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分层教学法在职中体育课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 聂 杰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职业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班级授课中落实因材施教原则,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施分层教学法。因为到了职中阶段,学生不仅是运动兴趣、体育知识基础还是运动体能都出现较大差异,我们不可能“一刀切”,唯有好的方法就是分层教学。为此,我们可从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授课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等五个方面进行着力。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分层教学法  应用
  人的个体差异到了高中阶段,就显明表现出来了,不仅在学习上,还身体各项素质方面也都存有较大的差异。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我们应针对不同学生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达到让学生获得最好的体育教育。而传统班级授课采取“齐步走”,在要求上又“一刀切”,这就造成了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这是不符合体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平台的要求的,也与新课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要求相违背的。如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已成为我们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实践课题。在众多探索实践中,我们发现分层教学法能有效达到此目的。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谈谈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前提,没有科学合理的分层,也不能满足学生适宜的学习需求。为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素质状况,在充分尊重学生志愿的情况下,按学生的共性进行分类,分类可以安上课的目标要求不同进行,不同的内容应该有不同的分类,这样更利于进行分层教学的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
  二、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并确定出各层次、各起点学生的实际发展目标。备课目标可以分三类:一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各层次学生的共性目标;二是发展目标,意在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拓宽和加深;三是提高目标,意在发挥学生的运动特长和兴趣。层次目标的制定,既应该考虑到学生处于不同起点的层次性,也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力水平、明确各起点、各层次学生的“现有发展区”,把目标置于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中。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将一个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出几个小目标,以利于学生能够有机会依据自己的特点进行练习,我们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随后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状况,以便于进行目标层次调整。
  三、分层授课
  在学生分层、分层确定学习目标基础上,我们再进行分层授课,以利于落实教的目标,达成学的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要灵活设计教学流程,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在同一时段学生都有学习学习机会,都能进行不同形式的体育锻炼。实践中,我们可采取“集体学与自学、小组互帮互学、个别辅导”等相结合的方法。以高二“跨栏”为例,从教学设计到课堂的实施,都要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层次差异性,为不同阶段的学生确定了其相应的学习目标。首先是基础性目标: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备课基础要求(练习中都能过4至5个栏,高度可以是最底,栏间距也可以短些,动作也不一定要标准),目的是掌握基本知识、基础技能和方法。其次是发展目标:在有一定的技术动作基础的前提下,鼓励大多数学生转入到其他目标上来,如:增加栏架的数量,增加栏架的高度而减少栏架数量,增加栏间的距离等等,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是综合性目标: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内容对技术和技能再提高,如:栏架数逐渐增加到10个,间距也可视情况慢慢拉大至标准距离,栏高了视具体情况逐步提高,以培养学生坚毅、乐观、勇于挑战优良品质。
  四、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实际上是分层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体育课的学科独特性---突出个别辅导的重要,我们单独提出了分层辅导这一环节。在学生运动技能练习时,我们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要随时掌握各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时可以故意将问题留给自己去解决,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基础运动能力弱的学生上,根据目标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练习的信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对练习的学生学习进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练习的要求,以适应学生练习时的实际状况。
  五、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学生运动能力和学习努力的程度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体育教师在上课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采取鼓励政策以激起学生在练习时的兴趣和积极性。测验时目标可以设定基础级、较高级和高级。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参与哪一级别的考核,这样使运动能力好的学生有更多表现的机会,激发其求不断进取的精神,而较差的学生也有了较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练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还可以让各层的学生进行小组评定和组内的同学互评,以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扬。
  总之,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下实施分层教学落实了因材施教,解决了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体能、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等几大的问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分层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有了基础,每个学生的潜力、个性特长得以尽情发挥,同时激发了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并促进学生形成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我们携手托起素质教育和新课程下的体育教育重任,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兴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程,在中职体育课中推行分组分层教学模式[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
  [2]余华明,浅谈分组、分层教学法在体育课中的可行性[J].教师,2012年。
  [3]徐冬梅,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
  • 【发布时间】2016/11/4 14:00:41
  • 【点击频次】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