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德育渗透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明显,我们可借助教材中的德育因子巧妙地进行渗透,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 渗透 注重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集中营,课堂是德育教学的主阵地。曾经以德为首施教,现虽有些淡化,但对于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我们不能弃德育而重智育,完全强调知识教学。小学数学作为奠基教育平台,我们在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同时,也要为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奠定了基础。虽然数学不能像思想品德学科那样集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渗透式的教育是离不了的。又特别是在这思想多元的时期,我们更应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思想上也能受到良好的熏陶。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一些渗透。
一、言传身教,运用自身高尚师德影响学生
身正为范,教师就是一本德育教材,良好的师德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所有的方法中是最有效、最有影响力的。不少学生之所以喜欢数学,往往是因为他喜欢那个数学老师,而之所以喜欢那个数学老师又是与老师的为人师表密切相关的。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因此,教师要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身立德,并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二、认真钻研,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材料,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用充满智慧的眼睛充分发掘教材中教丰富的德育素材,同时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例如在概念教学引入、推导和应用的辩证分析过程中,在沟通数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过程中,有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在变化中求发展,实现知识迁移。教材中还有许多的数学史料或插图,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记数”、“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 都是很好的德育素材,通过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从中转化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只要教师能认真挖掘教材,可以找到更多德育教育的素材,一旦学生将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间发挥的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
三、找好载体,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课本以我们赢了为主题,出示北京申奥成功人们的喜庆场面,这又是一个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应抓住这一素材,教育学生:中国申奥成功了,这是我们中国人期盼了多年少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我们身为中国人,多么为自己的国家而骄傲,为成功而欣喜。通过这样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实事;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题目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六年级教学“百分数”时,可以介绍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又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在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或竞赛环节,我会不时的针对他们不同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分组,因势利导,组成相对应的“球队”,选了“队长”,并制定了“队规”。这样在进行课堂教育教学的同时,也调动了一些班级里的“小捣蛋们”。教会他们正确对待荣誉:荣誉要努力争取,公平竞争。教会他们学会记忆、学会合作、懂礼仪。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但是这种潜能的激发却需要每一位教育者无条件的关注与呵护。否则,潜能也只可能永远沉睡不醒。作为教师我们要做有心人,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抓好德育渗透点,明确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找好方法,关爱学生是教师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将给予学生巨大的支持。德育是根基,为了保障我们的和谐教育,一定要把握良好的德育。因此请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与赞美,把握好时机,掌握好大局,就一定能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作宏,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
[2]赵艳鑫,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2015年。
[3]梅佑红,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科协论坛,2007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 渗透 注重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集中营,课堂是德育教学的主阵地。曾经以德为首施教,现虽有些淡化,但对于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我们不能弃德育而重智育,完全强调知识教学。小学数学作为奠基教育平台,我们在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同时,也要为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奠定了基础。虽然数学不能像思想品德学科那样集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渗透式的教育是离不了的。又特别是在这思想多元的时期,我们更应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思想上也能受到良好的熏陶。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一些渗透。
一、言传身教,运用自身高尚师德影响学生
身正为范,教师就是一本德育教材,良好的师德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所有的方法中是最有效、最有影响力的。不少学生之所以喜欢数学,往往是因为他喜欢那个数学老师,而之所以喜欢那个数学老师又是与老师的为人师表密切相关的。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因此,教师要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身立德,并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
二、认真钻研,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材料,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用充满智慧的眼睛充分发掘教材中教丰富的德育素材,同时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例如在概念教学引入、推导和应用的辩证分析过程中,在沟通数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过程中,有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在变化中求发展,实现知识迁移。教材中还有许多的数学史料或插图,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记数”、“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 都是很好的德育素材,通过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从中转化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只要教师能认真挖掘教材,可以找到更多德育教育的素材,一旦学生将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间发挥的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
三、找好载体,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课本以我们赢了为主题,出示北京申奥成功人们的喜庆场面,这又是一个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应抓住这一素材,教育学生:中国申奥成功了,这是我们中国人期盼了多年少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我们身为中国人,多么为自己的国家而骄傲,为成功而欣喜。通过这样的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实事;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可以根据题目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卫生、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六年级教学“百分数”时,可以介绍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又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在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或竞赛环节,我会不时的针对他们不同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分组,因势利导,组成相对应的“球队”,选了“队长”,并制定了“队规”。这样在进行课堂教育教学的同时,也调动了一些班级里的“小捣蛋们”。教会他们正确对待荣誉:荣誉要努力争取,公平竞争。教会他们学会记忆、学会合作、懂礼仪。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但是这种潜能的激发却需要每一位教育者无条件的关注与呵护。否则,潜能也只可能永远沉睡不醒。作为教师我们要做有心人,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抓好德育渗透点,明确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找好方法,关爱学生是教师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将给予学生巨大的支持。德育是根基,为了保障我们的和谐教育,一定要把握良好的德育。因此请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与赞美,把握好时机,掌握好大局,就一定能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作宏,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
[2]赵艳鑫,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2015年。
[3]梅佑红,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科协论坛,2007年。
- 【发布时间】2016/10/2 14:08:01
- 【点击频次】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