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初探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高涨,各种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民体质也得到普遍的增强。然而小学生由于身体发育的局限性,体育参与的深度大大受到制约。另外,体育场地有限也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在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现状及运动的参与限制下,更好的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观念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急需改善的内容。
关键词:高效课堂 统一协调 课堂评价
1抓住课堂统一协调,提高学生体质。
1.1场地、器材有限,对学生统一协调,灵活机动。
小学的体育课时较多,而体育课几乎都被安排在上午3、4节和下午时间,所以各体育教师的课基本在同一时间进行,学生活动的场地受到很大限制,操场十分拥挤,各老师也只好各自划定“领地”,进行无奈的“圈羊式”教学。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就一个篮球场地,却都要进行篮球教学,显而易见场地肯定是不够用的;有时也会出现学生同时涌向跑道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拥挤,互相干扰教学,有时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教学事故;有时候几个班一起上垫上运动或者攀爬运动,这个时候就出现明显的器材欠缺。这就需要我们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增加各班的协调性,我们在学期开始时几个体育老师进行交流,对教学的任务进行统一协调,互不冲突,灵活有序的组织安排,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减少场地和器材的制约。
1.2将游戏贯穿于体育课的始终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针对儿童喜欢游戏这一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通过游戏来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安排“快快看齐”“快快集合”“看谁反应快”“听号找位”“跟我变”等游戏,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在课的基本部分,安排“8字接力”、“夹球比远”、“青蛙过河”、“叫号赛跑”等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把单调枯燥的练习动作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又发展了学生奔跑、跳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学生在欢乐的笑声中完成了大运动量的活动。在课的结束部分,则可以安排一些“看谁的本事大”、“争做领操人”“哈哈笑”“瞧瞧我最像他”等轻松愉悦的游戏,使学生的肌肉、关节得到放松,恢复体力,调节身心,让学生体会运动后的舒适感觉,以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结束一节课的学习。
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但是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常常重复做同一种游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设计富有趣味和变化的游戏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如跳跃活动游戏,就可设计单双脚交换跳接力、跳树叶、跳房子、跳短绳、跳圈接力、模仿动物跳等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既寓教于乐,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
1.3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促进课堂有序快速发展。
体育课堂并不是某个人的事,体育委员整队,其他同学也要和自己是体育委员一样认真对待,做到快、静、齐。如果体育委员在前面整队其他同学在下面好像事不关己的样子,谈何效率可言。我们也可以采用体育委员大家轮流当的形式,只要他想参与,只要他敢参与,我们应该给其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有序快速发展。
2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一堂体育课,仅仅只有四十分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坚持时间优化意识,注重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向课堂时间要质量,要效益,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如何做到这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认真备课,加强计划性。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而且备好所有教具设施,课堂教学系统严密。
2.2精心设计运动项目,注重启发性、有效性,做到精练、简洁、准确,让学生多练多动。
2.3教师首先做珍惜时间的表率。做到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2.4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主体活动时间,努力实现学生全过程学习。
3给予学生积极客观的评价,以人为本,树立学生自信心。
3.1改变旧的传统教学方法
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想学生所想,积极营造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气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良好机会,让学生通过教学情景体验“玩中学”的乐趣,通过比赛磨炼自己的意志,让学生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加”。让学生在自主尝试的教学活动中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在课堂中,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实施,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跨越的效果,增强对体育的兴趣与热爱。
3.2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都受益。
在体育课堂上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学生,肥胖,身体协调性不好,动作难看笨拙,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慢慢的这样的困难生就会变得很自卑,也渐渐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在体育课堂中多给予帮助,多鼓励。在游戏的过程中多穿插一些他们所擅长的东西,例如肥胖的同学一般力气比较大,多在困难生的特长上下工夫,使得他们与集体有一个很好的融合,让困难生感觉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让困难生感觉到我行我能行!只有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的课堂才是一节完整的课堂!
