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美术课堂实施愉快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美术课堂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要落实新课标“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理念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我们创设愉悦和谐教学氛围,让学生全体参与其中,在视觉形象体验中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愉快教学法 实施
美术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载体。我们知道,没有愉快的环境,就不会有愉悦的心境,更不会有创新的思维。新课标强调“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要达到这样效果,我们就必须实施愉快教学法,让学生能在自由与安全的心境中参与学习,从而提高绘画能力、审美品位和思维创新能力。那如何实施愉快教学法呢?下面,我结合多年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谈谈愉快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一、运用教态营来造愉悦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不论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是和谐的课堂氛围,都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着重要影响,是学生能否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因素。每当我们第一步跨入教室大门,教师的表情、动作、神态等我们常说的教态就给学生有了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就给学生学习心理“定调”了。学生就能通过教师的脸这张“晴雨表”来判断教师的心情,就知道这堂课该怎样表现了。所以,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倡导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无论在什么心情下,都要把微笑带进教室,做到亲切自然,爱隐其中。我们知道,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
二、直观教学来凸显美术视觉效果
新课标告诉我们:美术课程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属于视觉艺术。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学比其他学科更强调直观性,以此来凸显美术视觉效果。而传统小学美术教学,由于缺乏直观化教学设备,很多时候都不能进行直观化教学,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而进行,导致美术教学这样重要的美育途径也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提不起来。但现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走进课堂,我们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图案基础——写生变化》一课,在讲解“变化”的几种方法的过程时,我们就可通过智能大屏电视用彩笔画出了简化的鱼、兔子,几何化的松鼠、青蛙,夸张的小猪、梅花等,这些简练的图案就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每画完一个图案,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喊说出各动物的名字,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讲添加法时,在鱼身上添加莲花,在梅花上添加喜鹊,再问学生有什么寓意?学生经过思考,可回答出“连年有余”、“喜上眉梢”的寓意。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变化”的几种方法,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感受到了学习过程的快乐。
三、强化辅导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实践性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强调学生美术能力的重要学科。我们知道,这些能力大都在课堂上进行的,又特别是小学阶段。因此,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其实践性需要,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独立绘画操作特别重要,这是实现“把戏要过手”的正确做法,因此,我们要搭建平台,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放任学生,不管学生,而应俯下身子,走进学生当中去加以辅导。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2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0—25分钟是学生作业。所以,指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融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能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总之,愉快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广泛的用武之地,只有我们恰当运用这种方法,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科优势,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愉快地学习美术,接受美的熏陶,领悟美术的魅力,获得美术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春梅,愉快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J].美术教育,2008年。
[2]王春乔,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愉快教学法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5年。
[3]陈春明,美术的美育作用最好由愉快教学法来发挥[J].基础教育,2015年。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愉快教学法 实施
美术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载体。我们知道,没有愉快的环境,就不会有愉悦的心境,更不会有创新的思维。新课标强调“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要达到这样效果,我们就必须实施愉快教学法,让学生能在自由与安全的心境中参与学习,从而提高绘画能力、审美品位和思维创新能力。那如何实施愉快教学法呢?下面,我结合多年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谈谈愉快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一、运用教态营来造愉悦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不论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是和谐的课堂氛围,都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着重要影响,是学生能否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因素。每当我们第一步跨入教室大门,教师的表情、动作、神态等我们常说的教态就给学生有了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就给学生学习心理“定调”了。学生就能通过教师的脸这张“晴雨表”来判断教师的心情,就知道这堂课该怎样表现了。所以,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倡导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无论在什么心情下,都要把微笑带进教室,做到亲切自然,爱隐其中。我们知道,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
二、直观教学来凸显美术视觉效果
新课标告诉我们:美术课程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属于视觉艺术。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学比其他学科更强调直观性,以此来凸显美术视觉效果。而传统小学美术教学,由于缺乏直观化教学设备,很多时候都不能进行直观化教学,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而进行,导致美术教学这样重要的美育途径也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提不起来。但现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走进课堂,我们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图案基础——写生变化》一课,在讲解“变化”的几种方法的过程时,我们就可通过智能大屏电视用彩笔画出了简化的鱼、兔子,几何化的松鼠、青蛙,夸张的小猪、梅花等,这些简练的图案就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每画完一个图案,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喊说出各动物的名字,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讲添加法时,在鱼身上添加莲花,在梅花上添加喜鹊,再问学生有什么寓意?学生经过思考,可回答出“连年有余”、“喜上眉梢”的寓意。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变化”的几种方法,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感受到了学习过程的快乐。
三、强化辅导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实践性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强调学生美术能力的重要学科。我们知道,这些能力大都在课堂上进行的,又特别是小学阶段。因此,实施愉快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其实践性需要,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独立绘画操作特别重要,这是实现“把戏要过手”的正确做法,因此,我们要搭建平台,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放任学生,不管学生,而应俯下身子,走进学生当中去加以辅导。美术课一般要求教师在15—20分钟之内作少而精的讲解示范,余下的20—25分钟是学生作业。所以,指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融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能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总之,愉快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广泛的用武之地,只有我们恰当运用这种方法,就能很好地发挥学科优势,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愉快地学习美术,接受美的熏陶,领悟美术的魅力,获得美术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春梅,愉快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实施[J].美术教育,2008年。
[2]王春乔,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愉快教学法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5年。
[3]陈春明,美术的美育作用最好由愉快教学法来发挥[J].基础教育,2015年。
- 【发布时间】2017/8/25 10:53:47
- 【点击频次】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