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经济新常态下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目前,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以实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为抓手,取得了可喜成就。但社区教育管理还存在协调管理成本高、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经济新常态下,必须创新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方能实现社区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我校坚持改革引领,进行了大胆探索,走出了社区教育发展瓶颈区,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活动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社区教育;管理模式
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社区教育管理出现的不协调音符,《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适时明确指出:坚持社区为根,特色发展。在这一重大举措引领下,我们张家楼镇成教中心抓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新机遇,坚持“面向市场需求、服务当地经济”的办学理念,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了融道德法规教育、先进文化传承、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推广、党员干部培训、学历教育提升、文体娱乐、信息交流与服务等于一体的农民继续教育主阵地。这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是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营造和谐安定发展环境的重点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安宁和谐。经济新常态下,引发了我们的新思考和再创造,展示了我校社区教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美好愿景。
一、社区教育的起源与内涵
社区教育是区别于正规学校教育,旨在提升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带有社区性质的教育活动[1]。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社区教育兴起于2O世纪 8O 年代,是以社区为依托、政府主导实施的一种新型教育活动。国内叶忠海先生关于社区教育的定义较为全面客观,他认为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旨在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教育集合体”[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社区教育。1999 年,民政部开始着手推动社区教育发展 ;2001年,中宣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着手创建学习型社会;2000年,教育部开始推动实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分别于2001年、2003年和 2006 年先后确立了三批社区教育实验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建设,在全国一些大中型城市有效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全面迅速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3]。200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了推进社区教育的原则、目标、主要任务、主要措施和保障环节等多方面的内容。社区教育的普及发展,在全社会建构了一种新的教育范式,逐步引导社会形成一种“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形态。虽然,社区教育在满足社区成员基本学习需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经费有限、成本较高、管理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显然,要寻求化解这些矛盾问题,仅靠社区教育学校自身难以实现,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协同创新,从教育管理上来说就是需要加强社区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
二、社区教育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协调管理成本高
社区教育管理,应该将社区教育同增强学习能力、改善就业质量、提升就业能力、促进社区稳定等问题相衔接。然而,我国社区教育管理方面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社区教育管理和运行处于无章可循状态。目前我国主要采取政府主导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制来管理[4],教育主管部门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存在协调管理成本高、困难大的突出问题,协同配合往往只是停留在文件中,社区教育极容易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社区教育是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新范式,其在实施过程中涉及财政、教育、民政、市容管理等诸多部门,而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现行社区教育的直接领导机构,难以统筹协调诸多部门来共同推进社区教育的有序发展。
(二)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数量有限、总体投资不足,严重影响相关社区教育学校活动的开展。社区教育经费不足,难以聘任到专业素质较强的教师,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和教材资料购置等处处受限。为此,必须有规划地增加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将社区教育经费同社区教育培训量挂钩,有计划地划拨使用,保证每一分教育经费落到实处,以免制约社区教育效果的发挥。
(三)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社区教育仍然处于边缘化境地,缺乏社区教育的专门化人才。现有的社区教育教师大多是即将退休的教师、志愿者教师或者一些学历层次较低的非师范生。社区教育教师和管理队伍,呈现出“老龄化、非专业化、学历低”等特点。这种境况严重影响社区教育的活力,制约社区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运行。社区教育是对全体社区成员进行教育,具有全民性。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应该契合社区教育对象的学习规律。
三、社区教育管理方式创新的策略
(一)加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统筹协调
必须加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在政策支持、机构设置、人事制度、教育经费等方面,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二)建设社区教育经费稳定投入机制
在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就是要保障社区教育经费稳定投入机制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对社区教育进行广泛宣传,争取社会成员,特别是各级主管领导对推行社区教育的理解、重视与支持,为社区教育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政府应逐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保证专款专用。同时,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数量应随着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走在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的路上,让我们激情干事,不忘初心,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加快建设富有活力、宜居幸福的美丽新区,为推动社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申丽辉.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及方法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6:42
[2]叶忠海,朱涛.社区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8~33
