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作者】 岳生文

【机构】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的大背景下,几乎所有学科的教学都会用到多媒体手段。的确,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多媒体的运用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真的有效吗?我认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利有弊。
  一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益
  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幻灯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炼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 但是,如果因为有这些特点就将多媒体课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像放映,出示出示板书,解放了教师,丰富了学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错了。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弊端
  自上学期听了数节本组前辈魏老师的《兰亭集序》一课后,我对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有点不同的看法。魏老师谦虚自己多媒体运用不熟练,实际是她的课堂不用多媒体比使用多媒体更精彩。课后我向魏老师请教,对于他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浸于字里行间,流连于黑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这点只能靠传统的教学法完成,魏老师的课堂真正做到了这点。 因此,我认为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传统教法的挑战。
  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 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对它的性能了解还不很清楚,驾驭起来难免会不顺手。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多媒体教学中出现过偏漏失误,就一概予以否定,进而因噎废食弃之不用,而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 【发布时间】2016/11/4 11:47:32
  • 【点击频次】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