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李志荣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方坪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其意义明显,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维,具有很强的煽情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法  应用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可分为提供具体活动的场景和提供学习资源两类。前者以口语为基础。借助环境氛围、动作表演等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境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如语文学科的分角色朗读;后者指提供白主化、协作化的学习环境,须强调的是真实的情境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最易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力和经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具有很强的煽情性。因此,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特别是新课改的实践中。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一、挖掘趣味因子创设情境
  最好的情境创设莫过于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的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情境教学的创设,首先应该关注对教材本身所蕴含情境的挖掘。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以及课文插图。例如:贺知章的《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利用感官性能感受美的熏陶:若忽略诗句所表达的情境,单纯地归纳到了识字课或者是认知课,不仅是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也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情境教学模式的课程中,应更加的注重教材情境挖掘。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现实生活也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我们就要联系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打开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增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体验。一般性的认知只有结合真实物体才能突出事情的轮廓和立体型,百闻不如一见。联系生活,创设演示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借助图画可以使文字内容更加的具体化、形象化,也适合小学阶段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使之图文并茂,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与此同时也能加深体会作者把图画再现的情境式,教师要加以铺垫和启发,引导学生以认识为方向性,同时加以情感的讲述,以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三、运用多媒体展现教学情境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全国各地开始普及。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课堂上小学生能够欣赏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图片清晰、画面流畅的教学情境,能够更好的融入教学氛围,教师可以生动、直观、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时,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海南岛景观,学生通过欣赏海南岛的各种动物、植物、海底世界,引发同学们的无限遐想,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朗诵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搭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
  对于叙事性和对话较多的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自己选择相应的角色。并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上动作、表情等,在语文课上进行表演。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表现欲望非常强烈.这样的活动可以引起他们极大的参与热情.而且很容易在课堂上产生互动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为了“不至于在众人面前出丑”.学生往往会对自己的台词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并思考说这些话时应该是怎样的动作和表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对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搜集并反复思考。而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他们更能感受到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故事的主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中.不仅拉近了学生和教学的距离.而且使得学生大大提高了学习激情。同时可以自发地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是十分有益的。除此之外。一定的课外活动也十分必要.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将学生带到污水处理厂.让学生感受水域遭受到的触目惊心的污染。而这样的情境对于学生学习相关的课文而言,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知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课文都具有故事性极强的特点,而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爱表现的年龄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短剧表演,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间,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他们。在短剧中,可以让学生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文本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使得他们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情感特征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由学生自己构建的教学情境,调动起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充分的空间,保证学生的“主角”地位。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信息,使学生的内心产生学习的动机,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采用情境教学法时,要放下身份,走入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兴趣爱好、学习特点等等。情境教学法比较适应现在学生的发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作为当代的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优化教学,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够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卫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年。
  [2]沙丽久,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5年。
  [3]王丽艳,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3年。
  • 【发布时间】2016/10/2 14:35:30
  • 【点击频次】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