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信息市场营销研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现代图书馆信息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发现和掌握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并且千方百计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在图书馆信息营销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综合利用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原理来扩大、宣传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加深读者对图书馆的印象,增加图书馆与读者接触的机会,加强图书馆与读者及社会各界的联系、协作和竞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新时期 公共图书馆 信息市场营销 研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有了市场化的一面。由于图书馆作为特殊的行业,社会职能依然存在,因此,图书馆的营销也有特殊性。首先,政府是图书馆的完全投资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图书馆依然是政府投资为主,这是没有改变的,无论是从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还是满足客户的日常要求而言,这都决定了政府的主导性,因此,图书馆的营销不同于企业完全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进行,他必须在政府的政策法律的指引下,进行市场化营销。其次,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企业追求经济利润,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社会效益对企业而言也是追求的目标,但不是绝对的,他是在企业追逐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图书馆恰恰相反,因为图书馆主要目标是提高知识资源的利用率,利用其平台,服务客户,以此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是服从于社会效益的。最后市场的迥异性。
1营销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的必要性
1.1信息的商品化及信息市场的形成是引入营销观念的前提。近几年来,信息市场已是红红火火,信息咨询公司、信息中心、剪报公司等信息服务机构林立,出现了沟通信息买卖双方的信息经纪人这一新兴职业,那么,已成为了商品,进入到市场交换中的信息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运用市场运作手段来进行经营,否则产生出的信息再多却没有用户需要,其商品价值就无从实现。推及到图书馆,过去我们的文献加工、情报调研工作常常是闭门造车,想当然地生产出我们认为“有用”的信息产品,而没有深入社会实际,切实了解用户需求,这样的信息产品又如何会有销路呢?
1.2信息市场发育较低,迫切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据沿海地区的信息需求调查结果表明,100%的企业对科技信息提出了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中容易获得所需信息的仅占据1.5%,难以获得信息的占35%,沿海地区,图书情报部门不能较好适应用户要求的指标高达92.8%。因此,图书馆必须仔细分析自身的优势,接受挑战,思考如何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满足用户需求,争取在信息市场的角逐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市场营销学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2.1以消费者为中心,从明确读者需求入手,建立图书馆的计划和目标。关于图书馆服务的宗旨,阮冈纳赞早就提出“让每个读者有其书,让每本书有其读者”的观点,实质上这种围绕读者需求的出发点与现代市场营销学的观念是一致的。图书馆从藏书建设到读者服务都必须调查了解读者需求,入藏的书籍应该符合我们所服务的社区的需要,而不是凭采编人员的个人兴趣与爱好,所提供的一切服务也都应该符合图书馆的消费者,即读者的需求。因此营销学在图书馆的第一项应用应该是明确读者需求。
2.2进行图书馆销售环境的考察。营销学理论认为,企业市场营销及经营管理的实质,就是谋求和保持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企业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上述三个系统要素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是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而且是企业不能支配和控制的因素。分析营销环境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企业的营销机会,避开环境威胁。市场营销环境通常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是指与企业市场营销联系较为密切,有直接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供应商、中间商、竞争者、公众和用户等因素;宏观环境是指与企业的市场营销联系较为间接的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与法律、人口与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科学技术等对整个市场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因素。
2.3进行图书馆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市场细分化是市场成熟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一个微小的被竞争者不被忽略了的细分市场,才能会比多竞争者激烈争夺的庞大市场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常用的市场细分标准大致有地理标准(区域、城市大小、人口密度)、人口标准(年龄、性别、家庭人口、家庭生命周期、追求利益、使用者情况、使用频率、品牌忠诚度),图书馆可以借鉴这种细分方法,选取最切合本馆实际的细分标准来划分我们的读者群体,详细了解市场结构及各消费者群体的需要满足程度和市场竞争状况,发现市场机会,结合本身的资源状况,从中发现宜于自身发展的目标市场,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出相应的营销战略,就可能迅速赢得市场优势地位。
2.4开发适销产品。在明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后,就应考虑生产合适的产品,通常图书馆有馆藏、服务、活动三种产品,我们可称之为产品线,而这三种产品线下又分别有许多小项,如书刊、音像制品、流通、联机检索、参考服务、书目介绍、展览、授课等,可称之为产品项目。一个企业可以对产品线和产品项目的数量进行不同的组合,关键的是在选择产品组合方式时应针对用户需求情况、技术发展、经济状况,选择合理的产品组合,并经常对其进行评价和调整,依据需求多少、图书馆提供该项产品的能力、带来效益的多少而及时扩缩产品线或增减产品项目。通常增加产品线数量,可以扩大经营范围而增加赢利,增加产品项目则可以以更多的花色品种满足读者需求差别。
3结论
现代图书馆信息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发现和掌握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并且千方百计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在图书馆信息营销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综合利用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原理来扩大、宣传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加深读者对图书馆的印象,增加图书馆与读者接触的机会,加强图书馆与读者及社会各界的联系、协作和竞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康之.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理论与改革,1999(1)