[3]高军建,梁艳萍.基于项目管理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探讨[J].福建广播大学学报,2014,2:19
[4]张琪,李娟.基于实践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3:1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社区教育;管理模式
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社区教育管理出现的不协调音符,《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适时明确指出:坚持社区为根,特色发展。在这一重大举措引领下,我们张家楼镇成教中心抓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新机遇,坚持“面向市场需求、服务当地经济”的办学理念,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了融道德法规教育、先进文化传承、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推广、党员干部培训、学历教育提升、文体娱乐、信息交流与服务等于一体的农民继续教育主阵地。这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是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营造和谐安定发展环境的重点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安宁和谐。经济新常态下,引发了我们的新思考和再创造,展示了我校社区教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美好愿景。
一、社区教育的起源与内涵
社区教育是区别于正规学校教育,旨在提升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带有社区性质的教育活动[1]。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社区教育兴起于2O世纪 8O 年代,是以社区为依托、政府主导实施的一种新型教育活动。国内叶忠海先生关于社区教育的定义较为全面客观,他认为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旨在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教育集合体”[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社区教育。1999 年,民政部开始着手推动社区教育发展 ;2001年,中宣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着手创建学习型社会;2000年,教育部开始推动实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分别于2001年、2003年和 2006 年先后确立了三批社区教育实验区。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建设,在全国一些大中型城市有效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全面迅速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3]。200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了推进社区教育的原则、目标、主要任务、主要措施和保障环节等多方面的内容。社区教育的普及发展,在全社会建构了一种新的教育范式,逐步引导社会形成一种“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形态。虽然,社区教育在满足社区成员基本学习需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经费有限、成本较高、管理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显然,要寻求化解这些矛盾问题,仅靠社区教育学校自身难以实现,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协同创新,从教育管理上来说就是需要加强社区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
二、社区教育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协调管理成本高
社区教育管理,应该将社区教育同增强学习能力、改善就业质量、提升就业能力、促进社区稳定等问题相衔接。然而,我国社区教育管理方面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社区教育管理和运行处于无章可循状态。目前我国主要采取政府主导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制来管理[4],教育主管部门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存在协调管理成本高、困难大的突出问题,协同配合往往只是停留在文件中,社区教育极容易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社区教育是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新范式,其在实施过程中涉及财政、教育、民政、市容管理等诸多部门,而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现行社区教育的直接领导机构,难以统筹协调诸多部门来共同推进社区教育的有序发展。
(二)社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社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数量有限、总体投资不足,严重影响相关社区教育学校活动的开展。社区教育经费不足,难以聘任到专业素质较强的教师,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和教材资料购置等处处受限。为此,必须有规划地增加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将社区教育经费同社区教育培训量挂钩,有计划地划拨使用,保证每一分教育经费落到实处,以免制约社区教育效果的发挥。
(三)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社区教育仍然处于边缘化境地,缺乏社区教育的专门化人才。现有的社区教育教师大多是即将退休的教师、志愿者教师或者一些学历层次较低的非师范生。社区教育教师和管理队伍,呈现出“老龄化、非专业化、学历低”等特点。这种境况严重影响社区教育的活力,制约社区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运行。社区教育是对全体社区成员进行教育,具有全民性。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也应该契合社区教育对象的学习规律。
三、社区教育管理方式创新的策略
(一)加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统筹协调
必须加强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在政策支持、机构设置、人事制度、教育经费等方面,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二)建设社区教育经费稳定投入机制
在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就是要保障社区教育经费稳定投入机制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对社区教育进行广泛宣传,争取社会成员,特别是各级主管领导对推行社区教育的理解、重视与支持,为社区教育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政府应逐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保证专款专用。同时,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数量应随着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走在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的路上,让我们激情干事,不忘初心,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加快建设富有活力、宜居幸福的美丽新区,为推动社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申丽辉.社区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及方法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6:42
[2]叶忠海,朱涛.社区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8~33
[3]高军建,梁艳萍.基于项目管理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探讨[J].福建广播大学学报,2014,2:19
[4]张琪,李娟.基于实践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探索[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3:1
- 【发布时间】2017/8/25 10:41:52
- 【点击频次】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