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司他丁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研究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 目的 建立HPLC测定西司他丁钠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HPLC法),以C18柱(4.6mm×250mm,5μm)为 分析
C18柱,乙腈∶0.1mol/L磷酸铵(用磷酸调pH至6.8)(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ml/min,柱温50℃。结果 西司他丁钠在0.08~0.6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n=9)。西司他丁钠与相邻杂质峰完全分离,西司他丁钠的检测限为1.8ng,定量限为5.9ng。结论 该方法可靠、简便、准确。可作为西司他丁钠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西司他丁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西司他丁钠(cilastatin sodium,CS)是一种很好的肾去氢肽酶I抑制剂,其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也无抑制作用,它是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imipenen,IMP)的增效剂。IMP单独给药时,经肾小球过滤或分泌后,被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中的去氢肽酶I水解失活60%~95%,导致尿中活性药物浓度降低。CS能阻抑IMP进入肾小管上皮组织,减少IMP的排泄并保护IMP在肾中不被破坏,可防止因IMP引起的肾小管坏死,减轻药物的肾毒性,增加疗效。两者合用后西司他丁减少IMP被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去氢肽酶水解,可使IMP的AUC增加20%,在尿中回收的原形药物多达70%,所以在制剂时IMP/CS以等量配制[1]。
IMP/CS适用于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和需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以及在尚未确定病原菌前的早期 治疗,近年广泛用于抗感染治疗,取得满意结果,已成为治疗严重感染的一线药物。
对于原料CS的含量测定,国外药典采用电位滴定法[2],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HPLC法测定CS含量和有关物质,得到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岛津LC20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millipore真空泵,SB5200型超声波仪,F13型酸度计,岛津MultiSpec1501紫外分光光度计。
CS原料3批(由某药厂提供;批号20044006、20044007和20044008);CS对照品(纯度97.8%)由河北省药品检验所提供;乙腈为色谱纯,磷酸铵、磷酸二氢钾、盐酸、30%过氧化氢、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d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mol/L磷酸铵(精密称取磷酸铵20.31mg,加1000ml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用磷酸调至pH6.8)(30∶7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50℃;进样量20μl.
2.2 系统适用性
(1)柱效与不对称度取CS对照品溶液进样, 理论 塔板数按CS峰 计算 为7070。
(2)进样精密度试验 取CS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针,其峰面积的RSD为0.008%,表明系统精密度良好。
2.3 专属性
对CS对照品进行高温、氧化、强酸、强碱的破坏性试验,以研究其降解产物与主峰的分离情况。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取上述破坏后供试品溶液进样,结果主峰与各杂质峰获得有效分离,提示氧化和强酸破坏产生较大杂质,高温和强碱破坏总杂质量和杂质个数变化不大,表明CS在氧化、强酸条件下较不大稳定,强碱和高温对样品影响较小。
2.4 准确度
精密称取CS对照品及已知含量的样品各三份,分别置于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含量测定浓度的80%、100%和120%的溶液,摇匀,滤过,进样,结果低、中、高3个浓度的回收率(n=3)分别为100.1%(RSD=0.28%)、100.8%(RSD=1.24%)和99.8%(RSD=0.53%);平均回收率为100.2%(n=9)(表1),表明方法准确度良好。
回收率测定结果(略)
2.5 线性和范围
精密称定CS对照品,置25ml容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加至刻度,分别制成0.0793、0.1586、0.3172、0.4758和0.6344mg/ml对照品溶液按“2.1”项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对照品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结果在0.08~0.60mg/ml的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线性方程为:y=5.178×107x-1.981×105 r=0.9997
2.6 方法精密度
同一批样品,分别进样6次,依法测定含量,结果含量的RSD为0.08%,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2.7 检测限和定量限
以信噪比≈3时,注入仪器的量确定CS的检测限为1.8ng;以信噪比≈10时,确定CS的定量限为5.9ng。
2.8 样品溶液的稳定性
在同一批样品的溶液,在0、1、2、3、4和5h分别进样进行考察溶液的稳定性,测得峰面积的积分值,结果RSD为0.78%,表明在室温(25℃)条件下,溶液放置6h,其主峰面积没有变化,保留时间也基本没有变化。因此,CS溶液稳定性好。
2.9 重复性试验
