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三个儿子》课堂实录
【关键词】 ;
【正文】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师: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只要是看过的人都特别感动,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想和你们一起分享分享。
(播放视频《妈妈洗脚》)
师:孩子们,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生:小男孩在帮妈妈端洗脚水。
师:那现在老师要现场采访一下你们,平时在家里,你们为父母都做了哪些事呢?
生:我在家里帮妈妈扫过地。
生:吃完饭后,我洗过碗。
生:我帮妈妈洗过袜子。
生:我帮爸爸拿过工具箱。
……
师:你们真能干!那还记得爸爸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生:爸爸夸我很懂事。
生:妈妈夸我已经长大了。
生:奶奶夸我是听话的好孩子。
生:爸爸夸我是真正的小男子汉。
……
师:孩子们,你们做得真好!家人为有你们这样的乖巧、懂事的孩子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一起走进23课,看看他们在妈妈的面前又有怎样表现的呢!
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二、检查字词句,初读课文
师:昨天我们简单预习了课文,积累了字词,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PPT展示)谁来读一下?
生:生读生字。
师:很好!全对了。老师给这些生字找到了好朋友,让我们和这些词语打个招呼吧!
师:晃荡、胳膊、拎着,这三个词语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三、合作深化
师:孩子们,咱们在组内合作交流,找出妈妈评价孩子的话,用“—”划出来吧。
师:读完了,也划出来了,谁来说说?
生:回答找到的三句话。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妈妈的话。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这个儿子有什么特点?
生:既聪明又有力气。
师:有没有比他更厉害的?
生:没有。
师:从哪里知道的?
生:谁也比不过他。
师:谁能用“既……又……”练习说一句话?
生:班长既爱学习又爱劳动。
师:说得很完整,还有吗?
生:妈妈既善良又美丽。
师:能和你的同桌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吗?
生: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有谁想来挑战他。
生: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同学们说得真认真啊!现在我们来想一想:当时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来说这句话呢?我们可以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夸奖、骄傲、高兴
师:很好。自由练一练吧!
(自由的读这一句)
师:谁可以把这句话读好呢?
生: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读得太好了,我仿佛听到了那个妈妈在骄傲地夸奖自己孩子。我们大家一起学着他的语气读一读吧!
第二句、第三句方法同上。
(出示“一个------一个-------另一个-------”),
师:现在你们能用上这样的句式再来介绍吗?
生:一个孩子在唱歌,一个孩子在翻跟头,另一个孩子在帮妈妈提水。
师:说得真好,还有哪个小朋友也会说?
生:一个孩子在帮妈妈提水,一个孩子在翻跟头,真好看,另一个孩子在唱歌,歌声真好听。
师:真不错。请小朋友也用上这样的句式说给自己听听吧!
生:一个同学在跳远,一个同学在跳高,另一个同学在跑步。
师:你们看,介绍三个不同的人或事物,我们就可以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个”还可以换成别的量词,这样就能说得更清楚,更有条理。
四、质疑解惑、聚焦“一个儿子”
(一)引导质疑
师:课文的确写了三个儿子,可老爷爷却说——
生:“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聪明的孩子读到这里,一定有问题了。
生:明明有三个儿子,他怎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生:是老爷爷眼花了吗?
生:另两个孩子跑哪儿去了呢?
师: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爱动脑筋会思考,是聪明的孩子。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偏偏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板书“一个儿子?”)
聚焦“一个儿子”。
1、图文结合,认识“一个儿子”
师:看大屏幕,老爷爷说的这“一个儿子”你认为是这三个儿子中的哪一个儿子?
生:帮妈妈提水的那个儿子。
生:我也认为是那个帮妈妈拎水桶的儿子。
师:其他小朋友呢?哦,看来大家都认为是这个拎水桶的孩子。现在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认识认识他。哪个小朋友找到了写这个儿子的句子,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读给小朋友们听一听。
生: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出示句子: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找得真准,我们都来认识认识他。一起读。
(生齐读句子)
2感知水中,体会妈妈辛苦。
师:这个孩子跑过来,从妈妈手中接过的是
生:沉甸甸的水桶。
师:“沉甸甸”就是---
生:很沉重的。
生:就是水桶里的水很多。
生:就是特别重,都拎不动了。
-师:小朋友们从这个词中知道了这桶水很重很沉,默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也告诉我们这桶水很重很沉?
生:一桶水可重啦!
师:你发现了这是一个什么句?
生:感叹句。
师:非常好,他从这个感叹句中知道水很重,还有吗?
