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究

 

【作者】 欧三明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伏龙乡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达到新课标要求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想效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创设问题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等方法加以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果  提高  实践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是新课改的重要追求之一,也是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梦。为此,我们一线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的适合于各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力求教学效率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我们知道,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奠基学科,必须要提高有效性,实施有效教学,才能达成新课标“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落实这一理念,我们就必须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其发挥主体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知识教学,还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因为参与是学习的前提,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因此,实践中,需我们做好这几个方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为此,我们要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引发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例如,在讨论课上应事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促进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从而挖掘出学生主体的学习潜能。
  (二)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学生学会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后,再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新授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进行
  学起于思患无疑。现行小学生大多没有质疑学习意识和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教有疑”来触发。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就是这种“教有疑”的具体实践方式。我们知道,问题情境是集趣味性、诱思性和煽情性于一体的教学策略,是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在,这种方法不仅得到了广泛运用,而且还被细化,又分为多种方式运用到实践中。一是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二是借助游戏来创设问题情境;三是结合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四是创设悬念创设问题情境等。当然,还有其他方式创设情境,如生活化问题情境,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标有价格的文具盒、钢笔、玩具飞机、排球等物品,让学生模拟生活情境,扮演营业员、顾客进行买卖,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知,体验成功的快乐。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形式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调动学生参与的重要前提。这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需求,也能增强课堂生成性资源。因为变化能刺激学生更好奇,新颖带来有趣,让学生更乐意参与等。因此,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充分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到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时,师先讲圆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促进学生动手尝试着去推导。①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沿圆的一条直径切开,能拼成一个近似的什么图形?②拼出的图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圆的哪些部分有关系?③猜想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④在操作中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这一连串开放型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这样灵活采用情景设置法、合作互动法有利于理解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加强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好习惯成就高效学习。实施有效教学,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形成内驱,甚至形成动力,督促学生自我参与、乐于其中。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知道,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在教学训练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如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边审边思考:“题目有没有抄错?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能否简便计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及时纠错,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等必须写清楚工整、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
  总之,要提高教学效果,发挥数学的育人作用,就需要我们创新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才能达成新课标要求。特别是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才能让学生主体性发挥得更充分,才能更好地与教师构成高效课堂的双边,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人脉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探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5年。
  [2]任佳,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年。
  [3]杨文元,探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J].中国西部,2016年。
  • 【发布时间】2017/9/27 9:48:49
  • 【点击频次】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