分别平行制备6份CS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20μl,测得CS的含量。结果显示RSD为0.58%,说明本实验 方法
重复性好(略)。
2.10 有关物质的测定
原料测定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CS 15mg,置25ml容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0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测定方法
量取对照品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调节检测器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0%,再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各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至20min(表3)。
3 讨论
(1)流动相的选择
CS的化学名为二甲基环丙烷甲酰氨基2庚烯酸钠。由于分子结构中含叔胺结构,它易含量测定结果与固定相表面残余硅醇基形成氢键,发生次级保留效应,导致拖尾,故应在流动相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以限制硅醇基团对CS分子的作用。本文选用季胺类离子对试剂磷酸铵。磷酸铵与CS为同种(下转第27页)(上接第53页)电荷,在本色谱系统中,一方面与溶剂间存在静电排斥力,另一方面作用于固定相表面,抑制溶剂的亲硅醇基团效应,达到改善对称性,提高柱效,缩短溶质保留时间。在本试验中曾用0.1mol/L的磷酸溶液,但是同样浓度下改善峰形的效果远不如磷酸铵。在流动相中加入较低浓度的磷酸调节pH至6.8,有助于保持峰形的对称性。
(2)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CS对照品适量,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5μg/ml的溶液。在200~7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CS在此范围内无最大吸收波长,但考虑其边缘效应,同时考虑到其基线噪音的稳定性,故选择CS和杂质均有较高检测灵敏度作为测定波长。
(3)柱温的选择 分别将柱温设为25℃、30℃、35℃、40℃、45℃和50℃,结果显示柱温对分离 影响不大,但升高柱温可使系统平衡时间缩短,基线稳定性明显改善,降低了流动相的粘度和柱压,缩短了保留时间,提高柱效,适当改善峰形,使试验结果重现性更好。
参考文献:
[1] 张建民,李勇,等. 抗菌药物增效剂[J]. 中国 药师,2003,6(3):172~173.
[2]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l Convention Inc.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XXVIII[S]. The Board of Trustees,2005:471~472.
C18柱,乙腈∶0.1mol/L磷酸铵(用磷酸调pH至6.8)(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0.8ml/min,柱温50℃。结果 西司他丁钠在0.08~0.6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n=9)。西司他丁钠与相邻杂质峰完全分离,西司他丁钠的检测限为1.8ng,定量限为5.9ng。结论 该方法可靠、简便、准确。可作为西司他丁钠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西司他丁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关物质
西司他丁钠(cilastatin sodium,CS)是一种很好的肾去氢肽酶I抑制剂,其本身不具有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也无抑制作用,它是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imipenen,IMP)的增效剂。IMP单独给药时,经肾小球过滤或分泌后,被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中的去氢肽酶I水解失活60%~95%,导致尿中活性药物浓度降低。CS能阻抑IMP进入肾小管上皮组织,减少IMP的排泄并保护IMP在肾中不被破坏,可防止因IMP引起的肾小管坏死,减轻药物的肾毒性,增加疗效。两者合用后西司他丁减少IMP被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去氢肽酶水解,可使IMP的AUC增加20%,在尿中回收的原形药物多达70%,所以在制剂时IMP/CS以等量配制[1]。
IMP/CS适用于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和需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以及在尚未确定病原菌前的早期 治疗,近年广泛用于抗感染治疗,取得满意结果,已成为治疗严重感染的一线药物。
对于原料CS的含量测定,国外药典采用电位滴定法[2],国内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HPLC法测定CS含量和有关物质,得到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岛津LC20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millipore真空泵,SB5200型超声波仪,F13型酸度计,岛津MultiSpec1501紫外分光光度计。
CS原料3批(由某药厂提供;批号20044006、20044007和20044008);CS对照品(纯度97.8%)由河北省药品检验所提供;乙腈为色谱纯,磷酸铵、磷酸二氢钾、盐酸、30%过氧化氢、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d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mol/L磷酸铵(精密称取磷酸铵20.31mg,加1000ml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用磷酸调至pH6.8)(30∶7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50℃;进样量20μl.
