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语文写字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又特别是在低段,学生书写兴趣不高,没有更好的写字方法,加上写字过程的枯燥性以及写字量大的要求,造成他们写字能力差。在大量普及计算机的今天,培养学生写字能力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创新写字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写字兴趣,提高他们写字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字教学 创新方法
写字不仅是巩固识字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好语文,培养语文情感的有效策略。新课标明确要求:“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达成这样的写字目标,仅靠简单的教与练是不行的,又特别是我们低段小学生,面对识字量大,写字任务重的习字任务,更需要我们多措促进。多年写字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从学生兴趣激发入手,将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掌握字形的同时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出来。就这样让学生在多种方法作用下开启写字学习的新模式,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一、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写字同样需要兴趣支撑,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他们更需要强烈的兴趣作后盾,来内驱他们自觉地写。因此,我们在生字教学中应注重兴趣激发,不光是识字,也要在写字过程中。只有这样,他们因兴趣而自主识字,也因兴趣的内驱而自主写字。实践中,能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方法很多,欣赏书法可激趣、“我会写”的书法比赛可激趣,运用多媒体进行写字练习能激趣等等。这些方法,只有常落到教学中,就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二、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美
汉字字正腔圆,看似简单一个个的方块字,却展现着不同的美,这些虽非书法之美,但其自身给人带来愉悦感。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发现美中提高写字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引导基感受。
(一)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美。观察是感受美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观察,能优化学生注意品质,提高审美能力,为写好字作充分的准备。在学生动笔之前,首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①观察字的结构,看这个字由哪几部分组成,笔画顺序及位置,并进行书写练习,做到能正确书写。②观察笔画形态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笔画的形态之美。③观察独体字的笔画,合体字各部分的大小、高矮、宽窄。
(二)引导学生在“描仿”中感受美。写字不能只求正确不求美观、更不能急于求成。学生观察后,教师进行范写并辅以生动简要的讲解,能给学生实践美以最直观、最形象、最切实的指导。让学生从示范中感受到,要体现出汉字笔态美,用笔应有轻重之别、快慢之分,体会到要使整个字结构美观,应在关键部件的书写上摆好位置。这时再让学生进行描字和仿影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整个书写过程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每写一遍就巩固一遍字的结构方法和笔画的基本写法。“描仿”实现了学生从领会美到实践美的飞跃,减小了写字教学的坡度,增强了学生写好字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字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临写就能做到“成字在胸”。
(三)激励学生在练习中展现美。学生通过观察、临摹,对习字审美有了一定认识,书写时就会带着求美的意识,教师适时教给学生一些汉字笔画书写,形体结构规律,能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提高写字的质量和速度。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可把笔画书写的方法寓于节奏训练中,编成顺口溜。如写“横”时,“落笔轻,行笔畅,收笔回”;写竖时,“起笔重,行笔畅,收笔提”等。要求学生做到念口决与做运笔动作协调一致,培养学生的书写动感和节奏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书写手势,掌握笔法规律。在学生对汉字书写的规律初步把握后,同时注意要求学生持之以恒,按规律把字写正确,写规范,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学生写字技能的形成。
三、授予学生写字方法
良好的方法是获得成功的保证,写字也是有技巧性的,也需要良好的方法,才能写出“一手好字”来。但我们对小学生写字还存有很大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的普及,字由“手写”变成“机打”后,写字效果更不尽人意。因此,在今天我们更应该授予方法,引导学生写字。
(一)基本笔画的书写。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
(二)字的偏旁的书写。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
(三)字的结构的书写。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低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留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注意。
总之,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创新教学策略,有效地将识字写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识、写中发展兴趣,再通过以趣为策,促进学生自觉识字,主动写字,形成良好的书写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教学[J].学周刊,2013年。
[2]刘清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J].教育学刊,2015年。
[3]戴雨丝,语文汉字教与学[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字教学 创新方法
写字不仅是巩固识字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好语文,培养语文情感的有效策略。新课标明确要求:“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要达成这样的写字目标,仅靠简单的教与练是不行的,又特别是我们低段小学生,面对识字量大,写字任务重的习字任务,更需要我们多措促进。多年写字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从学生兴趣激发入手,将识字和写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掌握字形的同时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出来。就这样让学生在多种方法作用下开启写字学习的新模式,快速有效的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一、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内在起点和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组成部分。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写字同样需要兴趣支撑,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他们更需要强烈的兴趣作后盾,来内驱他们自觉地写。因此,我们在生字教学中应注重兴趣激发,不光是识字,也要在写字过程中。只有这样,他们因兴趣而自主识字,也因兴趣的内驱而自主写字。实践中,能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方法很多,欣赏书法可激趣、“我会写”的书法比赛可激趣,运用多媒体进行写字练习能激趣等等。这些方法,只有常落到教学中,就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二、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美
汉字字正腔圆,看似简单一个个的方块字,却展现着不同的美,这些虽非书法之美,但其自身给人带来愉悦感。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发现美中提高写字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引导基感受。
(一)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美。观察是感受美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观察,能优化学生注意品质,提高审美能力,为写好字作充分的准备。在学生动笔之前,首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①观察字的结构,看这个字由哪几部分组成,笔画顺序及位置,并进行书写练习,做到能正确书写。②观察笔画形态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笔画的形态之美。③观察独体字的笔画,合体字各部分的大小、高矮、宽窄。
(二)引导学生在“描仿”中感受美。写字不能只求正确不求美观、更不能急于求成。学生观察后,教师进行范写并辅以生动简要的讲解,能给学生实践美以最直观、最形象、最切实的指导。让学生从示范中感受到,要体现出汉字笔态美,用笔应有轻重之别、快慢之分,体会到要使整个字结构美观,应在关键部件的书写上摆好位置。这时再让学生进行描字和仿影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整个书写过程真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每写一遍就巩固一遍字的结构方法和笔画的基本写法。“描仿”实现了学生从领会美到实践美的飞跃,减小了写字教学的坡度,增强了学生写好字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字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临写就能做到“成字在胸”。
(三)激励学生在练习中展现美。学生通过观察、临摹,对习字审美有了一定认识,书写时就会带着求美的意识,教师适时教给学生一些汉字笔画书写,形体结构规律,能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提高写字的质量和速度。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可把笔画书写的方法寓于节奏训练中,编成顺口溜。如写“横”时,“落笔轻,行笔畅,收笔回”;写竖时,“起笔重,行笔畅,收笔提”等。要求学生做到念口决与做运笔动作协调一致,培养学生的书写动感和节奏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书写手势,掌握笔法规律。在学生对汉字书写的规律初步把握后,同时注意要求学生持之以恒,按规律把字写正确,写规范,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促进学生写字技能的形成。
三、授予学生写字方法
良好的方法是获得成功的保证,写字也是有技巧性的,也需要良好的方法,才能写出“一手好字”来。但我们对小学生写字还存有很大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的普及,字由“手写”变成“机打”后,写字效果更不尽人意。因此,在今天我们更应该授予方法,引导学生写字。
(一)基本笔画的书写。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
(二)字的偏旁的书写。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
(三)字的结构的书写。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低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长短宽窄也要留心。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的字,偏旁的高低、宽窄变化比较多样,在教学中要提示学生注意。
总之,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创新教学策略,有效地将识字写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识、写中发展兴趣,再通过以趣为策,促进学生自觉识字,主动写字,形成良好的书写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与写字教学[J].学周刊,2013年。
[2]刘清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J].教育学刊,2015年。
[3]戴雨丝,语文汉字教与学[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
- 【发布时间】2016/11/4 11:29:11
- 【点击频次】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