生:我是从“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知道的。
师:真会读书,就是课文的第8自然段。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疼了,腰也酸了。】
来,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拎水的妈妈。哎,妈妈们,我怎么看到你们一会走,一会停啊?
生:因为这桶水太重了!
生:水太重了,走一会儿就没力气了,所以要停一会儿。
师:妈妈们,家里洗衣做饭都等着这桶水呢,你们快点走啊!这位妈妈,你有话要说吗?
生:水太沉了,实在没
现在,让我们写一写“拎”这个字。伸出你的手,跟我一起写。(师边在田字格里板书边解说)左边一个提手旁,这是妈妈的一双手,这双手为我们付出过多少辛勤的劳动,右边一个令,这下面的一点啊,多像——
生:多像妈妈流下的汗滴呀。
3表演“一个儿子”,深入人物内心。
师:就在妈妈们吃力地拎水的时候,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引读)一个孩子——
生: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师:一个孩子——
生: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师:另一个孩子——
生: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就是这样的三个儿子,下面咱们演一演第三对母。现在,我就是妈妈,谁愿意做我的儿子?
这个儿子看起来很机灵。来,儿子过来吧!现在我是谁呀?
生:妈妈。
师:对,我不是老师了,我是你的妈妈。(拎一个包做水桶)这是水桶。水井在这边,我从这边打完水往家走,你迎面跑过来,想一想,你现在应该站到哪里去?
(生找好位置)
师:大家注意看,他演得对不对?注意他的动作。
(师生表演)
儿子:妈妈,您辛苦了,我来帮你拎水吧!
妈妈:水太重了,你拎不动的。
儿子:不要紧,天天都是您拎,现在我长大了,该我拎了。
妈妈:我都累得腰酸胳膊痛,会把你累坏的。
儿子:我不怕。
妈妈:真是妈妈的好儿子。来,亲一个。
(妈妈把水桶递给儿子,儿子艰难拎水行走)
师:他演得好不好啊?谢谢好儿子,请回吧!这一切,老爷爷在旁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现在你知道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了吗?
生:那两个儿子看妈妈那么累,也不去帮帮妈妈,只有第三个儿子去帮妈妈拎那么重的水。
生:因为孩子是妈妈生的,所以孩子们一定都很爱妈妈,那个孩子是用行动来说自己爱妈妈。
生:那两个妈妈把儿子养大,可他们只顾着表演自己的独门绝技,没有看到妈妈的辛苦,而那个穿红衣服的孩子是在帮妈妈。
师:那两个儿子忽略了妈妈。你演了儿子,对这一点感受最深刻。
生:因为老爷爷知道孝敬父母的孩子是真正的儿子。
师:也就是说,老爷爷只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生:一个勤快的儿子。
生:一个孝敬妈妈的儿子。
生:一个爱妈妈的儿子。
师:老爷爷只看见了一个孝敬妈妈、,心疼妈妈的好儿子。
刚才是不是有个小朋友问那两个儿子跑哪儿去了?
现在你知道了吗?
生:我知道了,老爷爷都看见了,是故意这么说的。
师:好像还有个小朋友问是不是老爷爷眼睛花了?
生:不是,老爷爷是说三个儿子中只有一个儿子是孝敬妈妈的儿子。
师:的确,只有心疼妈妈,懂得孝敬妈妈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师把?改成!)
对话“三个儿子”。
师:看了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现在,你最想对哪个孩子说一句话?
生:我想对那个帮妈妈提水的孩子说:你真是个能吃苦耐劳的孩子
你真孝顺!
师:你是在夸奖他呢!谢谢你!
生:我也想对那个帮妈妈提水的孩子说:你继续努力,一定会得到妈妈的表扬的。
师:他帮妈妈,也不是为了得到妈妈的表扬。对不对?
生:我也想对那个拎水桶的儿子说:我以后要向你学习帮妈妈拎水桶。
师:不一定非要拎水桶,你能帮妈妈做很多事呢。能联系自己来说,你一定是一个孝顺的女儿。
其他两个儿子也听着呢,你们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
生:我要对爱唱歌的儿子说:你歌唱得再好听也没用,你必须用行动来爱妈妈。
师:是啊!你歌唱得好,很优秀,如果你能用行动爱妈妈,就更是妈妈的骄傲了。谢谢你给他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生:我想对那个翻跟头的男孩说:你那么有力气,如果你能帮助妈妈干点活,就算你什么才能也没有,妈妈也会永远爱你。
师:是啊!那是最贴心的爱。
五、 延伸拓展 、小笔头训练
孩子们,你们知道五月的第二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那请你们把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然后制作一张心意卡送给自己的妈妈吧。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师: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只要是看过的人都特别感动,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想和你们一起分享分享。
(播放视频《妈妈洗脚》)
师:孩子们,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生:小男孩在帮妈妈端洗脚水。
师:那现在老师要现场采访一下你们,平时在家里,你们为父母都做了哪些事呢?
