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者】 方 文

【机构】 四川省安岳县两板桥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创设愉悦学习氛围,注重朗读教学,创设情境施教,在读写结合中训练语文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语文技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提高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平台,承载着非常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是担当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重任的最大载体,其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好坏,影响着学生发展。然而,受传统“重讲解、重分析”思想,把学生学习的阅读平台,变成了教师“一言堂”平台,这不仅不能达到阅读学习的要求,还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必须走出传统,创新策略,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实践中取得学习成功,从而以学彰教,提高教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谈谈提高其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民主愉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民主平等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新课改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都特别注重民主愉悦教学氛围的营造。这儿的“民主”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与我们老师平等,他们有自己学习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二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包括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又要让有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反思目前的课堂教学,民主平等的调子唱得很高,公开课、观摩课演得很有水平,而在这些课的背后——平时的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师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与老师不一致的观点,课堂上气氛紧张,怕老师者大有人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课,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得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老师不是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而是强忍着自己内心的不快,马上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请问这种做法怎么会自由宽松,怎么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二、大力实施朗读教学
  语文姓语,乃读也。语文是读的学科,也是能读懂的学科。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名句都是对读书作用的诠释。古人都很强调出声朗读,其不仅能把学生情绪调动起来,还能感受到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文章的起、承、转、合,也只能在出声朗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而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不想读,不爱读,导致语言习得少,导致作文写作和语言表达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们知道,加强朗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音、语义、语法的感受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额的敏感度,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道好菜。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多朗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教材对话,从而在反复对话中习得语感,受到熏陶,学到语言文字的运用。
  三、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教学策略,也是新课改实践中,教师普遍认为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随着人们对此研究深入,情境教学已被广泛地用到了各个学科教学中去了。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创设情境教学也有很长历史。因为有效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表达提供语言环境,还能激活学生思维,放飞想象,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同时,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多样有趣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发展语文素养。我们知道,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题材,不外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大类,即由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美的物交织而成,课文的这些美感都是以形象为载体展现到读者跟前的。运用色彩鲜明的图画,形式多样的表演,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形神兼备,创设教材所描绘的富有美感的情境,即运用情境教学引导儿童从形中、从情中去感知教材,这样不仅学有趣,做有动力,而且效果非常明显,其主体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建构作用也相应得到了用武之地。
  四、搭建读写结合平台
  语文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工具性体现在为生活服务,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上。而对于初中生,我们就必须在学语文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服务生活的实践技能。这是我们学语文的根本目的。而针对现有问题,我们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新课标给我们指引:理想的语文教学是读写的有效结合,即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将外在的语言内化,在通过说写的训练将学过的、积累的知识加以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选取恰当的读写结合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运用的训练。这就是针对语文学科的学以致用,能为学生将来发展,提高生活服务能力打基础的学以致用。实践中,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具体的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可以是补白,也可以是续写,还可以是扩写,仿写或改写等。
  总之,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就需要我们创新策略,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但同时,我们更要注重语文的学科性质,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科学施教。
  参考文献:
  [1]姜莹莹,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15年。
  [2]米银霞,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6年。
  [3]于燕,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语文,2015年。
  • 【发布时间】2017/10/22 8:50:58
  • 【点击频次】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