加倍关注体育特长生,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的管理,掌握每个体育特长生的情况,建立体育特长生档案,记录每个体育特长生品行、学习、训练的详细情况。定期测定体育特长生的素质、机能和运动成绩,观察他们的身体形态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同时还要记录他们的品行、文化考试成绩及主要科目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总结,以便于教师掌握和调整教育、文化学习、训练计划与方法。体育运动训练基本上是一个个人训练过程。个人项目尤为突出,集体项目也因个人所处的位置和担任的角色各异,也需要一定的个别训练。因此,运动训练要有因材施教,以发挥练习者的优势,弥补其不足,以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三、强化战术、心理训练
体育项目大多包含了竞技比赛,所以心理素质对特长生而言非常重要。学校平时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专长训练及文化课教育外,一定要对特长生定期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其疏导内心的压力,构建一个稳定的心理环境。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在切实抓好身体、技术训练的基础上,对特长生进行适当的战术、心理训练。教师要在进行身体、技术训练的过程中,结合对战术意识、战术知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在心理训练方面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做每个动作之前,都要默想、回忆一遍整个动作技术结构、过程以及完成的方法与要领,多给学生观看动作技术图片、录像等,也要加强学生排除外界不良环境干扰和注意集中与分配的训练。例如,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要主动联系体育特长生,增加与特长生的心理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向,对于心理有些偏激的体育特长生心理教师一定要及时帮助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教师可以多开展课间活动,增加特长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交流,毕竟同龄人之间同共语言较多,这样也可以帮助体育特长生打开心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
四、文化成绩与体育训练并重
体育生除了提高专业技术成绩之外,还必须学好各学科的文化知识。只有体育、文化两方面成绩齐头并进,才能确保体育生高考成功。因此,作为指导老师,学生的“文”与“武”两方面都要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训练教师要培养体育特长生良好的文化学习习惯,使之明确文化成绩的重要性,只有有了好的文化成绩,特长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特长生才有更好的出路和前途,才能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深造和学习,才能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我在学生训练报名单上就列了一行该生学生成绩的成绩位次,待每学月定时作业或县上统一定时作业成绩出来后,要求该生上报年级位次,根据成绩再与该生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以及学生分别交流,找措施想办法,时刻提醒学生文化成绩不能掉队,通过这种方法,许多学生在建立了训练学习档案后,使学生对文化成绩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基本上参训的学生文化成绩均有上升趋势,得到了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信任及支持,我的训练工作也好开展了,当然个别成绩下降得厉害的学生,给予警告等,实在不行也可以给予开除体育特长生队伍的处分。一般说来,只要经过选材参加体育特长培训的学生,经过几年的训练,特长成绩应该是很好的,至少说应付体考是没问题。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培养,这些特长成绩提高是很快的,很多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五、民族体育的继承与创新
现在是创新的时代,民族体育运动也可以创新。在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也要注意民族体育的继承、发展、创新的培养。例如,在阳光和体育活动中,可以把汶川5.12地震后创编的“羌族健身操”与藏族锅庄进行比较与整合,自主创新,将羌族沙朗元素与藏族锅庄元素进行整合,演绎出民族意味浓厚的学生操,让学生在课间操时候锻炼,这样收到非常奇妙的锻炼效果,展示和谐的氛围。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育特长生教育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呼唤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倾心关注与参与,惟其如此,从体育人才大国到体育人才强国的战略宏图才会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国强.简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J].青少年体育,2015(3)
[2]毛淑玲.刍议如何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5期
[3]唐军;;高中的体育特长生成才培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体育特长生;科学训练
民族地区中学生有一部分人具有体育特长和潜能,学校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特长生培养帮助这部分人圆大学梦。通过多年指导高、中考体育生训练的实践经验,我就民族地区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谈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合理计划,科学训练
