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例谈阅读材料与德育工作的融合

 

【作者】 祝满华

【机构】 枞川经济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中职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实际教学中,人们通常过分强调认知教育,忽视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关系。长期以来,德育是中职教育的一块“短板”,如何补齐这块“短板”?除了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外,各科教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科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将德育融合到教育教学之中。数学是中职学校的一门主要文化课,更要结合教学内容融合德育工作。为完成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德育工作这一目标,如何挖掘中职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探讨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融合方式方法?这是广大中职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中职数学教材的每一章结束都有一篇“阅读与欣赏”材料,这个阅读材料就是融合德育工作的一次极好时机。下面笔者就以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4章后面的阅读材料为例,谈谈如何利用阅读材料融合德育工作。
  一、利用阅读材料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而这些“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实践中,在理论中,在物质世界中,在精神世界中,处处都有。学了数学知识不应用就跟农民对土地“耕而不种” 一样。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4章后面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关于“声音的计量及噪音”的文章。文章指出,声强是在垂直于声波传播的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用字母I表示,单位为瓦/平方米(W/㎡),能引起人耳听觉的声强为=W/㎡。声强是一个客观的物理量,但是声强的大小和人们主观感觉到声音的强弱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通常采用“声强级”来描述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声强级以人耳能听到的最小声强为基准,把叫做零级声强。生理学家研究的结果指出,人耳对两个不同声强的声音的感觉近似地与两个声强比的对数成正比。因此采用对数来表示声音强度的等级。规定:声强为I的声音,其声强级为L=lg.当声强为10时,声强级为L=lg=lg=lg10=1。此时的声强级为1,单位为贝尔(Bel)。同样可算得,当声强变为100时,声强级为2Bel,人耳感到的声音强弱增大2倍。其实,这就是运用对数知识来求声强级的问题,是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体现了数学与物理是互相联系的。
  二、 利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
  组织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任务就是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自始至终组织到当堂课的学习任务上来。整堂课都要随时留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排除干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由于中职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自觉性也较差。因此,上中职数学课时,要特别重视组织教学。课堂纪律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一大难题,中职学生上数学课喜欢讲话,上晚自习课更喜欢讲话。我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声音的计量及噪音”这篇阅读材料对学生晓之以理,向学生指出,虽然两个人小声讲话或是讨论问题,声音的分贝不是很高,但是,为数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复合声音就是一种噪音,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造成影响。因此,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保持课堂的安静,维护环境,避免噪声干扰,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寝室的就寝纪律也是中职学校管理的一大难题。中职学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班主任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寝室纪律的管理上。班主任也许是夜里12点、也许是下半夜2点出现在寝室里,其目的就是督查就寝纪律。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就利用这篇文章给学生指出,一个寝室十个人中,如果有的人用手机播放音乐,有的人聊天,那么,不管音乐是多么的悦耳动听,它对要睡觉的同学来说都是一种噪音。这样,这些同学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三、 利用阅读材料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从心理声学的角度来说,噪音又称噪声,一般是指不恰当或者不舒服的听觉刺激。它是发音体做不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或是为数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复合声音,听起来感到刺耳。从社会和心理意义来说,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并使人产生不舒适感觉的声音,都叫噪音。噪音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噪音可使儿童听力减退或丧失。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7000多万耳聋者,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噪音所致。家庭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音响设备、电视机、电冰箱和空调等家用电器。城市中的噪音主要来自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和商店高分贝的音响肆意的咆哮声。有的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后提出,我们将来要造一种能吸收噪音的马路,这种马路装置分为四层:吸收层、转换层、储音层和播音层。有了这种设施齐全的吸收噪音马路,人们就不再担心噪音给大家带来的麻烦与伤害,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了。污染是一种社会公害,噪音污染令人深恶痛绝。我在教学中及时利用这篇文章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我们要防止强噪音的污染。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一个消除噪音污染的良好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其中噪音污染尤其严重,它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正如一位学生读了此文后发出感想:我们大家所处的环境,不管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不只是某一个人的空间,而是大家共同所处的空间,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他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控制好自己的言行,不要发出令人厌恶的噪音,要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环境。
  “数学教材第四章是以《声音的计量及噪音》这篇阅读材料来结尾的。刚看到这个题目时,觉得是不是编者弄错了,好好的数学课本干嘛要讲物理知识。我想这应该跟数学没多大关系吧。于是乎,索性就不看吧!后来还是因为数学老师要求各个小组的组长认真阅读后谈谈感受,我才看了这篇文章。通过认真阅读,我知道了……”这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位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后所谈到的。从以上这些学生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这篇阅读材料对中职学生还是有教育意义的。其实,中职数学教材每一章后面的阅读材料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融合了德育工作。我们中职数学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德育因素,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合德育工作,我们要将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与德育工作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补齐中职教育“德育”这块短板。
  • 【发布时间】2017/10/22 8:45:30
  • 【点击频次】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