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探究初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 苗桂玲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践行,自求理解,自获结论。新《课标》强调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在什么样的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光是传授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学好、接受和掌握文本知识。因此,教师以“知”促“能”,学生以“智”提“能”,在学生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带动学生的“情、意、行”,这样以本导情,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下面我就从就课前学生课前准备的参与、课堂学生参与、课后的践行几个方面谈谈初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策略。
  一、课前学生准备的参与
  从心理学角度看,有意注意往往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率,集中思想,专注注意点,效率一般比较高。为此,在教学某一节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好导学提纲,有时要进行资料的收集,有时要进行小品的演练等。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纲可依,有事可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预习的效果;否则学生在预习时只能浏览一下课文,不作深入,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个环节比较重要,它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速度和深度,老师除了要作好指导外,还要花时间强化的行为训练,使学生知行统一。例如在自尊自信的教学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学提纲:1.什么是自尊、自信?2.收集有关自尊自信的名言并背下来,3.阅读课文“心灵导航”思考探究园“人的尊严”的思考题①智者让少年做的三件事有什么寓意?②智者提出的事情,你原意去做吗?为什么?③少年得到答案了吗?你想怎么样回答他的问题?4.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自尊?这些预习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书本上找到,但又不是现成的,需要转一个弯或动一番脑筋,这样就逼使学生认真地去阅读课文,这样既熟悉了课文,又钻研了课文,为课堂教学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课堂教学中顺利展开。
  二、学生在活动中合作探究
  课堂活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导,学生在参与中的学是关键,教师的导是契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动起来,要授之于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这一方面一定要强化。“政治的参与式的活动教学法”可以说体现了这一点,在课堂活动教学中注重了三个层面的对话关系: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多重对话,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以学生个体为主体与文本直接对话为中心的关系,其他的对话都只是为了给学生的个体“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对话中注意师生共评,合作探究,双向互动。当然教师的设计(预设)也尤其重要,要设计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课文的知识,进行探究、认知、践行。从而理解全文的要旨,展示自我,明辨是非,提高智慧,达到政治课的目的。
  例如在《自尊自信》一课的堂教学中,我预设了课堂活动:小品表演——班级风景(这是自尊吗?)。活动中设计的情景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个主人公的行为表现具有典型性。通过活动,不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扮演者谈体验。接着全班同学结合小品谈对各主人公的行为表现的看法和感受,之后,学生自由发言,结合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例交流和讨论自尊的内涵。最后,设计合作探究题:同学的表现分别是什么心理表现?以上的心理表现有什么危害?应怎么样去克服呢?让学生先思考一、两分钟,然后小组讨论(小组长写好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备交流)几分钟后作交流,师生对话交流,生生对话交流,在交流合作中探究课文内容。在学生的交流中又碰到了一些问题,问题的生成是好事,说明又有了新的问题,我又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探究解决。通过探究学生很容易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去释疑解惑。同时,小组合作的形式也使得学生们单一的经验变得丰富多彩,易于明确封闭、自卑等不良心理的危害,从而找到克服不良心理的方法和途径。
  三、课后学生延伸拓展
  课堂教学中往往也要注意延伸拓展,但是课后的作业也要注意这一方面,许多老师的作业都是机械性的,而“政治课堂参与式教学法”的课后作业,一面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一面要体现思维性,要把作业看作既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功过,又要把它当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践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理解与宽容》一文学习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一道课外践行作业:“我思我行”要求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人中选取三五个对象采取你认为适当的沟通方式,去理解他们。通过你的理解和相应的行动,使你和他们的关系得到改善。(1)我选择的对象: 。(2)我对 过去的印象: 是 。(3)我的沟通方式 是 。(4)我对 新的认识是 。(5)我与 关系的变化: 。通过让学生课外的实践活动进行前后的对比思考和评价,把课本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检验实践活动的努力效果,懂得评价自己与他人相处和沟通的方式是否适当,从而学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实现互相理解,增进人际感情,改善人际关系。
  “政治参与式的活动教学法”,体现了“教”和“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的环节,实质就是体现了“教师是学习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尤其是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凸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一切依靠学生。”有了学生的参与,才有课堂的精彩;放开手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一起参与,让鲜活生命之花绽放在互动开放的课堂,使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李美清;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年Z4期
  2.刘静;赵春英;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优化[J];山东教育;2009年Z2期
        3.王永新;初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24期
         4.张家书;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年14期
  • 【发布时间】2016/11/4 12:02:03
  • 【点击频次】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