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覃 毅

【机构】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教育是振兴民族、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学校体育课是增进国民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内容中的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笔者认为初中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理念的一门学科;是通过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简易人体科学知识、运动保健知识、体育锻炼基础知识的一门学科;是要求学生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 初中;  体育课;  问题;  对策
  一、加强初中体育课面临的问题
  (一)现行体制造成管理理念错位。
  1、管理者认识不到位,“重视统考学科轻视艺体学科”现象突出。升学率的高低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及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志,学校每年能考上国重、省重、市重人数是成为上级考核学校的重要依据。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根深蒂固,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突出。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体育活动时有被挤占得不到保证,尤其是雨天经常被挪做他用、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初三毕业班的体育活动有其名无其实,完全被会考学科占领,只要参加了县组织的体育统一测试后,体育课、体育活动立即停止。
  2、各学科之间考评的不平衡。一般来说,有怎么样的教育教学考评,就有怎么样的教育教学过程。而目前只重视文化课考查力度,如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而初中体育健康测试只有体育老师单独利用体育课随堂进行,学校从未组织实施过,于是学生体质严重下降。
  3、安全工作重于一切的影响。学校领导经常讲“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其它一切工作就不会有大的问题,如果出现安全事故,一切工作将被否定。学校重视安全,但过分强调却对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获得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通过肢体形为锻炼坚毅自信、顽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的,学校原有设施如高低组合杠、双杠在“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压力下被拆除。技巧项目、垫上运动、教材安排的难度大一点的教学内容等没有人敢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4、体育教师待遇有失公平。几乎所有的中学把体育课作为“副科”,体育教师并没有与所谓的“主课”教师同工同酬,更多的是超工不同酬。期末或年终奖只能与后勤人员持平,评优选先方面,不管工作怎样出色,几乎与先进、优秀粘不到边。至今仍有些人甚至是学校管理者,认为搞体育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甚至轻视体育教学,看不起体育教师工作。
  5、体育教学研究缺失。初中学校可以说一年也难搞一次体育教研活动,更谈不上走出去看一看、学一学其他学校好的教学方法,也谈不上同行之间相互交流了。体育教师要申请体育课方面的研究课更是难上加难,更谈不上有什么教研成果了。
  6、专业师资缺乏。学校体育课教学应该配备专业体育老师。然而,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多为兼职教师,而这些体育兼职教师有的是部队转业军人兼任,有是的师范类毕业生中的体育爱好者兼任,他们没有参加过正规培训,缺乏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口令中的预令与动令都发不准确,更谈不上示范动作和按体育教学规律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了。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什么样的人材就可想而知了。
   (二)现行体制造成教师认识错位
  1、体育教学内容枯燥,教法陈旧。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根本没有按教材、大纲要求进行,是根据上级通知本学年体育测试的内容是什么来决定体育课的授课内容。“测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教学方式方法大都停留在七八十年的以教师为主体上,忽视了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性”,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同学一样的要求,一样的练习密度,一样的运动负荷。上课模式基本上“老师一个哨子,发学生几个球,大家都自由”,“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一切都没事。这样的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文化课教师不支持。体育老师发现了某班学生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体育苗子时,给该生班主任商量让该同学参加体育训练,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该同学班主任根本不予以支持,还说“练体育有啥用?现在很多体校毕业出来的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老师真是爱莫能助!
  3、体育教师待遇低下,敬业精神欠缺。从2009年元月起,体育老师也同大家一样增加了绩效工资,但随着物价上涨、在学校普遍没有福利待遇、家庭的经济负担压力较重,搞教研教改没有兴趣,在加上学校也不组织。对组建校运动代表队训练,基本没有训练补助,即使组队训练也是要人没人,旁人还说风凉话,体育教师认为还不如不搞。哪里还谈什么敬业精神!
  (三)现行体制造成学生发展错位
  1、学生体育素质发展不均衡。初中学生来源于辖区内的完小、村小,由于这些学校体育师资力量差,多数是原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体育设备设施十分欠缺,村小学生从未学过眼保健操,从未做过课间操,对体育课堂常规不知道,连简单的队列口令都听不懂……,个别有专职体育教师的学校,学生的体育课常规、体育基本知识都很不错。初中的体育教师接到这样参差不齐且学生人数都在六十多人的班级将如何进行体育课的教学,可想而知。
  2、学生到校学习的目的不同。学生来源于,受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智商高的一部分学生虽然读书成绩好,但想到的是考重高,重视的是考试科目,根本不想上体育课;一部分学生看到多数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无论哪科都不学习。智商一般的,更是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
  3、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娇生惯养,没有做过重体力活,根本没吃苦耐劳的基本素质,学生爱好体育课,不管刮风下雨天都要求到室外去上体育课,但真正上起体育来,学生连一些十分快乐游戏活动,简单运动都不愿做,更不愿“跑、跳、投”了,让大家自由活动同学们就最高兴了。
  关于加强初中体育课的对策建议
  1、教育各行政主管部门要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注重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理顺各学科关系,树立“全面贯方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平衡各学科待遇,多为体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牵线搭桥创造和提供机会的同时还要提供经费保障。
  2、学校体育课务必严格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健其体魄。为他们的生存和建设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多举办些各级各类各种体育比赛,以群众体育带动学校体育。体育是一门事业,主管部门要选送一些实用的体育示范课、优质课到学校,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开开眼界,使他们知道体育也有这样的好课。适时在学校开展一些因地制宜的体育课,承担一些体育优质课,让领导、其他学科教师对体育有重新的审视。
  3、学校领导要为体育教师解决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能使他们安心工作。作为体育教师自身而言,虽然一时无法改变,也无力改变客观现状,只能“自变”,从身边的课堂入手,班级人数多,要有选择、有步骤、适当进行尝试适合的教学模式,“不求人人成为运动员,但求人人有所特长;不求人人参加比赛,但求人人参加训练(上课)”。尝试“小群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写写课堂细节和体验,哪怕是一句话。跟上教学的潮流,争取用事实说服领导、同事,换来尊重,证明自己的能力。
   4、应加强对体育的舆论宣传,学生要依法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面健身意识,让全民都知道,体育不光可以强身健体,同时还可以培养崇高的思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提高受教育者的情感、情操以及审美观念等,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健康是福”的思想,让学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总之,初中体育课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教育法律法规的统领,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又需要初中校的正确领导;既需要体育教师的加倍努力,又需要其余教师的通力配合。只有从上至下一致地不懈努力,才能开创出蓬勃生机的初中体育课工作的新局面。
  • 【发布时间】2016/11/4 11:34:40
  • 【点击频次】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