3.3加强体育骨干的培养,完善课堂教学。
体育骨干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当班里有几位能干的体育骨干,那班的上课纪律就会明显地好,体育骨干是教师的左右手课堂教学也更顺利地进行。体育骨干的培养并不是容易的事。你先要教会他们课堂常规。如怎样管理纪律,组织活动,同时你要向他们说明体育骨干的作用,让他们自觉地做好榜样。并且,你要时时地观察,帮助他们改掉毛病,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
3.4开展竞赛,鼓励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又一天性,竞赛又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体育教育要充分运用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将竞赛贯穿于游戏中,这样不但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竞争的意识,还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例如,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进行队列练习时有机地采取比赛教会学生一段口诀,师:“看谁走得好?”生答:“看我走得好。”师:“看谁有精神?”生答:“看我有精神。”师:“比比哪组走得齐?”生答:“我们小组走得齐,谁也不乱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教师及时表扬口令宏亮、队伍整齐的个人和小组,被表扬的小组更加兴高采烈,没有表扬到的小组也不甘示弱,整节课上学生们情绪饱满,兴致特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科学合理的评价语能发挥动力功能、调节功能和疏导功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上海师大卢家楣教授指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快乐——偏好的情绪状态时,情感对学生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效能,对学生的认知操作具有组织效能,对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具有偏好效能。例如,水平二《跨越式跳高》中,学生行进间学习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方法时,师评:“刚才同学们练习的非常认真,现在的高度已经没有挑战性了,我们将高度再升一点,难度就会增强,相信大家也会跳过去!”很明显,老师的评价语兼备认同、同情、赞誉三种成分。情感如此丰富的评价,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教师的评价要快、要准确,对不同对象应掌握不同分寸,对有骄傲情绪的学生,要促使他们虚心,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有进步,也希望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对基础差的学生应注意观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即要肯定,没有进步也应鼓励以激发信心,不能冷落、视而不见,置之被遗忘的角落,即使对后进的顽皮生若真情所至,也能成金石。
3.5关爱学生,让爱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因身体问题而见习的学生,教师要做好这些同学的课堂观摩安排,并给予适当照顾,让爱贯穿于课堂教学当中。对犯了错的学生要以理管之,不要大加批评,多给予学生表扬,这样可以大大避免学生对老师的对抗情绪,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体育课堂需要老师的教,更需要学生的学。师生各有分工,但有紧密相关,老师既要教的好,又要使学生学的好,这就需要老师的课堂实践能力了。我想如果能够把以上几点贯穿于日常的体育教学课堂中,那么体育课堂会更具高效性。
参考文献:
[1]于向.影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5(6).
[2]吴建国.体育与健康[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3]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关键词:高效课堂 统一协调 课堂评价
1抓住课堂统一协调,提高学生体质。
1.1场地、器材有限,对学生统一协调,灵活机动。
小学的体育课时较多,而体育课几乎都被安排在上午3、4节和下午时间,所以各体育教师的课基本在同一时间进行,学生活动的场地受到很大限制,操场十分拥挤,各老师也只好各自划定“领地”,进行无奈的“圈羊式”教学。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就一个篮球场地,却都要进行篮球教学,显而易见场地肯定是不够用的;有时也会出现学生同时涌向跑道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拥挤,互相干扰教学,有时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教学事故;有时候几个班一起上垫上运动或者攀爬运动,这个时候就出现明显的器材欠缺。这就需要我们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增加各班的协调性,我们在学期开始时几个体育老师进行交流,对教学的任务进行统一协调,互不冲突,灵活有序的组织安排,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减少场地和器材的制约。
1.2将游戏贯穿于体育课的始终
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针对儿童喜欢游戏这一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通过游戏来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安排“快快看齐”“快快集合”“看谁反应快”“听号找位”“跟我变”等游戏,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在课的基本部分,安排“8字接力”、“夹球比远”、“青蛙过河”、“叫号赛跑”等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把单调枯燥的练习动作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又发展了学生奔跑、跳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学生在欢乐的笑声中完成了大运动量的活动。在课的结束部分,则可以安排一些“看谁的本事大”、“争做领操人”“哈哈笑”“瞧瞧我最像他”等轻松愉悦的游戏,使学生的肌肉、关节得到放松,恢复体力,调节身心,让学生体会运动后的舒适感觉,以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结束一节课的学习。
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但是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常常重复做同一种游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设计富有趣味和变化的游戏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如跳跃活动游戏,就可设计单双脚交换跳接力、跳树叶、跳房子、跳短绳、跳圈接力、模仿动物跳等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既寓教于乐,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
1.3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促进课堂有序快速发展。
