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作文

 

【作者】 罗文武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前进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事实证明这是千真万确的。可见,阅读与阅读量对写作的影响之大,也就是说阅读量越多,对写作的影响也就越大。“大量阅读,勤于写作”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根基,同时又大大增加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没有大量阅读,要想提高作文写作水平那只有一句空话。多年的语文教学与研究,对指导学生的习作,虽不成熟,但略有积淀,通过往日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今进行以下小结,与同仁交流探讨共勉。
  一、利用资源、积累内化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乏文质兼美的作品,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而且蕴含着形象简明的表达方法,这都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而学生又是正直记忆的黄金时期,所以教师就要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内资源,精选篇章让学生背诵,适当借鉴、移植、积累,从而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文学修养。
  二、留心观察生活 
  让真实的生活世界作为小学生的写作对象,让学生从丰富精彩的世界中去挖掘写作内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让作文教学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去认真观察生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内容,反映熟悉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一起,真实而富有个性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真实的情感。  
  作为教师,要经常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校园生活、校外生活,主动地去观察、体验生活,积累有关材料。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春游,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植树节去种树,在家种豆芽,去植物园参观,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劳动的快乐;饲养小鱼小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并体验饲养的快乐;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如去老人院看望老人,向灾区人民捐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体会自己的感受,如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表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家长、老师责备、误解时的难过与愤慨……这些都是宝贵的生活体验,写作资源。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
  三、写作与阅读相结合
  1、做好读书笔记。
  一般情况下指导学生通过以下几种类型完成读书笔记:
  (1)摘抄型。摘抄名言警句、优美片断、自然科学知识等。这虽不算作文,但是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作文材料。
  (2)归纳型(提纲型)。写出文章的要点或故事的梗概。它是分析与综合思维形式的具体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布局谋篇的能力。
  (3)感想型。即读后感,表达方式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它具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交叉使用的特点,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2.充分利用阅读积累写作材料。
  如有的学生阅读了《上下五千年》等书籍,书中有丰富多彩的史实,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有生动形象的人物,有恢宏壮大的场面,有具体感人的细节等,当这些在学生的脑中还存有鲜活的印象时,
  就有了丰富的作文材料,加上合理运用,在作文中,自然会纵横古今、浮想联翩、感情激荡,变得充实、生动起来。
  3.利用由阅读活动带来自身体验的材料作文。如《我与文学社》《我爱大阅读》《我办手抄报》《读书笔记与我》等等,有了切身的经历,这些作文便会十分顺畅地从学生的笔端写出。
  四、练笔与指导相结合
  目前常见的作文教学现象是教师只抓两头:“作前指导”和“作后批改”,常此以往,学生不知道作文的程序怎样,不懂哪些环节重要,要详写,每次作文只按照已有习惯,马马虎虎走过场,一次作文并无多少进步。所以笔者以为教师要参与指导学生作文的每个环节。如:指导选材,而后立意、试写,如何吸取佳作的优点修改自己的作文等。有阅读作文可先教给一些模式,但不定式:如写读后感:何时何地看了一本什么书,心情如何,书的大概内容,最感动的是哪里,联系自己的生活…… 有了以上这样的大量阅读和大量练笔,以及它们之间巧妙地交融、渗透、整合,只需稍加“点拨”,快速作文便水到渠成。
  五、激发兴趣,注重表扬和鼓励
  兴趣是写作的前提。没有兴趣,是根本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要走出作文的低谷,必须首先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作文实践。而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为学生加火、添柴,尽可能地找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并放大优点,鼓励他沿着自己的快乐写下去,哪怕是一个标点、一个词语用得妙,一个句子写得好,都要及时地表扬,让学生享受到成功地喜悦,燃起写作的热情,让他们持着自信的心态,快乐地写着作文。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不断优化作文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地鼓励,及时地表扬,学生的写作兴趣一定会越来越浓,对“作文有兴趣”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 【发布时间】2016/11/4 11:22:10
  • 【点击频次】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