2.张庆家.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2000(1)
关键词:新时期 公共图书馆 信息市场营销 研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有了市场化的一面。由于图书馆作为特殊的行业,社会职能依然存在,因此,图书馆的营销也有特殊性。首先,政府是图书馆的完全投资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图书馆依然是政府投资为主,这是没有改变的,无论是从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还是满足客户的日常要求而言,这都决定了政府的主导性,因此,图书馆的营销不同于企业完全按照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进行,他必须在政府的政策法律的指引下,进行市场化营销。其次,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企业追求经济利润,以经济效益为第一目标,社会效益对企业而言也是追求的目标,但不是绝对的,他是在企业追逐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图书馆恰恰相反,因为图书馆主要目标是提高知识资源的利用率,利用其平台,服务客户,以此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是服从于社会效益的。最后市场的迥异性。
1营销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的必要性
1.1信息的商品化及信息市场的形成是引入营销观念的前提。近几年来,信息市场已是红红火火,信息咨询公司、信息中心、剪报公司等信息服务机构林立,出现了沟通信息买卖双方的信息经纪人这一新兴职业,那么,已成为了商品,进入到市场交换中的信息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运用市场运作手段来进行经营,否则产生出的信息再多却没有用户需要,其商品价值就无从实现。推及到图书馆,过去我们的文献加工、情报调研工作常常是闭门造车,想当然地生产出我们认为“有用”的信息产品,而没有深入社会实际,切实了解用户需求,这样的信息产品又如何会有销路呢?
1.2信息市场发育较低,迫切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据沿海地区的信息需求调查结果表明,100%的企业对科技信息提出了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中容易获得所需信息的仅占据1.5%,难以获得信息的占35%,沿海地区,图书情报部门不能较好适应用户要求的指标高达92.8%。因此,图书馆必须仔细分析自身的优势,接受挑战,思考如何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满足用户需求,争取在信息市场的角逐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2市场营销学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2.1以消费者为中心,从明确读者需求入手,建立图书馆的计划和目标。关于图书馆服务的宗旨,阮冈纳赞早就提出“让每个读者有其书,让每本书有其读者”的观点,实质上这种围绕读者需求的出发点与现代市场营销学的观念是一致的。图书馆从藏书建设到读者服务都必须调查了解读者需求,入藏的书籍应该符合我们所服务的社区的需要,而不是凭采编人员的个人兴趣与爱好,所提供的一切服务也都应该符合图书馆的消费者,即读者的需求。因此营销学在图书馆的第一项应用应该是明确读者需求。
2.2进行图书馆销售环境的考察。营销学理论认为,企业市场营销及经营管理的实质,就是谋求和保持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企业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上述三个系统要素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是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而且是企业不能支配和控制的因素。分析营销环境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企业的营销机会,避开环境威胁。市场营销环境通常分为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是指与企业市场营销联系较为密切,有直接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供应商、中间商、竞争者、公众和用户等因素;宏观环境是指与企业的市场营销联系较为间接的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与法律、人口与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科学技术等对整个市场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因素。
2.3进行图书馆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市场细分化是市场成熟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一个微小的被竞争者不被忽略了的细分市场,才能会比多竞争者激烈争夺的庞大市场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常用的市场细分标准大致有地理标准(区域、城市大小、人口密度)、人口标准(年龄、性别、家庭人口、家庭生命周期、追求利益、使用者情况、使用频率、品牌忠诚度),图书馆可以借鉴这种细分方法,选取最切合本馆实际的细分标准来划分我们的读者群体,详细了解市场结构及各消费者群体的需要满足程度和市场竞争状况,发现市场机会,结合本身的资源状况,从中发现宜于自身发展的目标市场,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出相应的营销战略,就可能迅速赢得市场优势地位。
2.4开发适销产品。在明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后,就应考虑生产合适的产品,通常图书馆有馆藏、服务、活动三种产品,我们可称之为产品线,而这三种产品线下又分别有许多小项,如书刊、音像制品、流通、联机检索、参考服务、书目介绍、展览、授课等,可称之为产品项目。一个企业可以对产品线和产品项目的数量进行不同的组合,关键的是在选择产品组合方式时应针对用户需求情况、技术发展、经济状况,选择合理的产品组合,并经常对其进行评价和调整,依据需求多少、图书馆提供该项产品的能力、带来效益的多少而及时扩缩产品线或增减产品项目。通常增加产品线数量,可以扩大经营范围而增加赢利,增加产品项目则可以以更多的花色品种满足读者需求差别。
3结论
现代图书馆信息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发现和掌握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并且千方百计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在图书馆信息营销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综合利用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原理来扩大、宣传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加深读者对图书馆的印象,增加图书馆与读者接触的机会,加强图书馆与读者及社会各界的联系、协作和竞争,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康之.管理活动中的创新思维.理论与改革,1999(1)
2.张庆家.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现代远距离教育,2000(1)
- 【发布时间】2016/11/4 10:48:26
- 【点击频次】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