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亲近孩子 了解学生
【关键词】 ;
【正文】了解学生,这个看似平常的话题,教师真正做起来很累,很难。当你打开一扇扇幼小的心灵之门时,你也会很愉悦,很幸福。
了解学生,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教师只有对全班学生了如指掌,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了解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等。如果你抱以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你亲和可信、可敬可畏,觉得你在呵护他、帮助他,他就会对你说真话,吐真情。当师生的心灵融为一体时,我们还有“不可救药”的孩子吗?
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做了大量了解学生的工作,觉得有些小点子非常适用,愿与各位同仁在此分享。
一、 研究书面材料
刚接任一个新班级时,教师未与学生见面就要看学生的登记表、学籍卡、成绩单、评语等,对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特别是优缺点独特的学生记忆犹新。书面材料也包括周记、日记、作业作文、试卷等。我接任一个新班,我的第一次作文题目就是《我的新老师》,因为我想从中了解我的学生是否喜欢我接受我,对我有什么期望。小学语文十一册有一个单元作文要求写心里话。我在批改作文时批阅到这样一段话:老师,我提前一个月在家中苦练唱歌,可事到临头你自作主张让罗子裕当小歌手,为什么不让我们公平竞争呢?至少给我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吧!看到这真挚的话语,我遗憾、惭愧,心被揪住一般。我就在批语中写道:你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敢于同权威挑战,老师一定给你一个机会。此后,利用班会课特意搞了一次歌咏比赛,弥补了我的失言,满足了他的心愿。
为了让学生吐露难于启齿的话,发表不敢当面提出的意见,我长期坚持一项不记名的写信活动:“老师 ,我向您说”。学生毫无顾忌,敞开心扉,把感激、委屈、愁苦、误解一一道来。(虽然不记名,其实老师根据座位顺序或笔迹,完全能推测是谁写的。)这一封封信,成了我工作的指南针,指引我找对方向,找准突破口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针见血。
二、 实践活动
丰富的班队活动,是学生施展才能的基地。小学生都喜欢各种各样的活动,每次班队活动热情高、兴趣浓。到了高年级,多数班队活动就让学生自己搞,相信他们能行,从确立主题,到筹措,到举办,到总结,都由孩子们自导自演。权力一下放,孩子们可积极啦!各小队出谋划策,最后由大中队干部定夺,有干部求助教师就适当点拨。活动中,我都做一个忠实的粉丝,只要用心听,细心看,每次你都会对学生有新发现,对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更了解,在以后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让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断进步。
三、 真心交谈
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直接了解他的思想状况,实现心灵的互动,到达启发教育的目的。我在谈话前做到有的放矢,谈什么、怎样谈、什么时间谈、什么场合谈、哪句话作为开场白,事先都要思考一番。有时干脆和孩子们一起玩儿,想方设法去接近目标。只有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时,学生才会无话不说,什么矫情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四、 调查访问
调查的对象可以是同学、家长或其他群众。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那种偶尔表现异常的孩子。他们或因心怀忌恨,或因教师误解,或因心理矛盾,表现出暂时是不快或不满但又闭口不说。教师通过调查从侧面了解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溶解学生的思想矛盾。这是一种快刀斩乱麻的好方法。
了解学生,没有规定的时间、没有确定的地点、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教师,只有深入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心灵,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了解学生,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教师只有对全班学生了如指掌,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了解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等。如果你抱以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你亲和可信、可敬可畏,觉得你在呵护他、帮助他,他就会对你说真话,吐真情。当师生的心灵融为一体时,我们还有“不可救药”的孩子吗?
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做了大量了解学生的工作,觉得有些小点子非常适用,愿与各位同仁在此分享。
一、 研究书面材料
刚接任一个新班级时,教师未与学生见面就要看学生的登记表、学籍卡、成绩单、评语等,对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特别是优缺点独特的学生记忆犹新。书面材料也包括周记、日记、作业作文、试卷等。我接任一个新班,我的第一次作文题目就是《我的新老师》,因为我想从中了解我的学生是否喜欢我接受我,对我有什么期望。小学语文十一册有一个单元作文要求写心里话。我在批改作文时批阅到这样一段话:老师,我提前一个月在家中苦练唱歌,可事到临头你自作主张让罗子裕当小歌手,为什么不让我们公平竞争呢?至少给我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吧!看到这真挚的话语,我遗憾、惭愧,心被揪住一般。我就在批语中写道:你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敢于同权威挑战,老师一定给你一个机会。此后,利用班会课特意搞了一次歌咏比赛,弥补了我的失言,满足了他的心愿。
为了让学生吐露难于启齿的话,发表不敢当面提出的意见,我长期坚持一项不记名的写信活动:“老师 ,我向您说”。学生毫无顾忌,敞开心扉,把感激、委屈、愁苦、误解一一道来。(虽然不记名,其实老师根据座位顺序或笔迹,完全能推测是谁写的。)这一封封信,成了我工作的指南针,指引我找对方向,找准突破口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针见血。
二、 实践活动
丰富的班队活动,是学生施展才能的基地。小学生都喜欢各种各样的活动,每次班队活动热情高、兴趣浓。到了高年级,多数班队活动就让学生自己搞,相信他们能行,从确立主题,到筹措,到举办,到总结,都由孩子们自导自演。权力一下放,孩子们可积极啦!各小队出谋划策,最后由大中队干部定夺,有干部求助教师就适当点拨。活动中,我都做一个忠实的粉丝,只要用心听,细心看,每次你都会对学生有新发现,对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更了解,在以后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让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断进步。
三、 真心交谈
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直接了解他的思想状况,实现心灵的互动,到达启发教育的目的。我在谈话前做到有的放矢,谈什么、怎样谈、什么时间谈、什么场合谈、哪句话作为开场白,事先都要思考一番。有时干脆和孩子们一起玩儿,想方设法去接近目标。只有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朋友时,学生才会无话不说,什么矫情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四、 调查访问
调查的对象可以是同学、家长或其他群众。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那种偶尔表现异常的孩子。他们或因心怀忌恨,或因教师误解,或因心理矛盾,表现出暂时是不快或不满但又闭口不说。教师通过调查从侧面了解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溶解学生的思想矛盾。这是一种快刀斩乱麻的好方法。
了解学生,没有规定的时间、没有确定的地点、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教师,只有深入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心灵,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 【发布时间】2016/10/2 13:17:55
- 【点击频次】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