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聚焦课后作业 促进课堂高效
【关键词】 ;
【正文】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堂教学资源,一篇篇经典、精彩、生动的课文后面是编者精心设计的课后练习题,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凭借和依据。语文教学中,我关注了容易被忽视而有非常重要的课后练习题。我认为聚焦课后练习题,能帮助我们找到解决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能促进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 充分认识课后作业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是教材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道课后习题都是根据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来精心设计的,是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是课文学习向课外延伸的基点。《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建议:“课后习题应当成为教学课文和检测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由此可见,课后作业在语文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对第三学段教材的课后习题编排做了认真分析,发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扣了学习方法,突出了教学重点
教材中的课后作业,是紧扣学段与单元主题的读写重点来设计的。作为第三学段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默读”,我发现六上教材的十四篇精读课文中要求默读全部或部分的有8篇,占57%。再如六上的每一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分别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表达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与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仔细分析这册教材的习题设计,都是紧扣本单元教材的学法重点,兼顾了理解积累和有效表达。
2、课后作业题型丰富,突出层次性
第三学段每个单元一般设置两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后的习题类型丰富,侧重点和考查点各不相同。第一部分多为指导朗读、默读,强调了“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是侧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而且还明确地告知学习方法,有的是以默读的方式展开,有的是以讨论交流的方式展开。第三多是关于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内涵,体会表达效果。还有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高用。可见每课习题都体现了层次性,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3、注重了语言积累,让学生学以致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根据这一理念,六上课后习题,14篇精读课文中安排了12次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背诵感受最深的段落,占比重85.7%。同时又注重学用结合, 14篇精读课文中安排了3次小练笔和两次综合性学习,占比重35.7%。如第一单元是学习“展开联想和想像的表达方法”,第三课就安排了相应的小练笔。
二、借助课后练习,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及训练重难点
各个学段能力的培养是有侧重的,如何确定各学期训练的重点呢?除了《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直接作了要求外,还可以根据课后作业来确定。课后作业揭示的训练目标要比学段目标显得更细化,更具体,更有利于教师清晰地把握教材的训练重点。
一篇课文,在字、词、句、段、篇上应训练哪些内容,在听、说、读、写方面应训练哪些项目,训练的结果应达到什么程度,其课后练习都提出了比较具体明确的要求。如在训练要求上,课后练习常常出现诸如理解、体会、说说、找找、朗读、背诵等提法,这些不同的提法,分别体现着不同的训练要求,所以,备课时,我在全面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总要把课后练习拿出来,反复研究,深入解读,以此为依据来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及训练的重难点,并在教学环节中贯穿课后练习,力争做到扎扎实实的训练。因为我相信只要达到了课后练习的这些训练要求,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
三、把课后练习渗透到课堂教学环节之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课后练习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教师往往难以取舍、无所适从。而课后作业是根据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来精心设计的。站在课后作业的视角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设计,取舍,突出重难点,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效。
在深入研究、解读课后练习的基础上,我还根据课后练习题的类型、要求,分派用场,使之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之中,并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练习题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一文时,关注了课后练习题: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我的处理是:先指导学生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一定会说看到阿切尔正专心地看一位先生用小针给邮票刺小孔,再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朗读,并抓住“看、吸引、想、研究”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感受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一步一步发明的。最后,让学生来解答这道题时学生大都能抓住重点,答得清晰明了。我认为像这样把课后练习设计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利用课后习题,设计高效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不仅提示了教学目标,而且提示了练习的操作步骤和教学形式,给予教师实施和创造的空间。由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设计出由浅入深,形式丰富,富有情趣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五、及时检查,总结得失,关注课后练习目标完成情况
我认为仅仅是重视课后练习,把它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还不够,因此,我在教学后还注意及时检查课后练习目标完成情况,反思我渗透课后练习的方法是否恰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不断总结成败得失,追求教学的精益求精。
