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 龚小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三江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谈到作业的布置,大家经常提的一个词就是“减负”。仔细思索一下“负”的由来,不难发现教师些许的无奈与困惑。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情反馈的途径比较单一,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很难给以明确的界定。往往许多同仁为了弥补课上的不足,就借助作业加以延伸和强化。布置少了,担心没有成效;布置多了,又担心加重学生的负担。两难之中,使作业失去了原本的价值,从而变成了“鸡肋”。
  既然无味,弃之即可。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作业的布置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孔子曾有过这样的论说:“学而时习之”。话语虽然简短,却透着深深的告诫:学习知识必须及时巩固消化,这样才有利于以后的学习。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圣贤的教诲,明确指出了作业布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由此可见,语文作业学生还是应该写的。问题的关键应该是把“鸡肋”做成可口“美味”, 引导学生从原来的“要我做”转变成“我要做”。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改进以往的不足,通过作业设计的优化,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笔者根据近几年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心得和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认为在语文作业布置方面,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形式多样化,内容趣味化。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要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题型,改变以往作业中抄、抄、抄的单一、枯燥的作业内容。选择一些富有趣味的话题作文、思考题、口语表述题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能让学生喜欢上做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
  二、分层施教,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针对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作业内容,这样才可以使训练和作业起到实效、落到实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分层布置,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
  新课程理念中还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呼唤学生主体性的张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三、密切联系生活,注重课堂的人文性。
  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忽视人文性,以致不少教师把语文作业理解成仅仅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而已。这种认识的偏狭加之应试教育的指向,使得语文作业理科化倾向十分明显,郑逸农在《找回失落的语文精神》曾经对此现象,有过以下的评价,“作业布满了硬生生的认知组合,冷冰冰的逻辑堆砌,是榨干了水分的叶子,是抽掉了色彩的花朵”。新课程语文作业应体现语文学科人文化成之功能,除了注重知识和能力外,也应围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心灵感悟。作业应应融培养技能与人文化成功能于一炉,让学生在作业中和谐发展。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表面上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教材、课本、作业和安静的学生。一切都是那么平淡和熟悉。其实不然,每一节课实际上都是在和一个学生以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会背景、人文习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话。这种交往有许多的形式,作业就是其中一种最为直接而常用的通道,所以,学生做作业和教师批作业就是一种互动的人文活动。在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师者的学识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
  四、注重创新、以活启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注重创新,以灵活、多变的作业启发学生的神思。同时,在教学观念的变革中,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学会从一些以往的经验和规律中,寻求一些新的教法和课堂设计。当然,体现在语文作业设计上,即要求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当然,重现式的语文作业设计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它符合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有助于语言材料的记忆、积累。但是在优化重现式作业的同时,更多地应当设计创新的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时代的要求,对进一步提高语文作业的训练功能有百利而无一害。语文作业的创新性,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五、多鼓励、多交流 、巧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方式过于单调,作业评语缺乏激励。大部分同仁对作业的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了。在作业批阅中,因为我们的简单与快捷,而忽视了作业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
  另外在作业评价时,还应注意要体现发展性,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由水平上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16/11/4 11:17:12
  • 【点击频次】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