2.2 系统适用性
(1)柱效与不对称度取CS对照品溶液进样, 理论 塔板数按CS峰 计算 为7070。
(2)进样精密度试验 取CS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针,其峰面积的RSD为0.008%,表明系统精密度良好。
2.3 专属性
对CS对照品进行高温、氧化、强酸、强碱的破坏性试验,以研究其降解产物与主峰的分离情况。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取上述破坏后供试品溶液进样,结果主峰与各杂质峰获得有效分离,提示氧化和强酸破坏产生较大杂质,高温和强碱破坏总杂质量和杂质个数变化不大,表明CS在氧化、强酸条件下较不大稳定,强碱和高温对样品影响较小。
2.4 准确度
精密称取CS对照品及已知含量的样品各三份,分别置于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含量测定浓度的80%、100%和120%的溶液,摇匀,滤过,进样,结果低、中、高3个浓度的回收率(n=3)分别为100.1%(RSD=0.28%)、100.8%(RSD=1.24%)和99.8%(RSD=0.53%);平均回收率为100.2%(n=9)(表1),表明方法准确度良好。
回收率测定结果(略)
2.5 线性和范围
精密称定CS对照品,置25ml容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加至刻度,分别制成0.0793、0.1586、0.3172、0.4758和0.6344mg/ml对照品溶液按“2.1”项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对照品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结果在0.08~0.60mg/ml的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线性方程为:y=5.178×107x-1.981×105 r=0.9997
2.6 方法精密度
同一批样品,分别进样6次,依法测定含量,结果含量的RSD为0.08%,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2.7 检测限和定量限
以信噪比≈3时,注入仪器的量确定CS的检测限为1.8ng;以信噪比≈10时,确定CS的定量限为5.9ng。
2.8 样品溶液的稳定性
在同一批样品的溶液,在0、1、2、3、4和5h分别进样进行考察溶液的稳定性,测得峰面积的积分值,结果RSD为0.78%,表明在室温(25℃)条件下,溶液放置6h,其主峰面积没有变化,保留时间也基本没有变化。因此,CS溶液稳定性好。
2.9 重复性试验
分别平行制备6份CS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20μl,测得CS的含量。结果显示RSD为0.58%,说明本实验 方法
重复性好(略)。
2.10 有关物质的测定
原料测定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CS 15mg,置25ml容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1.0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测定方法
量取对照品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调节检测器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0%,再分别精密量取上述各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记录色谱图至20min(表3)。
3 讨论
(1)流动相的选择
CS的化学名为二甲基环丙烷甲酰氨基2庚烯酸钠。由于分子结构中含叔胺结构,它易含量测定结果与固定相表面残余硅醇基形成氢键,发生次级保留效应,导致拖尾,故应在流动相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以限制硅醇基团对CS分子的作用。本文选用季胺类离子对试剂磷酸铵。磷酸铵与CS为同种(下转第27页)(上接第53页)电荷,在本色谱系统中,一方面与溶剂间存在静电排斥力,另一方面作用于固定相表面,抑制溶剂的亲硅醇基团效应,达到改善对称性,提高柱效,缩短溶质保留时间。在本试验中曾用0.1mol/L的磷酸溶液,但是同样浓度下改善峰形的效果远不如磷酸铵。在流动相中加入较低浓度的磷酸调节pH至6.8,有助于保持峰形的对称性。
(2)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CS对照品适量,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5μg/ml的溶液。在200~7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CS在此范围内无最大吸收波长,但考虑其边缘效应,同时考虑到其基线噪音的稳定性,故选择CS和杂质均有较高检测灵敏度作为测定波长。
(3)柱温的选择 分别将柱温设为25℃、30℃、35℃、40℃、45℃和50℃,结果显示柱温对分离 影响不大,但升高柱温可使系统平衡时间缩短,基线稳定性明显改善,降低了流动相的粘度和柱压,缩短了保留时间,提高柱效,适当改善峰形,使试验结果重现性更好。
参考文献:
[1] 张建民,李勇,等. 抗菌药物增效剂[J]. 中国 药师,2003,6(3):172~173.
[2]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l Convention Inc.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XXVIII[S]. The Board of Trustees,2005:471~472.
- 【发布时间】2016/10/2 13:22:25
- 【点击频次】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