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四自”教育浸人心,满园芬芳结硕果——柏溪镇育才路小学少先队工作纪要
【关键词】 ;
【正文】育才路小学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的宜宾县县城柏溪镇,2005年,县委县府整合两所城区近郊小学,组建成了今天的育才路小学。时光荏苒,岁月悠悠,从2005年至2016年,11年时间尽在弹指一挥间。目前育才路小学已有当初的45个教学班2584名学生发展到今天的60个教学班,学生4084人。年轻的育才路小学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让同行啧啧称赞、令社会各界刮目相看。
十一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8号文件)为指导,实践宜宾县德育“三化”模式,以“品德自塑、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为校训,培养了一批批“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竞争力强”的绿色小精灵。有了德育肥沃的土壤,我们少先队一系列活动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以德育为核心,深入开展少先队工作
(一)确定“四自”教育培养目标,为少先队工作打好基础
德国康德说过“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虽然我校地处城区,但是学生生源特别复杂,县城孩子和农村孩子共存,进城农民工孩子、留守孩子、单亲家庭孩子占了四分之三。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各级领导在思索着,学校行政一班人认真研读《中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指导文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为“绿色教育”,德育教育的目标为“品格自塑、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少先队相关活动便紧密围绕“四自”德育主题开展活动。
(二)建立“四自”教育德育网络,确保少先队活动多层次覆盖
拥有高效坚实的组织是一项工作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本着“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建立了德育工作网络。 在校内,由校长、党支部、各处室、少先队大队部、卫生部、团支部、年级组长、中队辅导员、任课教师等组成的一支德育工作队伍外,还建立了少先队员组成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110巡逻队;在校外,建立了一支德育基地、企业代表、优秀家长等热爱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的校外辅导员队伍。这样,从校内到校外,从领导、各级辅导员到少先队,从老干部到家长,都纳入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庞大的工作体系,有效保证了少先队活动多层次覆盖。
(三)健全“四自”教育管理制度,确保少先队活动正常开展
为了能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来保障少先队活动正常地、深入地开展,我们制定了辅导员目标考核方案、辅导员目标考核细则。这些制度在学校工作的运转中,由中队辅导员提出建议并召开少代会不断地完善。这样,既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激发了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同时又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围绕德育开展少先队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明白了各自的目标和责任,最终使少先队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确保少先队活动正常开展。
二、加强师生队伍建设,多姿多彩的舞台鼓舞人心
(一)建立一支德才兼备、高效的中队辅导员队伍
中队辅导员是每个少先队员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在选拔、培训时朝着“敬业奉献、热爱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的方向,选派中队辅导员参加县级以上的培训;在辅导员例会上,将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布置作为会议的主要内容;每年由大队部牵头组织一次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研讨会,促进了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整体提高和规范化运行。
(二)培养一批品学兼优、工作得力的少先队干部
队干部既和其他队员一样,是接受辅导员教育、指导的对象,又是辅导员的助手,是其他队员的榜样。每年9月大队部干部进行竞选,每学期对队干部进行培训,每周星期五下午卫生部和大队部的成员都要召开总结会。这样有意识地引导队员们在竞争中树立民主意识,在工作中注重培养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创新意识,自主意识。
三、以德育为土壤,让少先队工作朝着良好正确的方向“生长”
(一)紧围绕德育,让少先队活动目标具体化
在德育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认真研究“四自”校训的内涵,分低、中、高三段制定学段德育目标。针对我校各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以“新三好”评价目标为载体,让每位队员在我校争做行为规范的合格队员,在家能做尊敬长辈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的好公民。
(二)紧紧围绕德育,让少先队活动主题化
