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美术中的比例》教学案例

 

【作者】 陈远春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八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目标: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器皿陶瓷瓶的比例变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规律。运用欣赏资料分析比较解决。
        2.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会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学情分析:
        这节课知识性比较强,在生活中的运用要靠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学生在制作时采用先对折再剪裁的方法很容易使各部分比例失去控制。
        课时安排:
        2课时
        美术中的比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2.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
        教学准备:
        师: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
        生:绘图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造型艺术领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则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美的造型,美的建筑,我们感觉它美,一个是因为色彩美,形象美,再有就是它的比例美。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比例:最早出现在数学中,一般长度与长度、面积与面积的比率。如长的与短的、大的与小的等都形成比例。
        二、讲授新课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认为比例是“艺术之母和女王”,于是他把人体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了人在运动和站立时的比例。站立时人是长方形的,而当人伸展四肢时,又变成了圆形,从而发现人体的比例变化。
        1.中国画中是怎样运用比例的《出示溪山行旅图》:
        (1) 画上画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 人在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3.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值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这种比例在造型上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巴黎圣母院》。
        什么样的比例美呢?
        两千多年前的希腊人就测算出1:0.618这个比例最美。这就是黄金比,大家可以算出1:0.618~0.6,你们都知道2:3;3:5;5:8都接近这个数,就都是美的比例。
        小结:美术不是算术,有用精确测算,平时设计作画时,形象看起来舒服,比例接近2:3,3:5,5:8就可以了。
        4. 分析、欣赏
        (1)黄金比就是这么神奇吗?如果变比例会怎样?
        我们看杯子比例很舒服,体现黄金比,拉宽会怎样?接长会怎样?
        照相机的宽与长较接近2:3,加宽呢?加高呢?
        电视机、背投、画框的现代比例演变
        (2)欣赏
        其实大自然中,许多东西天生地比例就体现黄金比,比如:这精美的贝壳,我们喜欢收集它,却不知正是它上面圈圈螺旋线吸引了我们,看看它每轮间距离比例是多少?
        人体更自然美的极至了,一只普通的手,它与黄金比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如果从指端到第一节间分为两份的话,其它各节该是几分呢?我们画过人吧,知道人体的比例吗?(1:7.5),也就是身高是头长的7.5倍,这就是比例。
        三、绘制黄金分割
        1.要求:尝试用铅笔画有黄金分割比例的人体或建筑草图
        2.学生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议
        说说你的同学或自己绘制的草图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吗?如果不符合,怎样修改会更好?
        五、总结 
        美术中的比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器皿陶瓷瓶的比例变化了解形成比例美感的规律。运用欣赏资料分析比较解决。
        2.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认识到美术与科学的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学生会测量出黄金分割点,并运用比例知识对花瓶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比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准备:
        师:教学图片、花瓶、学生作品若干
        生:剪刀、胶水、彩纸、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上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人工制造的形就有更多体现了黄金比。国旗的长与宽、五角星的设计都体现黄金比。
        3.出示花瓶,欣赏这两个典雅的花瓶,它的底:颈:肚:高是多少?这个花瓶看起来也很舒服,能说说它的比吗?
        4.学生例举生活中比例美的花瓶。
        二、尝试、实践
        1.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的古瓶和同学们的设计作品,挑一件你认为造型美的,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设计成功的原因。
        (1) 这些作品你觉得哪件最漂亮?为什么?
        (2) 从比例的角度分析,它们成功之处在哪里?
        师补充:《双耳瓶》,其装饰运用了红、黑、黄3中色彩,形成一个黄褐色的色调,不仅协调,而且有浑厚、华丽之感。
《磁州窑叶纹梅瓶》,在风格上,矫健挺拔,简洁神秀,而且气魄雄健。
        2.在图画纸上设计一个工艺品或日用品,并在设计中尽量使比例在黄金比的范围内。
        出示古瓶图片,演示古瓶的各部分结构:瓶口、瓶底、瓶颈、瓶身。
        3.用彩笔画出轮廓学习它们的比例关系,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练习:
        1.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四、作品展示、评价并小结
        1.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五、展示、延伸展示作品
        请设计者谈一谈你画的是什么,并且就设计时,在比例方面的是怎样体现黄金比。同学们设计的都很好,黄金比的确是美的,但是人们往往不满足于习惯的比例、造型、艺术大师们还创造了许多具有个性的创作,如艾菲尔铁塔、摩天大楼,它们并不是各个部位都体现黄金比,但都给人们流下了深刻印象。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希望更多的作品出自同学们之手。
  • 【发布时间】2016/10/2 14:40:30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