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之我见

 

【作者】 朱晓兰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文化站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向我们提出了文化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严峻课题,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开拓发展,具有理论探索的重要性和现实实践的紧迫性。随着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兴起,与之相应的文化机制的变革也在不断发生发展。
  关键词: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 文化需求
  在我国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由于理论认识的不同,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用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而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将文化与现实经济联系在一起,文化大踏步地进入了市场,而经济性质也成了文化产业的基本性质之一。
  一、我国文化市场的建立、发育和文化产业的发生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发展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相应的文化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甚至众多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产出仍有很大差距。这一方面表现为对文化作为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地位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办文化唯有“事业型”一种模式的传统思路和管理文化的计划行政机制;另一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认识不足,没有看到当代社会发展中正露端倪的“生态失衡”的潜在危机和文化滞后对今后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此,当代经济转型的现实把文化转型,把经济与文化的综合平衡、持续高速发展的严峻课题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迫切需要并呼唤新的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管理方式、产业机制和市场运作体系。另外,经济流通的世界化和当代传媒的高度发展,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及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学习、沟通、批判与借鉴其市场模式的运作方式,以适应并掌握当代文化的世界性交往的经济(经营)方略,并逐步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体制。
  第二,当代市场经济体制与文化发展的现有机制的严重矛盾造成了当代文化自身生存、发展的重大危机。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当代社会中先前由国家财政统包的艺术团体、文化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出版发行行业、影视业,现在都面临着资金匾乏,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地,有的甚至面临着倒闭、解体的严重危机(实际上许多文化机构如新华书店、展览馆、博物馆已经转业)。当代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行业的萎缩衰落形成了巨大反差,反映了文化体制与文化发展的深刻矛盾。这种现状强烈要求冲破原有文化管理体制的固有模式,呼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方式.要求转换文化管理职能与文化经营机制,以新的产业和市场模式积累资金,改善文化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并在同当代科技的密切联系中开创文化产业大规模高速发展,文化技术迅速更新换代的崭新局面。
  二、随着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兴起,与之相应的文化机制的变革也在不断发生发展。各业经纪人、制作人、拍卖人、代理人等新的文化经营者和经济流通经营环节逐步产生和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企业逐步发展,多种文化经营的运作方式也开始大胆探索、实验。可以说,我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困难重重而又生机无限。
  当代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建设的合理性并不能掩盖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尖锐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市场规律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众多矛盾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重矛盾之网。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产业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三、如何解决好当代文化发展中产业性与文化性的矛盾,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迅速建立和健全当代文化保护机制。当代文化保护机制是保证市场条件下文化的全面综合均衡发展的根本制度,是解决产业性与文化性矛盾的重要配伍措施。
  当代文化保护机制首先是政府保护方式。它要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转变原有的“办文化”的职能,注重于文化发展的管理与保护。这种保护一是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政策上的倾斜和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二是重点文化项目的国家资金的投入与监督实施。在我国现阶段,文化保护的政府方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是当代文化的市场保护机制的建立健全。近年来我国众多企业文化意识日益觉醒,企业投资文化,进入文化市场,参与文化产业。他们投资办学,参与影视、音乐、艺术品的制作,资助文化艺术团体和体育运动队。这种以广告和企业形象建立为效益的文化赞助方式已经开始在我国有效运作。比如我国1993年拍摄的影片中就有半数以上是企业与社会赞助筹措的。
  当代文化保护机制的基本方式是基金会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它包括基金的筹措管理、基金的保值与增值方式,基金项目的立项与评审,实施与监督,特别是建立专家评审与赞助人分离的制度。我国当代文化的基金会保护方式近年来已获得相当程度发展,多种文化发展基金大量设立,其中既包括总体文化发展的大额基金,也包括多种数额较小的专项文化基金。但从文化发展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的文化保护基金在规模上、操作方式上和实际作用上还处在相当低级的发展层次。基金会的完善和发展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发布时间】2017/10/22 8:46:08
  • 【点击频次】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