为了让少先队活动主体化,更好的开展少先队活动,以实现德育目标,根据“四自”教育研究的内容,我们确立了一年十二个月的“绿色德育”少先队主题活动。2月和8月,属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家人和每个少先队员共同参加。平时,每个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次次有检查记录,各中队围绕确定的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并将每次开展活动的资料形成电子文档统一上交,便于期末考核。
(三)紧紧围绕德育评价,让少先队活动多元化
以落实德育常规工作为中心, 我校制定了《育才路小学学生常规要求三字经》,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通过“学常规”、“建班规”、“赛常规”规范学生的言行。一日常规要求分为升旗、文明、两操、标志、卫生五个方面,每个方面是10分。升旗由值周组长和大队部的干部负责;文明由楼层值周教师负责;两操、标志由大队部干部负责;卫生由卫生部的干部负责。值周组每个周都要对本周的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和授牌。期末将检查评比的情况纳入班级教育目标考核。如此一来,学校环境卫生整洁,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各中队的良好带头示范作用。
在这样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里,每年都举行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数学节、快乐童声节、英语节等活动,队员们在这样一个践行着“四自”教育理念的温馨绿苑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紧紧围绕德育主题,重视少先队活动的开展
1.每月初拟定月主题活动方案,月末进行总结。
2.每月第一周行政值周在升旗仪式上进行动员讲话,国旗下风采展示、办手抄报。
3.红领巾广播站坚持播送有关内容,营造开展活动的氛围。
4.每月围绕该德育主题主办黑板报,由学校的低、中、高段的德育常规检查组进行照相、检查、评比,纳入班级文化建设考核。
四、优化“四自”教育育人环境
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走进我们的校园,别致的花坛,宽阔的塑胶操场,整齐的各种树木,生趣盎然的草坪立即跃入眼帘。
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将“自塑自律自主自理”的校训和“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理念嵌入教学楼及综合楼醒目处;各个年级的班牌都是不相同的,有的是展翅飞翔的雄鹰,有的是畅游江河的金鱼……在育才路小学的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醒目的名言警句、通俗易懂的标语,她展示了我校优美的校园文化,时时处处给每位师生以启迪和熏陶。
少先队是一座舞台,让我们每位老师体验了各种角色;少先队是一个炼炉,让我们每位老师练就出一身本领。身为育才路小学的辅导员,我们自豪;献身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我们无怨无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论前面的路充满多少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勤学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力求以更科学有效的方法,继续谱写育才路小学少先队工作的的新篇章。
十一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8号文件)为指导,实践宜宾县德育“三化”模式,以“品德自塑、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为校训,培养了一批批“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竞争力强”的绿色小精灵。有了德育肥沃的土壤,我们少先队一系列活动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以德育为核心,深入开展少先队工作
(一)确定“四自”教育培养目标,为少先队工作打好基础
德国康德说过“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虽然我校地处城区,但是学生生源特别复杂,县城孩子和农村孩子共存,进城农民工孩子、留守孩子、单亲家庭孩子占了四分之三。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各级领导在思索着,学校行政一班人认真研读《中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指导文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为“绿色教育”,德育教育的目标为“品格自塑、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少先队相关活动便紧密围绕“四自”德育主题开展活动。
(二)建立“四自”教育德育网络,确保少先队活动多层次覆盖
拥有高效坚实的组织是一项工作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本着“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建立了德育工作网络。 在校内,由校长、党支部、各处室、少先队大队部、卫生部、团支部、年级组长、中队辅导员、任课教师等组成的一支德育工作队伍外,还建立了少先队员组成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110巡逻队;在校外,建立了一支德育基地、企业代表、优秀家长等热爱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的校外辅导员队伍。这样,从校内到校外,从领导、各级辅导员到少先队,从老干部到家长,都纳入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庞大的工作体系,有效保证了少先队活动多层次覆盖。
(三)健全“四自”教育管理制度,确保少先队活动正常开展
