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创建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创建数学高效课堂,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与教师共同建构。为此,我们要做到转变角色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唤醒主体意识,营造宽松快乐的课堂氛围;精心安排教学流程,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创建
实施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重要追求,也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更是小学数学提高育人效率的直接体现。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在不断探索与实践,在新理念、新方法的影响引领下,我们取得了喜人效果。但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很多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还存在诸如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不浓等问题,加之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回家后没有家长督促学习;很难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我们农村小学创建数学高效课堂也成为我们教师眼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应创新策略,运用多样化方法,开启高效课堂创建之路。
一、转变角色观念,建构良好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小学生,他们“亲其道、信其师、乐其学”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应从传统师道尊严中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中去,真正与学生成为合作式的朋友关系,与学生在教学互动中共同成长,共内建构。
(一)正确认识学生。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我们不能把他们作为“一言堂”的接受者,更不能把他们当成是“填鸭式”的受害者,而应是一个需要教师引导其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既要做知识的传授者,也要做孩子们学习的发动者。因此,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践行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做“教书匠”,要做学习的引路人。
(二)与学生平等相处成朋友。我们不仅要做学习的管理者,还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伙伴。我们有些小朋友的自觉性是不够高,需要监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至于像我们的一些教师,学生没完成作业就打骂。我们教师在平等、尊重、合作、协商的师生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正确认识我们农村的学生,不要去否认任何一个孩子,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创造性、展示欲,真正做到教学共融共生。
二、营造和谐氛围,唤醒主体意识
(一)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唤醒他们,让他们主动快乐地学习。我们有些村小的教师让学生批改作业,自己当“甩手老板”,不了解学生,对学生不负责;有些老师不断给学生施压,大课间和午休拼命给学生上课,不可否认学生的成绩是有所提高,但试问这样的教师就是负责的教师吗?有的教师和我讨论的时候说:有的学生不懂装懂、不敢提问、心不在焉、反复强调都不交作业,有的题目反复讲了几遍后还是不会。这提示我们: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的第一责任就是唤醒学生,让他们主动快乐学习。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农村孩子的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相对较少。而且学习兴趣不稳定,我们在新课导入过程中要经常通过猜谜语、讲小故事、做小游戏等活动抽象出数学问题,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村小的学生基础与城小差距较大,构建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面向很多学困生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比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堂上,练习反馈:部分学生还不会计算“教室粉刷面积是多少?”。我让会的学生与不会的学生自愿的一对一的进行教学,孩子们的都忙开来了:一个个的都当起了小老师,津津乐道的比划着;一个个豁然开朗的孩子懂了,笑了,跳着。我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我马上又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进行课堂检测。结果让我大为惊喜:不仅全班的学生都会了,而且有的学生还能列不同的算式,用不同方法来解答。
三、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把握好时间安排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为了有效利用时间,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我们知道,无论课堂教学怎样的创新,大抵还是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我们要合理分配时间,把握时间,其中,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有限时间,使之效益最大化。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四、注重激励评价
激励是学生动力产生的原因。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因此,实践中,我们要多鼓励孩子,让他们“跑起来”学习。多鼓励,少批评,或不批平,让我们孩子在课堂中“跑起来”。虽然我们大部分的农村孩子家庭较为困难,但是我们有责任鼓励孩子们,他们一样可以成功。高效课堂不是一节课或两节课,而是一种教学常态。因此,教师和学生没有毅力,“跑不起来”,那么,搞高课堂效率就是放空炮。
总之,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要将高效课堂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创新形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开启创建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建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学周刊,2011年。
[2]姚丽红,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3]刘淑辉,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创建
实施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重要追求,也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更是小学数学提高育人效率的直接体现。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在不断探索与实践,在新理念、新方法的影响引领下,我们取得了喜人效果。但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很多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还存在诸如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不浓等问题,加之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回家后没有家长督促学习;很难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我们农村小学创建数学高效课堂也成为我们教师眼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应创新策略,运用多样化方法,开启高效课堂创建之路。
一、转变角色观念,建构良好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小学生,他们“亲其道、信其师、乐其学”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应从传统师道尊严中放下架子,走进学生中去,真正与学生成为合作式的朋友关系,与学生在教学互动中共同成长,共内建构。
(一)正确认识学生。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我们不能把他们作为“一言堂”的接受者,更不能把他们当成是“填鸭式”的受害者,而应是一个需要教师引导其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既要做知识的传授者,也要做孩子们学习的发动者。因此,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践行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做“教书匠”,要做学习的引路人。
(二)与学生平等相处成朋友。我们不仅要做学习的管理者,还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伙伴。我们有些小朋友的自觉性是不够高,需要监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至于像我们的一些教师,学生没完成作业就打骂。我们教师在平等、尊重、合作、协商的师生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正确认识我们农村的学生,不要去否认任何一个孩子,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创造性、展示欲,真正做到教学共融共生。
二、营造和谐氛围,唤醒主体意识
(一)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唤醒他们,让他们主动快乐地学习。我们有些村小的教师让学生批改作业,自己当“甩手老板”,不了解学生,对学生不负责;有些老师不断给学生施压,大课间和午休拼命给学生上课,不可否认学生的成绩是有所提高,但试问这样的教师就是负责的教师吗?有的教师和我讨论的时候说:有的学生不懂装懂、不敢提问、心不在焉、反复强调都不交作业,有的题目反复讲了几遍后还是不会。这提示我们: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的第一责任就是唤醒学生,让他们主动快乐学习。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农村孩子的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狭窄,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相对较少。而且学习兴趣不稳定,我们在新课导入过程中要经常通过猜谜语、讲小故事、做小游戏等活动抽象出数学问题,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在高效课堂构建中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村小的学生基础与城小差距较大,构建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面向很多学困生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比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堂上,练习反馈:部分学生还不会计算“教室粉刷面积是多少?”。我让会的学生与不会的学生自愿的一对一的进行教学,孩子们的都忙开来了:一个个的都当起了小老师,津津乐道的比划着;一个个豁然开朗的孩子懂了,笑了,跳着。我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我马上又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进行课堂检测。结果让我大为惊喜:不仅全班的学生都会了,而且有的学生还能列不同的算式,用不同方法来解答。
三、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把握好时间安排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为了有效利用时间,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我们知道,无论课堂教学怎样的创新,大抵还是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我们要合理分配时间,把握时间,其中,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有限时间,使之效益最大化。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四、注重激励评价
激励是学生动力产生的原因。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因此,实践中,我们要多鼓励孩子,让他们“跑起来”学习。多鼓励,少批评,或不批平,让我们孩子在课堂中“跑起来”。虽然我们大部分的农村孩子家庭较为困难,但是我们有责任鼓励孩子们,他们一样可以成功。高效课堂不是一节课或两节课,而是一种教学常态。因此,教师和学生没有毅力,“跑不起来”,那么,搞高课堂效率就是放空炮。
总之,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要将高效课堂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创新形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开启创建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建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学周刊,2011年。
[2]姚丽红,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
[3]刘淑辉,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年。
- 【发布时间】2016/11/4 12:04:34
- 【点击频次】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