体育课堂并不是某个人的事,体育委员整队,其他同学也要和自己是体育委员一样认真对待,做到快、静、齐。如果体育委员在前面整队其他同学在下面好像事不关己的样子,谈何效率可言。我们也可以采用体育委员大家轮流当的形式,只要他想参与,只要他敢参与,我们应该给其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有序快速发展。
2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一堂体育课,仅仅只有四十分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坚持时间优化意识,注重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向课堂时间要质量,要效益,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教学效益,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如何做到这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认真备课,加强计划性。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而且备好所有教具设施,课堂教学系统严密。
2.2精心设计运动项目,注重启发性、有效性,做到精练、简洁、准确,让学生多练多动。
2.3教师首先做珍惜时间的表率。做到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2.4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主体活动时间,努力实现学生全过程学习。
3给予学生积极客观的评价,以人为本,树立学生自信心。
3.1改变旧的传统教学方法
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想学生所想,积极营造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气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良好机会,让学生通过教学情景体验“玩中学”的乐趣,通过比赛磨炼自己的意志,让学生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加”。让学生在自主尝试的教学活动中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在课堂中,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实施,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跨越的效果,增强对体育的兴趣与热爱。
3.2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都受益。
在体育课堂上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学生,肥胖,身体协调性不好,动作难看笨拙,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慢慢的这样的困难生就会变得很自卑,也渐渐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在体育课堂中多给予帮助,多鼓励。在游戏的过程中多穿插一些他们所擅长的东西,例如肥胖的同学一般力气比较大,多在困难生的特长上下工夫,使得他们与集体有一个很好的融合,让困难生感觉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让困难生感觉到我行我能行!只有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的课堂才是一节完整的课堂!
3.3加强体育骨干的培养,完善课堂教学。
体育骨干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当班里有几位能干的体育骨干,那班的上课纪律就会明显地好,体育骨干是教师的左右手课堂教学也更顺利地进行。体育骨干的培养并不是容易的事。你先要教会他们课堂常规。如怎样管理纪律,组织活动,同时你要向他们说明体育骨干的作用,让他们自觉地做好榜样。并且,你要时时地观察,帮助他们改掉毛病,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
3.4开展竞赛,鼓励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又一天性,竞赛又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体育教育要充分运用学生不甘落后的心理,将竞赛贯穿于游戏中,这样不但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竞争的意识,还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例如,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进行队列练习时有机地采取比赛教会学生一段口诀,师:“看谁走得好?”生答:“看我走得好。”师:“看谁有精神?”生答:“看我有精神。”师:“比比哪组走得齐?”生答:“我们小组走得齐,谁也不乱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教师及时表扬口令宏亮、队伍整齐的个人和小组,被表扬的小组更加兴高采烈,没有表扬到的小组也不甘示弱,整节课上学生们情绪饱满,兴致特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科学合理的评价语能发挥动力功能、调节功能和疏导功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上海师大卢家楣教授指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快乐——偏好的情绪状态时,情感对学生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效能,对学生的认知操作具有组织效能,对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具有偏好效能。例如,水平二《跨越式跳高》中,学生行进间学习两腿依次过杆的动作方法时,师评:“刚才同学们练习的非常认真,现在的高度已经没有挑战性了,我们将高度再升一点,难度就会增强,相信大家也会跳过去!”很明显,老师的评价语兼备认同、同情、赞誉三种成分。情感如此丰富的评价,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教师的评价要快、要准确,对不同对象应掌握不同分寸,对有骄傲情绪的学生,要促使他们虚心,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有进步,也希望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对基础差的学生应注意观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即要肯定,没有进步也应鼓励以激发信心,不能冷落、视而不见,置之被遗忘的角落,即使对后进的顽皮生若真情所至,也能成金石。
3.5关爱学生,让爱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有一些因身体问题而见习的学生,教师要做好这些同学的课堂观摩安排,并给予适当照顾,让爱贯穿于课堂教学当中。对犯了错的学生要以理管之,不要大加批评,多给予学生表扬,这样可以大大避免学生对老师的对抗情绪,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体育课堂需要老师的教,更需要学生的学。师生各有分工,但有紧密相关,老师既要教的好,又要使学生学的好,这就需要老师的课堂实践能力了。我想如果能够把以上几点贯穿于日常的体育教学课堂中,那么体育课堂会更具高效性。
参考文献:
[1]于向.影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5(6).
[2]吴建国.体育与健康[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3]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 【发布时间】2016/10/2 13:16:45
- 【点击频次】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