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作者】 刘 欣

【机构】 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所充当的角色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观念已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客观要求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话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跃出教科书框架,学活书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聪明,这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呢?
  关键词:高中英语;创造思维;培养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独创的思维。按爱因斯坦所说,“创新思维只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构造者。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开创新局面呢?下面是笔者的探索与思考。
  一、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欲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思维必定是异样的,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他可以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无须处于保守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充分表现而无须拘束。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学生,以豁达、开朗、睿智、幽默去接受学生、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多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努力建立一个接纳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对学习者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自我形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积极、肯定的情绪会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把真挚的爱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师生共同享有一片阳光的平等。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尤其要鼓励那些具有差异性、发展性的学生,使人人处在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之中。
  二、放飞学生心灵,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等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改变单一发展学生聚合思维的做法,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1、教师巧设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常常对材料的主旨大意、作者的意图与态度、人物的性格、文中暗含的意义等巧设问题,以培养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思维。
  2、学生巧提问题。教师借助课文内容,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如有的课文学了以后,让学生就课文内容互提互答问题,鼓励学生提思考性强、富有独创性的问题。
  三、变革教材内容,运用创造思维
  变革教材内容就是从给定的情境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从课文中跳出来,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拓展性的延伸,注重联系实际来谈认识、说看法。
  四、改变评价观念,发展创新个性
  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具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与鼓励。树立激励性评价的观念,能使教师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创造出一种善意的环境,使学生产生热情向上的信心,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愉快的情感体验,如:在讨论式教学和开放性的作文评价中,我善于理解学生在讨论和作文中的思想和行为,捕捉其中的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发表新颖、独到的见解,为学生的创新个性的养成提供广阔空间。
  五、提高自身素质,引进教育技术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教师则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良好的教学素质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为师之初,必须强化自身教学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德才兼备,这样对学生来说才更有亲和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从而使他们爱上英语课。在此基础上注重教法创新,不但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激发其想象、创造能力;同时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因为先进的教育技术在挖掘人的潜力,培养现代化人才,从宏观上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譬如在英语教学中适时运用声、形、光、色兼备的电化教学设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融教法、学法于一体,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达到化枯燥为趣味,转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的效果,从而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六、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创新活力
  英语教学,亟待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演短剧。
  2、搞辩论。
  3、搞调查。
  4、编故事。
   除此之外,还开展编报纸、续故事、办晚会等课外实践活动,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创新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满冰清;浅谈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13期
  [2]李志红;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与能力训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年02期
  [3]邹静;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12期
  [4]朱文娟;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年57期

 

  • 【发布时间】2016/11/4 14:18:22
  • 【点击频次】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