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寻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兴趣是持续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我要学”的情感内驱,我们要创新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激趣方法,让学生带着浓浓兴趣参与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兴趣 培养 实践策略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我要学”的动力源泉,也是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情感支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到:“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愿望。”我们知道,高中物理具有较强抽象性,很多学生学习感到吃力,学不懂,到后来的不想学,都是源于没有足够学习兴趣作动力支撑,无法去克服物理抽象性、逻辑性带来的学习困难,导致学生半途而废,“弃理从文”。因此,要让学生好好学物理,学好物理,我们不防从激趣入手,来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增强“我要学”动力,来达到提升学生物理成绩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趣味实验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他们探索兴趣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根据所学内容,将课本上的经典知识与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趣味实验相结合,适时穿插到教学中去,必能激发他们好奇心,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大气压”这节课时,我们可先准备一杯盛满白水的杯子和一张硬纸,上课时把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然后进行倒过来演示,发现水没有撒掉,纸片也不下落下,这让学生吃了一惊,必然想知道为什么,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本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课题,然后,我们再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再次让他们感受到了大气压力,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加深记忆理解有很强大的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的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
二、设置教学悬念引发学习兴趣
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贵有疑。我们知道,疑能使学生心理出现认知冲突,打破原有的认知平衡;思能调动学生思维积极参与,有利于促进思维培养。因此,有人说“教学就是引诱学生思考,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就觉得很好理解了。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设置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感知学习对象,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
三、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理性概括。新课标明确指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物理教学的根本方法。因此,我们可根据学生具有“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尽可能地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在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的实用性的同时感受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培养物理情感,增强学习信心。例如,在教学“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我们可把现实生活中的“抛绣球”活动引入教学。上课后我们把准备好“绣球”抛向学生,学生显示莫名其妙,随后开始了“争抢”。课堂气氛有了,学生的兴趣上来了,于是我们再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学习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之所以抛“绣球”,是因为“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提升了学习效果。
四、运用风趣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的语言基本功,不仅要能正确科学地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教学,还应具有亲和力,有风趣幽默的语言个性。我们知道,运用风趣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记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一是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这还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二是在授课时,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故意讲错,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得牢。笔者曾经在讲到绝对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时,故意说成“就是那个发现进化论的开尔文”,讲完后,学生们先是一楞,然后几乎全班同学齐声回答“那个是达尔文”,这样整个课堂气氛就都活跃起来了。
五、运用情感煽情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和兴趣虽然都属于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发挥却起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善于运用自身情感来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教师必定是个有才华的教师。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和兴趣在一事实上程度是相通的,有积极的学习情感就表现了兴趣浓厚,反过来,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也相当爱学、乐学。因此,以情激趣成为我们教学的常用之策,这两者的有效结合,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做到“趣”、“情”、“识”相结合,用深入浅出、智中见志的教学语言和方法,多激趣,多鼓励,从活跃课堂入手,让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梁小佳,试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8年。
[2]王明江,利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J].林区教学,2004年。
[3]杨文华,谈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兴趣 培养 实践策略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我要学”的动力源泉,也是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情感支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到:“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愿望。”我们知道,高中物理具有较强抽象性,很多学生学习感到吃力,学不懂,到后来的不想学,都是源于没有足够学习兴趣作动力支撑,无法去克服物理抽象性、逻辑性带来的学习困难,导致学生半途而废,“弃理从文”。因此,要让学生好好学物理,学好物理,我们不防从激趣入手,来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增强“我要学”动力,来达到提升学生物理成绩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趣味实验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他们探索兴趣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根据所学内容,将课本上的经典知识与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趣味实验相结合,适时穿插到教学中去,必能激发他们好奇心,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大气压”这节课时,我们可先准备一杯盛满白水的杯子和一张硬纸,上课时把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然后进行倒过来演示,发现水没有撒掉,纸片也不下落下,这让学生吃了一惊,必然想知道为什么,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本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课题,然后,我们再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再次让他们感受到了大气压力,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加深记忆理解有很强大的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的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
二、设置教学悬念引发学习兴趣
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贵有疑。我们知道,疑能使学生心理出现认知冲突,打破原有的认知平衡;思能调动学生思维积极参与,有利于促进思维培养。因此,有人说“教学就是引诱学生思考,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就觉得很好理解了。而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设置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感知学习对象,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
三、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理性概括。新课标明确指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物理教学的根本方法。因此,我们可根据学生具有“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尽可能地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在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的实用性的同时感受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培养物理情感,增强学习信心。例如,在教学“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我们可把现实生活中的“抛绣球”活动引入教学。上课后我们把准备好“绣球”抛向学生,学生显示莫名其妙,随后开始了“争抢”。课堂气氛有了,学生的兴趣上来了,于是我们再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学习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之所以抛“绣球”,是因为“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目的,提升了学习效果。
四、运用风趣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的语言基本功,不仅要能正确科学地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教学,还应具有亲和力,有风趣幽默的语言个性。我们知道,运用风趣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记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一是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这还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二是在授课时,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故意讲错,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得牢。笔者曾经在讲到绝对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时,故意说成“就是那个发现进化论的开尔文”,讲完后,学生们先是一楞,然后几乎全班同学齐声回答“那个是达尔文”,这样整个课堂气氛就都活跃起来了。
五、运用情感煽情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和兴趣虽然都属于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发挥却起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善于运用自身情感来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教师必定是个有才华的教师。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和兴趣在一事实上程度是相通的,有积极的学习情感就表现了兴趣浓厚,反过来,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也相当爱学、乐学。因此,以情激趣成为我们教学的常用之策,这两者的有效结合,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做到“趣”、“情”、“识”相结合,用深入浅出、智中见志的教学语言和方法,多激趣,多鼓励,从活跃课堂入手,让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梁小佳,试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8年。
[2]王明江,利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J].林区教学,2004年。
[3]杨文华,谈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
- 【发布时间】2016/10/2 12:15:54
- 【点击频次】382