总之,课后作业,是教材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思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突破点。让我们共同关注课后习作业,发挥其优势,重视每道题的有效落实,语文课堂教学将变得更加扎实、有序,高效,从而加快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 充分认识课后作业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是教材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道课后习题都是根据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来精心设计的,是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是课文学习向课外延伸的基点。《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建议:“课后习题应当成为教学课文和检测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由此可见,课后作业在语文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对第三学段教材的课后习题编排做了认真分析,发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扣了学习方法,突出了教学重点
教材中的课后作业,是紧扣学段与单元主题的读写重点来设计的。作为第三学段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默读”,我发现六上教材的十四篇精读课文中要求默读全部或部分的有8篇,占57%。再如六上的每一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分别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表达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与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仔细分析这册教材的习题设计,都是紧扣本单元教材的学法重点,兼顾了理解积累和有效表达。
2、课后作业题型丰富,突出层次性
第三学段每个单元一般设置两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后的习题类型丰富,侧重点和考查点各不相同。第一部分多为指导朗读、默读,强调了“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是侧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而且还明确地告知学习方法,有的是以默读的方式展开,有的是以讨论交流的方式展开。第三多是关于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内涵,体会表达效果。还有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高用。可见每课习题都体现了层次性,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3、注重了语言积累,让学生学以致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根据这一理念,六上课后习题,14篇精读课文中安排了12次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背诵感受最深的段落,占比重85.7%。同时又注重学用结合, 14篇精读课文中安排了3次小练笔和两次综合性学习,占比重35.7%。如第一单元是学习“展开联想和想像的表达方法”,第三课就安排了相应的小练笔。
二、借助课后练习,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及训练重难点
各个学段能力的培养是有侧重的,如何确定各学期训练的重点呢?除了《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直接作了要求外,还可以根据课后作业来确定。课后作业揭示的训练目标要比学段目标显得更细化,更具体,更有利于教师清晰地把握教材的训练重点。
一篇课文,在字、词、句、段、篇上应训练哪些内容,在听、说、读、写方面应训练哪些项目,训练的结果应达到什么程度,其课后练习都提出了比较具体明确的要求。如在训练要求上,课后练习常常出现诸如理解、体会、说说、找找、朗读、背诵等提法,这些不同的提法,分别体现着不同的训练要求,所以,备课时,我在全面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总要把课后练习拿出来,反复研究,深入解读,以此为依据来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及训练的重难点,并在教学环节中贯穿课后练习,力争做到扎扎实实的训练。因为我相信只要达到了课后练习的这些训练要求,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
三、把课后练习渗透到课堂教学环节之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课后练习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教师往往难以取舍、无所适从。而课后作业是根据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来精心设计的。站在课后作业的视角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设计,取舍,突出重难点,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效。
在深入研究、解读课后练习的基础上,我还根据课后练习题的类型、要求,分派用场,使之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之中,并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练习题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一文时,关注了课后练习题: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我的处理是:先指导学生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一定会说看到阿切尔正专心地看一位先生用小针给邮票刺小孔,再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朗读,并抓住“看、吸引、想、研究”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感受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一步一步发明的。最后,让学生来解答这道题时学生大都能抓住重点,答得清晰明了。我认为像这样把课后练习设计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利用课后习题,设计高效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不仅提示了教学目标,而且提示了练习的操作步骤和教学形式,给予教师实施和创造的空间。由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规律,设计出由浅入深,形式丰富,富有情趣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五、及时检查,总结得失,关注课后练习目标完成情况
我认为仅仅是重视课后练习,把它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还不够,因此,我在教学后还注意及时检查课后练习目标完成情况,反思我渗透课后练习的方法是否恰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不断总结成败得失,追求教学的精益求精。
总之,课后作业,是教材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思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突破点。让我们共同关注课后习作业,发挥其优势,重视每道题的有效落实,语文课堂教学将变得更加扎实、有序,高效,从而加快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布时间】2016/11/4 11:00:50
- 【点击频次】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