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加强水资源的管理研究

 

【作者】 杨丽梅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刘庄水库管理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已充分暴露出来,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特别强调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转变到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特别重视非工程措施,并强调科学管理。从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按水资源状况确定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和规划,从灌溉土地转变为浇灌作物,积极发展有压灌溉,实施高效用水。
  关键词:水利 水资源 优化配置
  新中国成立5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宏观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水污染的日趋严重,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都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及时调整治水思路,推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一、转变人们对水的认识
  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对水的认识不断转变,在更高的层次推进水利的发展。这种转变,可归纳为:
  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转变为认识到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从重点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转变为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要特别强调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转变到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特别重视非工程措施,并强调科学管理。从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按水资源状况确定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和规划,从灌溉土地转变为浇灌作物,积极发展有压灌溉,实施高效用水。从认为水是自然之物转变为认识到水是一种资源,采取工程措施,使水成为商品; 从对水量、水质、水能的分别管理,以及对水的供、用、排、回收再用过程的多家管理转变为对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
  当前的水利工作要特别强调以下四点: 第一,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第二,解决我们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要注意综合治理、统一管理,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 第四,水利一定要认真研究经济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二、把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放在突出位置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已充分暴露出来,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9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范围扩大,程度加剧。日益严重的水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本来就十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矛盾。
  我们要大力提倡并推行节约用水,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把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作为全社会的努力目标。我国当前农业用水占80%以上,农业节水具有巨大的潜力。节水灌溉不仅节水,而且节能、节地,省工、省肥、省时,增产、增效。灌溉方式的变化,可以带动农作物结构的调整,带动耕作方式的变化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三、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要做好水利工作,必须抓好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资源优化配置,从宏观上讲,就是要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的解决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要除害兴利结合,防洪抗旱并举,开源节流并重。要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乡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各方面的关系。
  水资源优化配置,从微观上讲,包含有三层含义:取水方面的优化配置、用水方面的优化配置以及取水用水综合体系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取水方面有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土壤水,主水、客水,污水回收再用等等。用水方面有生态用水、环境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等。各种水源、水源点和各地各类用水户形成了庞大复杂的取用水体系,再考虑时间、空间的变化,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
  要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就必须实行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特别是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目标是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合理调度和统一管理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只有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21世纪农村水利三大任务:第一,搞好水利建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保障广大农村生活、生产用水,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当前,要处理好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关系,争取基本解决贫困农村生活用水问题;要处理好粮食生产用水和经济作物以及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用水的关系,注意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要注意农业用水和生态系统的关系,注意生态系统保护;要处理好农田用水和小城镇供水的关系,注意发展小城镇供水。第二,认真抓好节水灌溉工作,以水利的现代化推进农业的现代化。第三,以水资源科学利用、综合治理为主线,搞好水土整治,使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平原实现田园化,山区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水土整治,使中国的山河面貌一新。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新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全体水利工作者要进一步弘扬 “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奋发努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国水利事业新局面。
  • 【发布时间】2016/11/4 14:00:15
  • 【点击频次】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