为了能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来保障少先队活动正常地、深入地开展,我们制定了辅导员目标考核方案、辅导员目标考核细则。这些制度在学校工作的运转中,由中队辅导员提出建议并召开少代会不断地完善。这样,既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激发了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同时又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围绕德育开展少先队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明白了各自的目标和责任,最终使少先队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确保少先队活动正常开展。
二、加强师生队伍建设,多姿多彩的舞台鼓舞人心
(一)建立一支德才兼备、高效的中队辅导员队伍
中队辅导员是每个少先队员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在选拔、培训时朝着“敬业奉献、热爱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的方向,选派中队辅导员参加县级以上的培训;在辅导员例会上,将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工作布置作为会议的主要内容;每年由大队部牵头组织一次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研讨会,促进了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整体提高和规范化运行。
(二)培养一批品学兼优、工作得力的少先队干部
队干部既和其他队员一样,是接受辅导员教育、指导的对象,又是辅导员的助手,是其他队员的榜样。每年9月大队部干部进行竞选,每学期对队干部进行培训,每周星期五下午卫生部和大队部的成员都要召开总结会。这样有意识地引导队员们在竞争中树立民主意识,在工作中注重培养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创新意识,自主意识。
三、以德育为土壤,让少先队工作朝着良好正确的方向“生长”
(一)紧围绕德育,让少先队活动目标具体化
在德育总目标的指导下,我们认真研究“四自”校训的内涵,分低、中、高三段制定学段德育目标。针对我校各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以“新三好”评价目标为载体,让每位队员在我校争做行为规范的合格队员,在家能做尊敬长辈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的好公民。
(二)紧紧围绕德育,让少先队活动主题化
为了让少先队活动主体化,更好的开展少先队活动,以实现德育目标,根据“四自”教育研究的内容,我们确立了一年十二个月的“绿色德育”少先队主题活动。2月和8月,属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家人和每个少先队员共同参加。平时,每个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次次有检查记录,各中队围绕确定的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并将每次开展活动的资料形成电子文档统一上交,便于期末考核。
(三)紧紧围绕德育评价,让少先队活动多元化
以落实德育常规工作为中心, 我校制定了《育才路小学学生常规要求三字经》,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通过“学常规”、“建班规”、“赛常规”规范学生的言行。一日常规要求分为升旗、文明、两操、标志、卫生五个方面,每个方面是10分。升旗由值周组长和大队部的干部负责;文明由楼层值周教师负责;两操、标志由大队部干部负责;卫生由卫生部的干部负责。值周组每个周都要对本周的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和授牌。期末将检查评比的情况纳入班级教育目标考核。如此一来,学校环境卫生整洁,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各中队的良好带头示范作用。
在这样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里,每年都举行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数学节、快乐童声节、英语节等活动,队员们在这样一个践行着“四自”教育理念的温馨绿苑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紧紧围绕德育主题,重视少先队活动的开展
1.每月初拟定月主题活动方案,月末进行总结。
2.每月第一周行政值周在升旗仪式上进行动员讲话,国旗下风采展示、办手抄报。
3.红领巾广播站坚持播送有关内容,营造开展活动的氛围。
4.每月围绕该德育主题主办黑板报,由学校的低、中、高段的德育常规检查组进行照相、检查、评比,纳入班级文化建设考核。
四、优化“四自”教育育人环境
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走进我们的校园,别致的花坛,宽阔的塑胶操场,整齐的各种树木,生趣盎然的草坪立即跃入眼帘。
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将“自塑自律自主自理”的校训和“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理念嵌入教学楼及综合楼醒目处;各个年级的班牌都是不相同的,有的是展翅飞翔的雄鹰,有的是畅游江河的金鱼……在育才路小学的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醒目的名言警句、通俗易懂的标语,她展示了我校优美的校园文化,时时处处给每位师生以启迪和熏陶。
少先队是一座舞台,让我们每位老师体验了各种角色;少先队是一个炼炉,让我们每位老师练就出一身本领。身为育才路小学的辅导员,我们自豪;献身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我们无怨无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论前面的路充满多少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勤学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力求以更科学有效的方法,继续谱写育才路小学少先队工作的的新篇章。
- 【发布时间】2016/12/5 10:07:52
- 【点击频次】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