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阅读教学中学生良好个性培养的策略探寻

 

【作者】 刘小娟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丰禾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载体。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这一学科优势,创新方式,搭建平台,通过多种方法强化学生个性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良好个性  培养  实践策略
  个性,也称人格,指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体与现实特定关系的反映,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自我意识等多方面,综合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语文作为奠基教育平台,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学科优势。因为阅读教学倡导个性化阅读,不仅要求教师个性化教,也要求学生个性化读,鼓励学生在自主发现、自由合作探究中实现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在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中体验,在阅读期待和阅读实践参与中得到展示、彰显、飞扬。
  一、营造个性化阅读氛围,鼓励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而学生又是阅读主体,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明显具有积极性和能动性,那就需要我们创设愉悦民主的阅读氛围,能吸引学生乐于参与。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拨动一切可发挥的情感因素,酝酿“未成曲调先有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自尊、好奇、成功探索的欲望、情趣已调至到不学不快境界。有经验的教师十分注重每节阅读教学课的导入的创新设计,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其道理我想就在此吧。例如,在《社戏》这一课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联系本地民间“跳幡神”的年规戏导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录象及欣赏相关美文,畅谈自己每年观看的感受,再引导学生阅读并比照“迅哥儿”看戏的经历及感受,畅谈认识。这样,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探知文本寻找话题也极具阅读个性的情趣。无独有偶的是一位教师在教学《向沙漠进军》时,却是先让学生思考我国土地沙漠化进程的数据,让学生充分认识向沙漠进军的必要性,再鼓励阅读课文,畅谈学习的感受。这样的阅读情境的设计,就没有起到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兴趣,也没有促进学生自我发现、感悟课文的积极性。所以,倡导个性化的教,需要我们教师首先要营造愉悦民主的阅读氛围,去激发学生去成功学习及实现自我认知价值的健康情趣,为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个性阅读张本启航才具有实际意义。
  二、鼓励学生个性化“对话”,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学生在阅读情境的激发驱使下,主动而有预见地阅读课文,具有内容的探知性和情感需求的迫切性,以及经验的差异性,答题的兴趣性等特点。因建立在这些特点之上的自主学习是最能张扬学生阅读个性的。于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生活体验感知课文,理解并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然后组织并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感知的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由于学生阅读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他们认识探究上的差异性。他们对话题的看法、结论不尽相同:有的片面,有的则全面;有的表象,有的则生动,甚至面对新问题、新领域,难以理解而感到困难,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弥足珍视这些差异,让他们充分地进行交流、辩论,直至达成理解与情感上的相互认可。在交流中进行充分对话,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新旧知识、生活认知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只有这样,学生阅读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的张扬。同样,也只有在辩论交流中实现相互认可,才能进一步体现自我,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欣赏自我,也随之得以提升健康的人格情感!
  三、搭建个性化阅读平台,精心设计探究问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让学生得出个性化结论,就需要我们搭建个性化阅读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参与中因个体差异的不同而寻找到不同的答案。为此,应让学生阅读更充分、更深入、更具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探究性问题的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应具有个体的张扬性,答案避免唯一性,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学生可容个体的经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探究。探究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学习、认知作更深层的思考、研究的疑点。学生在活动交流中会达成共识:决不是凭自己粗知课文或已有的认知一下子所能感知得到的,需要学生精心评析,认真思考,乃至查阅相关资料才能有所深刻认识的问题。例如,在《社戏》一文中,学生在个性话题的交流中能达成同一疑难话题,即为什么“迅哥儿”难忘那夜并不尽兴的社戏和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引导学生解读自己共识的探究题,事实上远比教师备课时设计的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学生阅读思考更具有探究的主动性、直接性、情感性。应用这些探究题,让学生阅读、感悟,从不同角度、层面感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并注意鼓励有创新的思维。
  四、引导学生个性化积累,强化读写结合实践
  学生在阅读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文本交流,与同学、老师乃至生活的对话,在内容情感上都会不同程度地有所共鸣,有所感悟。教师应据学生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动机与主观能动性上鼓励学生捕捉学习信息,让学生多积累,多品悟,多表达,并把自己的独特的体验、感受写下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将个性阅读导向深入,而且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都经历一次心灵的颤动。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仿写,这里应更关注学生的积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沟通。学生用自己的笔与作者、文本、生活对话,敞开自己的心扉,展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可以说,这就是实现“个性写真”的真实写照,更能促进学生心灵放飞。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平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学科优势,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让他们在获得良好语文素养培养的同时,也获得良好个性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丽娜,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J].辽宁师专学报,2011年。
  [2]田美娥,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
  • 【发布时间】2017/10/22 8:46:28
  • 【点击频次】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