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新课标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作者】 杨 惠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伏虎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课标是语文教学的行动纲领,既给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给出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沿着新课标的指引,我们必须从传统中走出来,创新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理念  指导教学  语文素养
  践行新课改、推行新课程已有多年的历史了,人们无论是在课堂教学实践还是在教学思想理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基础教育又好又快提升。这当中,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因为它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又列为课改的重中之重,因此不少教育同仁不惜代价去探索、去实践、去学习、去总结反思,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丰收。我也不例外,积攒了一定心得,现倾情献出,以飨读者同仁。
  一、授予学法,强化课前预习
  新课标强调“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预习情况选择教法。这不仅需要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娴熟的教法,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授予学生一套良好的自学方法。因此,我在教学一篇新的阅读课文前,首先让学生做好课前知识准备,让学生根据课前阅读搜索和查阅工具书,自行设计一张预习卡,其内容是通过预习,让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用文字或图画等不同表达形式展示出来,把还不明白的问题通过“设疑”表示出来,然后带到课堂上的学习小组中去,小组成员共同“解疑”。这样,学生在自学预习中,学会了很多通过自学能够搞清楚的知识,提出了丰富多彩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就能从学生的问题中找出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归纳,去综合,去感悟,找出各学习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的共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求异、探究,捕捉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达到开发创新、互参互动、主动探究的目的。
  二、加强合作,促进知识迁移
  随着社会发展,合作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建设灵动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快乐,享受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功愉悦。例如我在进行《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先讲后练”,而是“先学后用”,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文,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运用知识的迁移,掌握了五种玻璃的特点与用途,然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招聘推销员广告及要求:现代科技创新公司,研制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今天,公司要招聘这五种玻璃的推销员,你想竞聘哪一个?请你对其中一种新型玻璃特点和用途作一次演说,有创新精神的优先录用。”接着,小组激烈竞选,产生了竞争优胜者,代表学习小组参加班上的竞聘演说,每个演说者十分神气地把每种玻璃的特点及用途说得条条有据,栩栩如生,很有感召力。
  三、反复朗读,提升理解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段都要重视朗读教学。”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一环,“没有书声琅琅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读是理解的前提,“情”是“道”的核心,而作者的情感也就是文章之道。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是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老讲的美读,是一种声情并茂的吟诵,是真正能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感情朗读,学生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体会语言文字的运用之美、思想感情的表达之美,学生能够在读中学习,读中求悟,促使学生朗读与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我在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文时,便抓住了能突出表达华罗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言语,“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以及在送行的路上所运用的两个反问句感情丰富的语句,通过不同形式的美读,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使学生熟读精思,沁入灵魂深处,激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真正做到进入角色,感情投入,被华罗庚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有的同学泣不成声,泪痕满面,仿佛又回到了送别的场面,促进了学生朗读与理解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四、拓宽渠道,提升阅读能力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不仅有质的要求,也有量的要求,光是教材上的课文是远远达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拓宽阅读渠道,扩大阅读空间,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从课内到课外,从现实到网络,引导学生海量阅读。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推荐优秀的阅读作品,做到学校图书室让学生开架阅览,班级图书箱向学生适时开放,家中图书橱使学生自由阅读,加强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交流,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让他们逐步学会精读、略读、诵读和浏览等方法,让学生扩大了视野,广纳博采书香文慧。例如我校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3—4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50篇,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利用图书馆、网络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己选择《寓言》、《故事》、《诗歌》、《散文》、《古今名著》、《科普读物》、《当代文学》等书籍,力争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利用节假日或星期天,多到书店一走,随时充实自己的家庭小书橱,加大智力投资,增添精神食粮,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探究,主动发展,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终身学习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学伟,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2年。
  [2]张敏,小学语文教学新理念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上),2015年。
  [3]范叶红,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3年。
  • 【发布时间】2016/10/2 14:36:45
  • 【点击频次】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