生:我在家里帮妈妈扫过地。
生:吃完饭后,我洗过碗。
生:我帮妈妈洗过袜子。
生:我帮爸爸拿过工具箱。
……
师:你们真能干!那还记得爸爸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生:爸爸夸我很懂事。
生:妈妈夸我已经长大了。
生:奶奶夸我是听话的好孩子。
生:爸爸夸我是真正的小男子汉。
……
师:孩子们,你们做得真好!家人为有你们这样的乖巧、懂事的孩子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一起走进23课,看看他们在妈妈的面前又有怎样表现的呢!
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二、检查字词句,初读课文
师:昨天我们简单预习了课文,积累了字词,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PPT展示)谁来读一下?
生:生读生字。
师:很好!全对了。老师给这些生字找到了好朋友,让我们和这些词语打个招呼吧!
师:晃荡、胳膊、拎着,这三个词语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三、合作深化
师:孩子们,咱们在组内合作交流,找出妈妈评价孩子的话,用“—”划出来吧。
师:读完了,也划出来了,谁来说说?
生:回答找到的三句话。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妈妈的话。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这个儿子有什么特点?
生:既聪明又有力气。
师:有没有比他更厉害的?
生:没有。
师:从哪里知道的?
生:谁也比不过他。
师:谁能用“既……又……”练习说一句话?
生:班长既爱学习又爱劳动。
师:说得很完整,还有吗?
生:妈妈既善良又美丽。
师:能和你的同桌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吗?
生: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有谁想来挑战他。
生: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同学们说得真认真啊!现在我们来想一想:当时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怎么来说这句话呢?我们可以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夸奖、骄傲、高兴
师:很好。自由练一练吧!
(自由的读这一句)
师:谁可以把这句话读好呢?
生: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读得太好了,我仿佛听到了那个妈妈在骄傲地夸奖自己孩子。我们大家一起学着他的语气读一读吧!
第二句、第三句方法同上。
(出示“一个------一个-------另一个-------”),
师:现在你们能用上这样的句式再来介绍吗?
生:一个孩子在唱歌,一个孩子在翻跟头,另一个孩子在帮妈妈提水。
师:说得真好,还有哪个小朋友也会说?
生:一个孩子在帮妈妈提水,一个孩子在翻跟头,真好看,另一个孩子在唱歌,歌声真好听。
师:真不错。请小朋友也用上这样的句式说给自己听听吧!
生:一个同学在跳远,一个同学在跳高,另一个同学在跑步。
师:你们看,介绍三个不同的人或事物,我们就可以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个”还可以换成别的量词,这样就能说得更清楚,更有条理。
四、质疑解惑、聚焦“一个儿子”
(一)引导质疑
师:课文的确写了三个儿子,可老爷爷却说——
生:“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聪明的孩子读到这里,一定有问题了。
生:明明有三个儿子,他怎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生:是老爷爷眼花了吗?
生:另两个孩子跑哪儿去了呢?
师: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爱动脑筋会思考,是聪明的孩子。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偏偏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板书“一个儿子?”)
聚焦“一个儿子”。
1、图文结合,认识“一个儿子”
师:看大屏幕,老爷爷说的这“一个儿子”你认为是这三个儿子中的哪一个儿子?
生:帮妈妈提水的那个儿子。
生:我也认为是那个帮妈妈拎水桶的儿子。
师:其他小朋友呢?哦,看来大家都认为是这个拎水桶的孩子。现在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认识认识他。哪个小朋友找到了写这个儿子的句子,请你站起来,大声地读给小朋友们听一听。
生: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出示句子: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找得真准,我们都来认识认识他。一起读。
(生齐读句子)
2感知水中,体会妈妈辛苦。
师:这个孩子跑过来,从妈妈手中接过的是
生:沉甸甸的水桶。
师:“沉甸甸”就是---
生:很沉重的。
生:就是水桶里的水很多。
生:就是特别重,都拎不动了。
-师:小朋友们从这个词中知道了这桶水很重很沉,默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也告诉我们这桶水很重很沉?
生:一桶水可重啦!
师:你发现了这是一个什么句?
生:感叹句。
师:非常好,他从这个感叹句中知道水很重,还有吗?
生:我是从“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知道的。
师:真会读书,就是课文的第8自然段。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疼了,腰也酸了。】
来,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
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就是拎水的妈妈。哎,妈妈们,我怎么看到你们一会走,一会停啊?