一个科学的训练方案是保证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重要保障,如果训练方案不科学,不但不会发挥体育特长生的优势,反而可能会抑制其天赋的发挥。教师必须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制定每天的训练计划,每天在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时,才能提高训练质量,且对整个训练过程有科学合理的计划,使学生逐步提高。在体育特长生训练之前,教师一定要先向特长生讲授该项目的特点与训练之中的难点与注意事项,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训练,掌握技术要领。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标准动作演示,让体育特长生保持一个标准的姿态进行特长训练。教练也可以先进行基本动作的讲解和示范,然后结合特长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训练方法,确保训练效果。在各训练阶段教师需要辅以常规的测试来检查训练目标和计划是科学合理,以便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二、建立档案,因材施教
运动成绩的取得与训练者的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品质和文化素养有密切关系。要想特长生的培养事半功倍,就必须加倍关注体育特长生,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的管理,掌握每个体育特长生的情况,建立体育特长生档案,记录每个体育特长生品行、学习、训练的详细情况。定期测定体育特长生的素质、机能和运动成绩,观察他们的身体形态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同时还要记录他们的品行、文化考试成绩及主要科目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总结,以便于教师掌握和调整教育、文化学习、训练计划与方法。体育运动训练基本上是一个个人训练过程。个人项目尤为突出,集体项目也因个人所处的位置和担任的角色各异,也需要一定的个别训练。因此,运动训练要有因材施教,以发挥练习者的优势,弥补其不足,以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三、强化战术、心理训练
体育项目大多包含了竞技比赛,所以心理素质对特长生而言非常重要。学校平时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专长训练及文化课教育外,一定要对特长生定期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其疏导内心的压力,构建一个稳定的心理环境。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在切实抓好身体、技术训练的基础上,对特长生进行适当的战术、心理训练。教师要在进行身体、技术训练的过程中,结合对战术意识、战术知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在心理训练方面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做每个动作之前,都要默想、回忆一遍整个动作技术结构、过程以及完成的方法与要领,多给学生观看动作技术图片、录像等,也要加强学生排除外界不良环境干扰和注意集中与分配的训练。例如,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要主动联系体育特长生,增加与特长生的心理沟通,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动向,对于心理有些偏激的体育特长生心理教师一定要及时帮助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教师可以多开展课间活动,增加特长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交流,毕竟同龄人之间同共语言较多,这样也可以帮助体育特长生打开心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效果。
四、文化成绩与体育训练并重
体育生除了提高专业技术成绩之外,还必须学好各学科的文化知识。只有体育、文化两方面成绩齐头并进,才能确保体育生高考成功。因此,作为指导老师,学生的“文”与“武”两方面都要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训练教师要培养体育特长生良好的文化学习习惯,使之明确文化成绩的重要性,只有有了好的文化成绩,特长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特长生才有更好的出路和前途,才能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深造和学习,才能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我在学生训练报名单上就列了一行该生学生成绩的成绩位次,待每学月定时作业或县上统一定时作业成绩出来后,要求该生上报年级位次,根据成绩再与该生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以及学生分别交流,找措施想办法,时刻提醒学生文化成绩不能掉队,通过这种方法,许多学生在建立了训练学习档案后,使学生对文化成绩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基本上参训的学生文化成绩均有上升趋势,得到了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信任及支持,我的训练工作也好开展了,当然个别成绩下降得厉害的学生,给予警告等,实在不行也可以给予开除体育特长生队伍的处分。一般说来,只要经过选材参加体育特长培训的学生,经过几年的训练,特长成绩应该是很好的,至少说应付体考是没问题。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培养,这些特长成绩提高是很快的,很多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五、民族体育的继承与创新
现在是创新的时代,民族体育运动也可以创新。在特长生的培养过程中也要注意民族体育的继承、发展、创新的培养。例如,在阳光和体育活动中,可以把汶川5.12地震后创编的“羌族健身操”与藏族锅庄进行比较与整合,自主创新,将羌族沙朗元素与藏族锅庄元素进行整合,演绎出民族意味浓厚的学生操,让学生在课间操时候锻炼,这样收到非常奇妙的锻炼效果,展示和谐的氛围。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育特长生教育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呼唤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倾心关注与参与,惟其如此,从体育人才大国到体育人才强国的战略宏图才会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国强.简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J].青少年体育,2015(3)
[2]毛淑玲.刍议如何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5期
[3]唐军;;高中的体育特长生成才培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 【发布时间】2017/10/22 9:01:18
- 【点击频次】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