生:因为这桶水太重了!
生:水太重了,走一会儿就没力气了,所以要停一会儿。
师:妈妈们,家里洗衣做饭都等着这桶水呢,你们快点走啊!这位妈妈,你有话要说吗?
生:水太沉了,实在没
现在,让我们写一写“拎”这个字。伸出你的手,跟我一起写。(师边在田字格里板书边解说)左边一个提手旁,这是妈妈的一双手,这双手为我们付出过多少辛勤的劳动,右边一个令,这下面的一点啊,多像——
生:多像妈妈流下的汗滴呀。
3表演“一个儿子”,深入人物内心。
师:就在妈妈们吃力地拎水的时候,迎面跑来三个孩子。
(引读)一个孩子——
生: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师:一个孩子——
生: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师:另一个孩子——
生: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就是这样的三个儿子,下面咱们演一演第三对母。现在,我就是妈妈,谁愿意做我的儿子?
这个儿子看起来很机灵。来,儿子过来吧!现在我是谁呀?
生:妈妈。
师:对,我不是老师了,我是你的妈妈。(拎一个包做水桶)这是水桶。水井在这边,我从这边打完水往家走,你迎面跑过来,想一想,你现在应该站到哪里去?
(生找好位置)
师:大家注意看,他演得对不对?注意他的动作。
(师生表演)
儿子:妈妈,您辛苦了,我来帮你拎水吧!
妈妈:水太重了,你拎不动的。
儿子:不要紧,天天都是您拎,现在我长大了,该我拎了。
妈妈:我都累得腰酸胳膊痛,会把你累坏的。
儿子:我不怕。
妈妈:真是妈妈的好儿子。来,亲一个。
(妈妈把水桶递给儿子,儿子艰难拎水行走)
师:他演得好不好啊?谢谢好儿子,请回吧!这一切,老爷爷在旁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现在你知道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了吗?
生:那两个儿子看妈妈那么累,也不去帮帮妈妈,只有第三个儿子去帮妈妈拎那么重的水。
生:因为孩子是妈妈生的,所以孩子们一定都很爱妈妈,那个孩子是用行动来说自己爱妈妈。
生:那两个妈妈把儿子养大,可他们只顾着表演自己的独门绝技,没有看到妈妈的辛苦,而那个穿红衣服的孩子是在帮妈妈。
师:那两个儿子忽略了妈妈。你演了儿子,对这一点感受最深刻。
生:因为老爷爷知道孝敬父母的孩子是真正的儿子。
师:也就是说,老爷爷只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生:一个勤快的儿子。
生:一个孝敬妈妈的儿子。
生:一个爱妈妈的儿子。
师:老爷爷只看见了一个孝敬妈妈、,心疼妈妈的好儿子。
刚才是不是有个小朋友问那两个儿子跑哪儿去了?
现在你知道了吗?
生:我知道了,老爷爷都看见了,是故意这么说的。
师:好像还有个小朋友问是不是老爷爷眼睛花了?
生:不是,老爷爷是说三个儿子中只有一个儿子是孝敬妈妈的儿子。
师:的确,只有心疼妈妈,懂得孝敬妈妈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师把?改成!)
对话“三个儿子”。
师:看了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现在,你最想对哪个孩子说一句话?
生:我想对那个帮妈妈提水的孩子说:你真是个能吃苦耐劳的孩子
你真孝顺!
师:你是在夸奖他呢!谢谢你!
生:我也想对那个帮妈妈提水的孩子说:你继续努力,一定会得到妈妈的表扬的。
师:他帮妈妈,也不是为了得到妈妈的表扬。对不对?
生:我也想对那个拎水桶的儿子说:我以后要向你学习帮妈妈拎水桶。
师:不一定非要拎水桶,你能帮妈妈做很多事呢。能联系自己来说,你一定是一个孝顺的女儿。
其他两个儿子也听着呢,你们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
生:我要对爱唱歌的儿子说:你歌唱得再好听也没用,你必须用行动来爱妈妈。
师:是啊!你歌唱得好,很优秀,如果你能用行动爱妈妈,就更是妈妈的骄傲了。谢谢你给他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
生:我想对那个翻跟头的男孩说:你那么有力气,如果你能帮助妈妈干点活,就算你什么才能也没有,妈妈也会永远爱你。
师:是啊!那是最贴心的爱。
五、 延伸拓展 、小笔头训练
孩子们,你们知道五月的第二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那请你们把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然后制作一张心意卡送给自己的妈妈吧。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 【发布时间】2016/12/5 10:39:22
- 【点击频次】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